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27章 悲劇的蜀王

字體:16+-

長孫皇後今天按理今天還是要悄悄進入的。

隻不過看到如此情景她擔心自己的兒子才冒然阻止。

這李恪居然對自己兒子下手,如果不是自己及時趕到,李平怕是有可能命喪當場都說不定。

越想越後怕,心裏也就更恨李恪。

“李平,你不用擔心,有本宮與陛下在,這蜀王絕對不敢再來傷害你!”

此時的長孫皇後生怕自己這小心翼翼的兒子心生畏懼,連忙安慰。

“皇後娘娘厚愛,小子無以為報!”

李平也納悶。

這李恪雖說不是皇後親生,卻也是皇子,為何長孫皇後會向著自己?

長樂公主有些被嚇到了,還是李平陪著慢慢才恢複正常。

不過到了臨別李平也未說自己要離開一段時間的事。

畢竟這種事情要隱秘的做,成功了再大張旗鼓。

可是李平沒想到就是因為他的隱瞞,蜀王李恪就受了大罪……

快到晌午,孫有田與王玄策二人方才回到酒館。

他們見一樓舞台被破壞,客官都散盡也是一臉懵逼。

待了解事情原委更是憤怒不已。

不過李平沒說什麽,他相信這酒館絕對會越來越好。

如今已經這麽多人知道這是陛下吃過飯的地方了。

李平與王玄策二人輕裝上陣,除了食物與水,基本什麽都沒帶,騎著兩匹快馬揚長而去。

……

皇宮之中。

李世民本來正在想著找個什麽理由把武曌許配給李平,畢竟今天那首詩帶給他的震撼太大了。

李世民也終於發現自己這個兒子的一個特點,重情。

而此時長孫皇後一回到皇宮就來到承慶殿找到李世民。

“二郎,我們該好好管管那蜀王了!”

“哦?什麽事竟讓那小子竟惹得皇後如此?”

李世民納悶,自己這平日賢良淑德的皇後怎會如此生氣?

於是長孫皇後將剛剛李平那裏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完之後瞬間眼冒精光。

“這個蜀王,真是太過分了,仗著皇子的身份居然欺負到李平頭上去了!”

“二郎,今日我已經教訓過他了,相信他不敢了!不過蜀王頑劣,確實應該管教一番了。”

“隻是我更擔心的是平兒再被別人傷害,你看是不是早日公布平兒身份?”

李世民一聲歎氣。

“哎!這都是朕的過失啊!觀音婢你放心,等突厥戰事結束,朕就穩定大唐內部,公布平兒皇長子的身份,到時候就沒人敢再欺負平兒了!”

長孫皇後一臉擔憂。

“可是二郎,平兒從小孤苦,生性謹慎,今日得罪了蜀王,怕是要日日擔心,我想想都心疼。”

“而且今日蜀王能欺他,明日也有可能是楚王,或者是臣子,紈絝,甚至是我們的承乾、青雀。”

李世民想了想覺著是有這個可能的。

“皇後所慮即是,待我派宮中高手暗中保護平兒!”

“對了觀音婢,你看看這首詩!”

長孫皇後看著李世民手上的那首鵲橋仙跟著讀了出來,然後立馬被驚住了。

“二郎,這詩?”

“平兒作的!是送給應國公的千金武曌的!”

長孫皇後半晌感慨。

“平兒才華舉世無雙,隻是沒想到平兒如此癡情!二郎,就滿足平兒這份癡心吧!”

李世民笑道:“朕正打算為二人指婚,讓這段佳話得以延續!”

……

就在這時,剛剛回京的長孫無忌火急火燎的求見聖上與娘娘。

長孫無忌一進承慶殿,李世民立馬訝異的問:“輔機怎會來的如此之快?關中災情可控製住了?”

長孫無忌立馬說道。

“陛下,災情是控製住了,我不再相信也不會出什麽亂子,臣是聽說昨日朝堂之上長樂下嫁東突厥的事情連忙快馬加鞭趕回來。”

“本來是想請陛下不要顧及我長孫家而影響大唐的北伐大業。”

“陛下都舍得,作為大唐臣子我長孫家自然是不會有任何怨念,隻是……哎呀!”

長孫無忌重重的歎了口氣。

李世民一方麵感激自己這首席大臣的理解,一方麵想不通長孫無忌都釋懷了又在這歎什麽氣?

“輔機,你為何歎氣?可是心疼長樂?”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也在承慶殿的妹妹長孫皇後,心中盤算著要不要現在說出來?

自己妹妹身體不好,不知道能不能經得住這種打擊?

不過李世民都問了,自己又不能不說。

“陛下,臣剛到京城,就知道陛下已經下旨讓長樂遠嫁,所以臣也就不著急了。”

“不過臣確實是因為心疼長樂這個外甥女打算去李平那借酒消愁,可是……可是……”

長孫無忌看了看長孫皇後,欲語還休。

長孫皇後與李世民都是心裏一緊,莫非李平出事了?

“哥哥,可是平兒那裏出了什麽事?”

長孫無忌一拍大腿。

“哎呀!我到了才知道今天蜀王的事情,然後一打聽發現平兒那孩子居然……”

“居然怎樣?”

李世民也隱隱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那孩子在娘娘離開之後就跟著自己一個叫王玄策的手下乘兩匹快馬離京而去了,臣問孫管家,管家卻說不知道平兒為何離開,這這……”

李世民大驚,長孫皇後也瞬間慌亂了起來,感覺心中瞬間被什麽堵住了胸口。

幾人都知道李平小心翼翼的性格,剛剛得罪了蜀王就離京,怕是畏懼皇權而走了。

這怎麽能叫幾人不著急,不驚不怒?

“啊!平兒……”

長孫皇後大叫一聲,竟然暈了過去,李世民立馬叫太監傳禦醫。

太監高琦還在納悶,這李平究竟是何人,為何陛下、娘娘、長孫大人都如此緊張。

李世民也是怒從心起,平兒能回來則罷。

如若再也不回來了,蜀王你也就別在長安呆著了。

“來人,傳旨,蜀王李恪身為皇子卻欺壓百姓,罰其禁足百日,抄寫經文百篇,削其食邑三百戶……”

另一邊安排長孫無忌傳話給孫有田,就說陛下已經嚴懲蜀王,讓李平不要害怕。

隻要能回長安定然保其人身安全雲雲的話。

……

當蜀王府的李恪接到這份聖旨的時候整個人都石化了。

他想不通父皇為何會因為一個商賈對自己這樣嚴懲,甚至是不公,好賴我也是你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