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速效救心丸
“平兒,你來了!”
“想必你也……唉!”
李世民的心情本身就不太好,現在又得知杜如晦得了絕症。
他李世民的悲傷可真真實實的太重了,可見杜如晦在他心中的份量。
可是李平這現在也很重要,又不能拖。
杜如晦連忙說。
“哈哈!陛下不必傷心,李平殿下不是說過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杜如晦雖病重,但死得其所!”
李平皺著眉。
“杜大人得了什麽病?”
杜如晦看著李平,心中立馬盤算了起來。
“傳李平文采驚世,你要是也送老夫一首詩,老夫就告訴你得了什麽病?”
李平心說你可真會討價還價,都快死了還想著要詩。
這大唐的名人怎麽都這麽喜歡問自己要詩?
不過李平也是豪邁之人。
“請杜大人出題!”
杜如晦微笑的看著李平。
“老夫還以為你聽說老夫將死,會以老夫一生為題!”
“也罷!老夫生平最喜遊曆,可入身廟堂之後再無閑暇,一直想去那文人墨客最喜留筆的鸛雀樓,身為十八學士之首連盡在咫尺的鸛雀樓都沒去過也太可惜了!”
李平心中一驚,心說這不撞王之渙的槍口上了嗎?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杜如晦震驚的看著李平,他本以為李平起碼構思一下下,沒想到張嘴就來,還如此驚豔。
閉上眼,杜如晦仿佛身處鸛雀樓,眼望黃河水,體會著詩中的不凡胸襟跟進取精神。
緩緩起身施禮。
“多謝!老夫拜服!”
李平連忙扶著杜如晦。
杜如晦也是問道。
“您可去過鸛雀樓?”
李平連忙搖搖頭。
這一下,連李世民都是無比的震驚。
“那你怎得作出此詩?”
沒人相信人可以描繪出自己沒去過的地方,還如此貼切驚豔。
李平連忙解釋。
“畫上見過,畫上見過!”
“杜大人,您該說你的病了!”
杜如晦也是想起來還有這回事。
“老夫患的心疾!”
說著杜如晦就給李平解釋起了這個病。
李平皺著眉頭。
心說就是心絞痛唄!一般這種人還會患有心髒病,高血壓,高血脂,甚至是糖尿病!
李平微微一施禮,從懷中拿出一個葫蘆狀的藥瓶。
“杜大人,你的病我知原因,這是一瓶速效救心丸,待大人心悸難受時可舌下含服十粒,其餘等明日我去你府上幫你做個檢查之後再說!”
杜如晦微微吃驚。
“王爺還會醫術?”
李平剛想搖頭,就又點了點頭。
有些事,還是不解釋的方便。
杜如晦也沒有任何懷疑,當場拿出幾粒扔進嘴裏。
隻一會,杜如晦就瞪大眼睛。
“哎呀呀!這真是神藥啊!剛才還疼痛難忍,隻這一會就呼吸順暢,精神俱佳,這……就連長安城最好的郎中都難以治我心疾,想不到王爺如此神奇!”
李世民也是驚訝的看著李平。
“李平,你還真是神人啊!這世上還有你不會的嗎?你到底是怎麽得到這許多技能的?”
說實話,能治好杜如晦,對於李世民來說可太重要了。
李平心中歎氣,又得解釋。
“陛下!臣的師父乃世間奇人,教會臣的本領可不止武藝,這救命之物也是其中之一!”
杜如晦連忙問。
“那王爺將這救命之藥送給了我,你日後如果有事該怎麽辦?”
李平也是解釋。
“我那裏還有很多,不必擔心!你隻管吃,想當飯吃我也供得起!”
李世民是聽過李平師父的傳聞的。
“原來所言非虛,孫先生還真是無所不能!”
李平一愣。
“孫先生?”
李世民疑惑的說。
“你師父不是叫孫悟空嗎?什麽時候讓朕也見一見!感謝他教你之恩!”
李平也是想起來了當時自己隨口扯的一句。
“對對!原來陛下知道啊!不過我師父已經仙蹤少現人間!恐怕是見不到了!”
李世民微笑著看著李平,趁長孫皇後來之前與李平也想閑聊一會。
“是不願意見還是不想見!”
李平一個頭兩個大,心說果然隻能用謊言來圓謊言。
於是露出悲傷的神色。
“實不相瞞,我師父隻能在天上看著我們了!”
李世民立馬明白了。
“抱歉,是朕提起了你的傷心事!”
李平搖搖頭。
長孫無忌在一旁看了半天,心說你倆咋還不相認?
自己這個當舅舅的還在等著呢!
“李平,皇後娘娘就要到了,她身體一直羸弱,你們見麵要多注意她的情緒!”
李平點點頭,心說這就要相認了嗎?
就在這時,長孫皇後終於趕到了承慶殿,一眼就看到了殿內的四人。
但她的眼神就停留在了李平的身上。
“平兒!”
李平聽到之後想要施禮,長孫皇後連忙攔住了他。
李平心中無比動容,這一刻他想起了很多事情。
……
“李平,你不要拘謹,就把長樂當妹妹看就行了,我們也都是普通人而已!”
“李平,你不用擔心,有本宮與陛下在,這蜀王絕對不敢再來傷害你!”
“李平啊!有些事情你早晚會知道的!我隻想告訴你,隻要有本宮與陛下在,就沒人可以傷害你!”
“李平啊!你在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跟武曌丫頭,本宮在長安也是時常想念,如果你們不好生生活我會寢食難安的!”
“本宮真實的想法就是你們都好好的,不要總做爭鬥!”
……
這一刻,無數回憶立馬湧上了李平的心頭,長孫皇後表達最多的說法就是她跟陛下一定會保護他。
他們確實做到了,李平這一刻是感動的。
之前一直傳言聖上跟娘娘對李平好的過分,有些不可思議。
李平開始隻當是他們嫉妒之心作祟,可是他不傻。
慢慢就連武曌都發現了問題,更別說他了。
論戰功他有,但比不上柴紹李靖等人,論政績也有,但比不上房玄齡杜如晦他們。
李世民憑什麽獨獨對自己這樣好?
以前一直沒當回事,發現之後也以為是自己的功績所得,李世民在刻意培養自己。
到最後發現確實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又身在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