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英雄也會演戲
說完這句話李承乾拂袖而去,不再理會李平。
你說怎樣就怎樣,你還不滿意?
難道你非要玩死本宮才行嗎?自己好歹是個太子好吧!你這樣不好,很不好!李世民還沒走來,李平就對著李泰繼續攻擊。
“魏王殿下!您也要走?”
魏王李泰笑麵如花,感覺沒有什麽事情能讓他難過一樣。
“是啊皇兄!本王要趕回去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嘛!”
李泰隨便找了個理由。
後方的李世民心說這對兄弟還好,比跟太子強多了。
正想著,就聽李平稍稍提高了些音量。
“殿下答應我交出羅中,為何現在還沒有動靜?”
李世民一愣,有些以為自己聽錯了。
羅中?那不是羅藝的兒子嗎?據說也是一方人物,武藝高強,曾經還綁過李英心跟武曌。
這羅中在青雀那裏?
李泰也是嚇了一跳,連忙否認。
“皇兄說的這是什麽話?羅中怎麽可能在我那?本王隻是答應幫皇兄找找!”
李平換上一副正義凜然的麵孔。
“魏王殿下!如果沒有確切的消息!你認為我會空穴來風?”
“你想用羅中對付我沒關係,我也自然不怕!但是作為大哥我要告訴你,那羅中是亂臣之子,是大唐的敵人,更是綁過重臣之女的賊人,這種人你竟然還敢留在身邊,為兄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如果你不想有一天身首異處,成為我大唐的罪人,為兄建議你還是把羅中交給我,我會親自結果了他,不然!”
李平話還沒說完,李世民正合適的出現。
“青雀,羅中是否真在你的府上?”
李世民的“突然”出現,嚇了李泰一大跳,他也終於明白過來,自己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哥哥,竟然是想要借刀殺人?
李泰連忙搖頭。
“父皇!我沒有!”
李世民不知道羅中是否真的在李泰那裏,但他知道自己的大兒子李平從來不做無把握的事。
他說在,那就八成是在的。
沒想到啊!
李泰竟敢私藏敵人?
這可不是什麽小罪。
就在這時,李平也出口勸說。
“父皇!我隻是瞎猜的,羅中可能真的不在五弟那裏,父皇切莫聽我的胡言亂語!”
李世民欣慰的看了看李平,李平為了兄弟情義而不顧自己安危的舉動很讓他滿意。
如果自己的每一個兒子都如李平這般,那還何愁大唐不興?
既然李平願意親自給李泰台階下,那他李世民也不是鐵石心腸之人,就讓他這個麵子吧!
但是李平這副作態的樣子看的李泰大為惱火,心中非常的討厭,甚至是瞧不起。
演什麽啊演?你不是英雄嗎?
英雄也會演戲?
李世民冷哼一聲。
“不在也就算了!如果羅中真的在你那裏,勸你早日交給你皇兄,切莫因此獲罪!”
李世民是在提醒李泰,羅中是罪人,私藏罪犯可不是小事,特別是這種叛國大罪。
如果在你那裏你還是早點處理了,別給朕治你罪的機會。
這就是李世民的小心眼,他隻想自己的兒子人人兄弟和睦。
李泰恭敬的施禮。
“兒臣知道了!不過羅中真的不在兒臣這裏,請父皇相信兒臣。”
李世民沒有糾結這種事情,他知道就算在李泰也不會承認的。
犯了錯別人一問就承認,那樣沒有原則的人也不配做他李世民的兒子,更不配做大唐皇子。
當然,不糾結是不糾結,該查還是要查的。
這件事就交給長孫無忌去秘密做吧!
李泰走後,笑麵如花的臉上轉變成了陰冷的目光。
他再一次把李平的性命當成了自己必須要收入囊中的戰利品。
“父皇!您要走?”
李世民點點頭。
“時辰不早了,朕要回宮處理那些沒處理完的政事,趁著現在你不忙,早些離去更好!”
此時的大部分賓客還在推杯換盞溝通感情,李世民借這個機會悄悄的準備開溜。
不然等會那些武將喝的差不多了,就要開始一個個的給他敬酒了。
李世民雖然愛酒,可是更不想荒廢政事,說到底還是想做個明君。
李世民說完這句話突然湊到李平身邊,小聲詢問。
“羅中真的在你五弟那嗎?”
李平搖搖頭。
“兒臣不知啊!父皇!都是兒臣瞎猜的,你真沒必要懷疑五弟!”
李世民點點頭,心中更加歡喜。
羅中在不在李泰那根本不重要,自己也能查的清楚。
他要的無非就是想確認一下李平的態度,看他會不會出賣自己的兄弟。
他相信,李平一定是知道些什麽,或者可以說李平已經確認了羅中的行蹤。
結果李平果然沒讓他失望,表現的極為大義又有情。
李世民笑著拍了拍李平的肩膀,感覺自己的兒子真是有出息。
有頭腦,有感情,有才華,有手段……
要啥有啥,這才是我李世民的兒子。
論做皇子,李世民認為自己不比任何人差,論做皇帝,李世民也自問無愧於天下。
但是要論做兄弟,李世民自認不如自己的兒子李平,李平的赤子之心是他最為羨慕最為驕傲的一個優點。
有那麽一刻李世民都有些想換太子的衝動,但也隻是想想而已。
李平是嫡長子不假,按理說這太子之位本就該是李平的。
但是儲君之位,牽動整個李唐江山,絕不可以隨便更換。
看著李世民離開的身影,李平整個人都陷入了沉默。
父皇!你可能是個好丈夫,好皇帝,好君主。
但您絕對不是個好父親。
都說上天給你打開了一扇窗,就會關閉一扇門。
李世民的這道門關的就很牢。
他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或者說是疏忽了子女的教育。
不是知識的教育,也不是智商的教育。
缺少的是對親情的重視。
這也是導致後期的皇子爭鬥徹底擊垮一代帝王堅韌之心的重要原因。
為了兄弟,為了父皇,為了母後,為了李唐江山的鞏固,為了曆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父皇,剩下的就交給兒臣吧!
最後,也是為了天下的和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