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188章 一個特殊的侍衛

字體:16+-

李平的方法很簡單。

他不可能派出大軍支援李靖,但是派出特種營是可以的。

特種營現在已經擴大到兩千名,李平準備派一千出去打野。

也是訓練特種營小規模作戰能力的一種方式。

長孫無忌考慮了一整天,最後同意了李平的想法。

這次薛仁貴帶千名特種營出征。

李平相信他的能力,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經過整備,薛仁貴率軍出征。

長孫無忌先行一步去找李靖。

長安城。

這日李世民設宴款待鬆讚幹布。

眾多大臣作陪,李承乾也得到了自由。

來到興慶殿,李承乾今天也算是精神奕奕。

剛剛恢複自由身,出來自然是要好好打扮一番。

進殿之前是要經盤查搜身的,太子也不能例外。

就在李承乾搜身之時,魏王李泰也走了過來。

“臣弟恭喜太子殿下重獲自由!”

李承乾看都沒看這個弟弟一眼。

“勞魏王惦記,本太子無論在東宮在皇宮,都過的一樣好!”

太子的意思是不管有沒有受罰,我都是太子,你都隻是個王爺。

就算父皇寵愛,也終究是我之下。

魏王並沒有任何生氣,而是語氣曖昧的說。

“這個是自然,相信太子被禁東宮,過的可能更加快活,是臣弟過於擔心了!”

說完還曖味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就是這一眼,讓李承乾很是不舒服。

因為心裏有鬼。

不過仔細想一想,自己的事情頗為隱秘,應該不會有人知道吧!

李承乾沉默了一下不再說話,搜完身就準備往殿內走。

一轉身,看到了一個略為熟悉的身影。

那人正一臉嚴肅的站在那裏俯視禁軍侍衛的工作。

不是別人,正是兩次打擾李承乾“好事”的侍衛。

李承乾記得好像姓吳。

皺著眉往殿內而走,那吳侍衛也發現了李承乾。

他本就對太子有意見,特別是上次的辱罵,一直讓他耿耿於懷。

當初自己又在鬆讚幹布麵前替太子“傳”了話,此刻也是有些擔憂。

李承乾如今又成了那個風光的太子,他也有意與之避開。

在二人交匯之時,李承乾惡狠狠的小聲說了一句。

“要是讓本宮知道你知道了不該知道的,說了不該說的,別怪本宮不客氣!”

李承乾怕的是這侍衛知道自己跟稱心兩人的秘密而告發。

而吳侍衛聽到的卻是另一個意思。

他以為他幫太子傳話的事被太子知道了些許消息。

想來想去感覺這樣不行,如果太子真的要找自己麻煩那還得了?

就是賠上他的身家性命也是不夠啊!

這時候他才知道,當初得罪太子是一個多麽不明智的選擇。

現在後悔也晚了,隻能盡力彌補一下。

“殿下可別瞎說,我這個人的嘴最老實了,從來不會嚼舌根!”

太子李承乾心裏一驚。

聽這侍衛的意思很有可能是知道了什麽,隻不過是他還沒跟人講過。

講沒講過李承乾也不敢保準。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隻能先下手為強了。

隻有死人的嘴才是最嚴的。

眯了眼睛看了一下那侍衛,他“哼”了一聲就走了。

就是這一眼,把這侍衛嚇了一跳。

憑他多年在禁軍摸爬滾打的經驗來判斷。

太子這是對自己起了殺心?

不就傳了個話嗎?至於嗎?

怎麽辦?是跑還是跑還是跑?

二人的動作都極小,禁軍跟朝臣交流在這種地方是大忌,李承乾也不敢說太多。

但是這一切細小的動作都被李泰看在眼裏。

“這位侍衛大哥!你可得罪了太子?為了保命我勸你莫要多嘴!”

李泰盤查完之後走到這侍衛附近小聲的說。

吳侍衛一愣,心說魏王怎麽知道的?

見侍衛不說話,李泰點點頭。

“很好!就這樣,什麽都不要說,稍後我會聯係你!”

說著李泰也走了。

兩位皇子都跟自己對話了,吳侍衛是頭都有些犯暈。

李泰進殿入座後,等了一會就看到鬆讚幹布帶著一人也進入了殿中。

身為一國之主,在異國他鄉,隻帶一人赴宴。

就這份從容淡定,李泰設身處地的想了想。

他自問做不到。

李承乾則看都不看鬆讚幹布,更別提設身處地了。

就在李世民快要上殿之時,李泰的一個手下跑過來在他耳邊輕輕言語。

李泰眼睛一亮。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嗬嗬!”

李泰也對著那手下耳語了幾句。

手下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就走了。

李泰則奇怪的瞅了李承乾一眼,心說還真是個“有趣”的哥哥。

李世民攜長孫皇後來到殿中,眾臣齊齊施禮。

入座之後,李世民示意所有人免禮。

酒菜上齊,歌舞升平。

飲了三杯待客酒。

“鬆讚幹布,汝此來大唐,路經多地,吐蕃可有我朝風貌?”

鬆讚幹布微笑著施禮,吐蕃確實不如大唐繁華。

“尊敬的大唐皇帝,我吐蕃若論繁榮盛大,自是不如天朝之國,但卻別有一番景象!”

“待局勢穩定之時,一定邀請唐皇來吐蕃做客,那裏百姓人人好客,一定會熱情招待!”

李世民點點頭。

他炫耀是一方麵,更多的是想跟鬆讚幹布聊聊,確認一下此人的口舌隻能。

“吐蕃百姓生活可安樂?”

李世民這個問題非常刁鑽。

都知道吐蕃目前局勢不穩,時常有叛軍為難,李世民竟然還問出這個問題。

鬆讚幹布依舊保持微笑。

“有小人作亂,百姓不安,但樂!”

李世民:“為何?”

鬆讚幹布起身施禮。

“唐皇陛下,我吐蕃與大唐不同,大唐百姓禮賢下士,除某些人之外風度均上,鬆讚是極為敬佩!”

“我吐蕃小人作亂為不安,但百姓性格灑脫不羈,有酒則飲,有肉則食,夜夜載歌載舞,生活不如意依舊人人喜悅,此為樂!”

李世民聽到鬆讚幹布的話是極為訝異。

難道這些牧民不在乎那戰亂之苦危及自身嗎?

“不知吐蕃百姓為何如此灑脫?”

提到這個鬆讚幹布頗為自豪。

“兩百多年前佛教傳入吐蕃,那裏人人信奉,一旦大家有了信仰自然人人向善,團結一心!所以小人自然不會長存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