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不情之請
李平與虯髯客幾人重新坐定,李靖跟紅拂女看著虯髯客搖了搖頭。
他們是真沒想到,這個世上竟然真的有人能勝過他們的大哥,原來這才是李平殿下的真正實力。
他們更傷心的不是虯髯客現在敗了,而是傷心他們多年的結義之情就此畫上了句號。
“李平小友!我這一走,你我怕是再無相見可能,老夫年紀也越來越大了,恐怕再無勝你的可能。以後隻想歸隱江湖,用心教導我這小徒兒,希望有一天可以挑戰你!”
說著用手摸了摸身旁的牟滄浪,對李平的稱呼也變成了小友。
李平則心想,打之前你不還說你不老麽?
怎麽打了一架就承認自己老了?
但是牟滄浪確實是個可教之子,要是能把這小家夥給收入門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李平知道,虯髯客一定不同意。
於是退而求其次。
“前輩!我也極為喜愛滄浪,如果有一天他有什麽事,可以隨時來找我!”
說著李平從懷中取出一個魔方,是上次李平打算送給自己沒出生的徒弟的,可是後來給了李淳風。
李淳風破解完還給了李平,李平這次帶過來想繼續送徒弟,沒想到這時候又派上用場了。
心中則是說“好徒兒啊!反正你沒出生,為師到時候再給你做一個!”
“滄浪!這個東西給你!以後有事情就托人把這個帶給我!”
“這世上我李平辦不到的事,可不多啊!”
牟滄浪倒是人小鬼大,看了看師父,見虯髯客默認是連忙收起了李平的“信物”。
“多謝李平哥哥!”
李平也是心喜,多希望自己以後也有個這麽可愛的兒子啊!
虯髯客調息了一會,準備起身告辭,而李平卻連忙攔住了他。
“前輩,晚輩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
“晚輩很快就會渡海,到時候可能會借用前輩的各島碼頭,請前輩應許,晚輩也會付出相應酬勞!”
虯髯客仿佛知道了李平究竟想幹嘛,也是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罷了!罷了!小友想用便用吧!我這老頭子就去扶桑島上做個村島野夫,傳承衣缽,日後的天下,恐怕與我無關了!”
說完就朝著山下緩緩而動,連茶具都不要了。
牟滄浪不知道從哪掏出一個竹笛吹響,山間鳥飛蟲散,頻頻異響,整個小東山的島兵全都行動起來,朝著山下而去,準備到碼頭渡海回家。
山間隱隱傳來悠然之聲。
“天下之勢由他去,從此風塵再無俠。江湖棄子本應夢,蹉跎一生立扶桑!”
紅拂女滿眼淚水,望著虯髯客離去的背影,心中知道從今天開始他們再無見麵可能,心中傷感。
李靖則是除了感慨還有那麽一絲竊喜,他也不知道為什麽。
李平歎了口氣,他現在才明白,原來剛才與他戰鬥的是要開宗立派的掌門。
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打擊了這個老家夥,他才心灰意冷之下歸隱開創扶桑派?
那自己也太厲害了點吧!
整個大軍,誰也沒想到自家王爺來了之後簡簡單單的打了一架就讓七十二島島主帶著人直接離開了這裏。
對於王爺的厲害他們是大為驚歎與佩服。
李平帶著大軍回到城中,一起圍坐在屋中火爐中說起了接下來的動作。
“特種營現在多少人了!”
“王爺!我們特種營一直保持在三千人,基本都在溟州了!”
“很好,其他大軍全部留在溟州,仁貴你帶著特種營快速拿下良州!要不惜一切代價!”
“至於尚州跟康州可以先與其周旋,不至於趕盡殺絕!”
“拿下良州後,大軍駐入釜山,我要在這裏渡海,打一場改變曆史的曠世大戰!”
薛仁貴眉頭一挑,程處默也是默默不語。
這裏隻有他兩個人知道為什麽大軍要入駐釜山,也隻有他倆清楚那剛剛建成不久的船隊是多麽的厲害。
李靖卻是心中大驚。
“李平,要不還是拿下尚州康州之後再說吧!這樣我們也能避免背後受敵!”
李平卻是一笑,他承認確實有這種風險,但他並不怕。
畢竟王玄策的船隊距離釜山已經近在咫尺了,雖然沒有聯係,但李平能算出來。
從給王玄策傳訊,到王玄策沿著遼西海岸線一點點穿越百濟的海域,再到達釜山就差不多是這個時候,這也是離小日子最近的一個碼頭。
李平堅信,憑借現在的水平,百濟不可能發現離他們不遠的海域有船隊駛過,就算發現也沒用。
打起來都不怕。
李平搖搖頭,堅定的繼續推進,搞的李靖隻能心中默認。
他知道,他現在根本沒有能力阻止李平,於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新羅各地指揮作戰,培養本地兵勇,輸入大唐文化,穩定打下來的城池。
對於這種事李靖可沒少幹,李平也是欣然同意。
畢竟得到百姓的認可,可以為日後的工作展開更加順利打開基礎。
雖然跟高句麗簽訂了那些條約,以後這些地方可能要歸高句麗管,但也隻是可能,以後的事誰說的清呢!
於是,新羅在土地人口已經失去過半的時刻又迎來了更加猛烈的打擊。
這新羅本來的舊正節(就是春節在新羅的節稱),卻舉國悲慘。
別看大唐隻有區區幾千人,可是打得新羅人肝膽俱裂,在與特種營交戰隻有短短三天後,兩萬大軍就棄良州而逃,去了康州。
他們的將軍還下了一道極其殘忍的命令。
焚燒所有的糧草器械,包括整個城的老弱病殘百姓。
百姓他們肯定帶不走的,但是這些人口他們更不想留給大唐,於是寧可忍心殺死也不留給大唐。
良州城百姓八萬多,能走的全部安排逃走,剩下的老弱病殘留下良州,等著大部分百姓逃走後直接進行了焚城,良州一萬多老弱病殘幾乎滅絕。
而大軍走後卻跟先走的百姓說是唐軍進了良州之後燒殺搶掠,燒死百姓。
所以此刻新羅還沒淪陷的康州尚州的所有百姓都是無比震驚,對於大唐的仇恨達到了曆史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