第181章 長孫無忌駕到,天策上將
終於見到了一隊車馬。
長孫無忌並沒有派人送信給李平說自己會來。
是程處默派人提前送的信。
二隊相碰,長孫無忌終於見到了想念多日的外甥。
走下馬車,拱手施禮。
“哈哈!李平!沒想到你竟出城十裏相迎!我長孫無忌慚愧啊!”
李平也是施禮笑道。
“長孫大人親至,小子怎敢怠慢?”
這聲自稱“小子”。
聽的長孫無忌這個舒服,不知道多久沒聽到李平的聲音了。
“你小子都是燕王了,還如此謙恭?聽說你在幽州可幹了不少大事啊!”
李平始終保持著笑容,見到長孫無忌他是真開心。
“哪裏哪裏!都是些小兒科!”
長孫無忌心說好一個小兒科啊!
“你小子……誒?怎麽瘦了?也黑了!還是要多注意身體!”
二人終於近在咫尺了,李平在幽州這段時間確實待的有些皮實,整個人的膚色都有了些許變化。
“讓長孫大人掛記了,小子無妨!”
嘴上說著,手上卻做出請的手勢。
他為長孫無忌準備了更為舒服的車駕。
長孫無忌伸了個懶腰心說還真是有些疲累,這一路的顛簸差點把他的骨頭顛散架了。
幸虧他隻有三十六,這要是再過二十年還真不知道能不能經曆這樣的長途跋涉了。
“你小子,還是那麽懂事!”
程處默在一旁早就有些不耐煩了。
“我說大哥,長孫大人,咱們有事能進城說嗎?”
李平看了一眼許久未見的程處默。
心說這小子還是一如既往的莽。
於是兩隊並成一隊朝著幽州而去。
一入幽州,長孫無忌就下了車步行,他也想見見幽州的風土人情。
看著那一個個修繕完好卻也有踐踏痕跡的房屋,長孫無忌也是心中動容。
看到那些百姓一個個是熱情的跟李平打招呼也是為李平欣慰。
有的百姓還問李平身邊那位是誰。
當得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孫無忌後是大為震驚,紛紛施禮。
長孫無忌也叫他們別太拘束。
當然,幽州讓長孫無忌驚訝的是這裏的百姓,嘴角全都帶著上揚的角度。
不是說幽州貧瘠嗎?怎麽百姓這般安樂?
而且這裏的百姓一個個雖衣衫不整,但對李平都是熱情有禮,一個個不說油光滿麵至少也是麵色有澤。
這證明什麽?這證明幽州人都能吃飽飯。
李平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李平!這裏的百姓生活如何?”
李平答曰:“嗯……不太好,隻是能填飽肚子而已!”
“填飽肚子……而已?”
長孫無忌心說在這整個大唐都饑腸轆轆的時刻,能填飽肚子已經很了不起了好吧!
你還而已?
怪不得幽州百姓如此擁戴李平。
“咦?這是?”
“這是我在售賣的糧食,所有的百姓都可以來買,每人限量!”
長孫無忌走到那個糧隊售賣點,看著那排隊買糧的百姓。
是觀察了許久。
粟米跟小麥他是知道的。
可是這土豆他卻是第一次見。
拿起其中一個土豆問李平。
“這就是土豆?”
李平點點頭。
“畝產可多?”
李平點點頭。
“畝產少則十石,多則三十石!”
長孫無忌瞪大了眼睛,他之前隻是聽說李平有這土豆,也聽到李平傳回去的消息“收獲頗豐”四字。
這是收獲頗豐?這簡直是天下的豐收。
“那這些粟米跟麥是哪來的?現在好像也沒到收割的季節啊!”
李平點點頭。
“確實,土豆也不是新收的,都是以前的存貨,隻是明天小子就準備收新土豆了,所以今天這些存貨都拿出來進行售賣,這是去年的最後一點土豆了!”
“至於這粟米跟麥子則是在大戶手中收來的!”
長孫無忌驚訝的看著李平喃喃的說。
“李平啊!你真是讓我刮目相看,要知道那大戶之糧,連我都難撬動,你卻能辦到!”
李平微笑。
“這都是大家的支持,這種小事不必驚訝!”
“明天新土豆就可收割,到時候長孫大人可以觀摩!”
李平是想讓長孫無忌親眼看看土豆的高產,好可以方便他推廣。
長孫無忌欣然同意,他也很想看看李平的土豆如何畝產十數石的。
到了晚上,李平在府上為長孫無忌接風。
薛仁貴、王玄策、李世寶、馬良、馮端、薛萬徹薛萬均兄弟、程處默、李英心、紅拂女、武曌全都出席。
這位一開始從認識就對自己頗好的長孫無忌,值得李平拿出此陣容。
長孫無忌看著這滿場的英豪。
除了紅拂女,剩下的可以說全是李平的家底。
乍一看去還挺壯觀的。
而且這裏麵的人一個比一個牛,特別是這幾個孩子,可謂年少英雄,絲毫不差老一輩人。
這還沒算李平在朝中還有裴寂、武士彠以及自己這個舅舅的幫扶。
再加上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這些人,雖然他們沒有對李平表現出絕對的支持,但至少是認可的,可以說都很喜歡李平這個人,也多次在朝堂幫扶過李平。
還有秦瓊、程咬金、尉遲恭、李靖等武將的支持。
長孫無忌發現,李平不知不覺還真有了很大的勢力。
甚至可以說超過了朝堂絕大部分的人,如果不是親外甥的話。
長孫無忌甚至都懷疑自己如果跟李平作對是否能鬥的過他了。
這還沒說他現在的天策上將呢!
還沒等開席,長孫無忌站了起來。
“燕王李平接旨!”
李平一聽,心說有旨你咋不早說。
程處默卻是抓耳撓腮,終於呼了口氣。
憋了這麽半天沒說出來,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李平連忙跪地施禮。
“微臣接旨!”
其他人也都跟著紛紛跪地。
“鎮國大將軍幽州燕王李平,屢功在社稷,特進天策上將!”
“幽州大將軍薛仁貴兩次擊退高句麗,特進幽州副都督,兼平州長史!”
“王玄策多次舍身為主,忠可鑒日月,特進左驍衛將軍,執滄州刺史!”
“程處默雖屢立戰功,但作錯不斷,此次不賞不罰!”
“李英心……”
這道聖旨不短,長孫無忌念了半天才念完。
聖旨的意思也清楚,除了程處默以外的所有人全都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