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50章 蕭瑀不服

字體:16+-

所有大臣都不說話了,心裏都在想著應對之法。

王玄策看向眾人說了一句話。

“我家少爺已經帶兵往這裏來了,一萬騎兵三四日應該可到,可是三萬步兵就要慢很多天了!”

李世民心下一喜。

一萬雖然不是很多卻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啊!

能多堅持一天也能多一份希望。

“叔寶,你去傳命召集長安城周邊所有州縣守軍前來長安護衛,守護好京都!”

就在秦瓊準備領命而去時,八百裏急報到了。

“啟稟陛下,朔方城的李平將軍於半路攔截程咬金將軍的大軍,後勸說程將軍回防長安。”

“李平將軍已經帶領朔方城一萬餘騎兵跟程將軍的一萬騎兵向長安趕來,預計再有四日可到。”

“程將軍則帶領步兵隨後!預計七日可到長安!”

長孫無忌一激動,連忙拿起程咬金的急報呈給李世民。

這次是程咬金的軍報,走的正規流程,官道八百裏加急不斷換馬而來。

所以不到兩日就到達了長安,比李平之前的軍報傳遞速度快了很多。

李世民拿起軍報一看,心中立馬激動了起來。

兩萬騎兵,加上長安城守軍一萬多。

如果順利的話,長安周邊其他州縣還能趕過來一萬左右的兵力。

四萬多兵力,雖然無法擊敗突厥。

但堅持幾天是有可能的。

隻要堅持個三日,程咬金的步軍也就到了。

再堅持幾日,說不定朔方城的軍隊都能趕回來。

那樣的話,長安則有了很大可能挺住這次危機。

李世民沒想到李平能這麽果斷的為了自己的一個猜想就冒然回京。

而且半路碰到了程咬金,還成功把程咬金給‘勸’了回來?

這看似很草率的一個決定,卻有可能救了整個大唐。

這其中的關係可太大了。

其他大臣也是興奮不已。

即使李平帶軍回來不能打敗突厥,也可以堅持到程咬金回來。

這多了很多希望啊!

雖然還是敗的幾率更大,卻不是之前的必敗之局了。

雖然興奮,這些人心裏卻都對李平的判斷所心驚。

這李平,恐怖如斯啊!

此時杜如晦終於忍不住了。

“陛下,這個李平不管的眼光之毒辣,判斷之準確,做事之果斷,或是帶兵之道都極為神奇。”

“如果此次大唐度過危機請陛下將此子安排於我這裏就職。”

“我相信不出五年就可以將此子培養成我大唐的下一代軍神!”

而一向脾氣耿直的魏徵則是說。

“陛下,李平此等人物眼界奇特,才華奪目,臣建議讓他來臣這裏,成為治世之臣更為妥當,而不是當一個帥才!”

而此時戴胄跟李承乾兩人卻是略顯尷尬。

特別是太子李承乾。

剛才他甚至說王玄策是妖言惑眾,沒想到這麽快就打臉了。

而蕭瑀則是內心憤恨,心說這小子走了什麽狗屎運?

眼睛一轉。

“陛下,還是等度過此劫再議吧!而且老臣以為李平這次雖然做對了,不過年紀尚輕,性格又衝動冒失,不宜入朝為官!”

李世民是瞬間火冒三丈。

本來杜如晦跟魏徵搶人還很驕傲,替自己兒子高興。

可是這蕭瑀突然來了這麽一句,三番五次的構陷李平。

“蕭瑀你夠了,這次突厥來犯之事你無需再參與,回你府中好好反省你所說之話,所做之事,無需再來承慶殿議事!”

蕭瑀不敢相信的看著李世民。

“陛下,您……您……”

您了半天也沒說出話來,隻是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

一個臣子,直勾勾的看著一個皇上,如何大膽?

李世民也是喝道。

“來人!送蕭大人回府!”

要不是現在國情緊張,李世民一定當場罷了蕭瑀。

蕭瑀被李世民強行送出承慶殿,他真的迷茫了。

憤怒,不解,疑惑,各種情緒充斥著他的全身。

他最不理解的就是陛下為了區區一個商賈竟然直接罷黜了他承慶殿議事的權利?

不過不管怎樣,他心中就是不服。

極度的不服。

就這樣時間又過了三日,這三日很多朝臣已經開始建議遷徙東都洛陽以避禍災。

不過都被李世民嚴厲之詞以否。

他堂堂李世民,馬背上的皇帝,半生戎馬,一世英雄,怎麽可能退縮而逃。

如果那樣就算苟活,也勢必會成為史書上的一個大汙點。

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個弑兄囚父的汙點。

武德九年又有渭水之恥。

如果再畏懼突厥之危而逃,那他李世民勢必要‘名垂青史’了。

這是李世民不能忍受的。

所以李世民下令,誰人再敢有此言論,就誅九族。

三日來長安城周邊能來的守軍基本都來了。

不過數量卻不是很多,居然還不足一萬,隻有區區九千人,比預計的少了幾千人。

原因還是前些日子的災情鬧的。

很多州縣由於糧草不足,又臨近冬季,所以直接裁減了一些軍力。

這還是李世民親自首肯的,隻是之前忘記了。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到,短短這些時日,突厥就打了過來。

而長安城的百姓此刻還不知道大戰即將來臨,除了一些士族貴族。

士族貴族已經有很多人通過打點關係逃離長安城,可是百姓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因為消息被朝堂封鎖。

畢竟上百萬百姓,如果得知這裏馬上要麵臨大戰,發生民變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的。

所以這三日朝廷隻是對百姓嚴格管控,嚴禁出城。

城外的百姓可以進長安卻不能出去。

突厥的大軍已經不遠了。

此刻逃跑如果碰到突厥散騎,以突厥的殘忍是毫無生還可能。

在長安之內還有一些保命的希望。

不過還是有一件令李世民欣慰的事情,就是長樂被有驚無險的送回了長安。

後宮立政殿。

“二郎,這次我大唐生死未卜,我放心不下幾個孩子,特別是稚奴,他才兩歲啊!我們把他們送到東都洛陽吧!”

李世民仔細考慮許久,最後同意了。

自己可以死,但是不能讓李家後代也跟著一起送死。

萬一此次劫難真的沒度過去,那麽他李唐江山就後繼無人了,這種事情不可以發生。

“觀音婢!你帶著承乾,青雀,稚奴,長樂幾個孩子跟父皇一起去東都洛陽暫避吧!”

此時的長孫皇後隻有李平和這幾個孩子。

後來的城陽公主、新城公主、晉陽公主此時都還未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