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52章 罷相(加更,今日第四更)

字體:16+-

不過李淵不管李世民那些,就在李世民勸了幾句之後就發了火。

“怎麽?你李二不走,皇後不走,大唐的臣子不走,讓我李淵去做那背信棄義之人?”

“不要再勸了,你還是早些回皇宮安排作戰事宜吧!”

“這次如果真的老天降罪於大唐,朕也會從容麵對!”

李世民心知再怎麽勸都沒用,也隻好告退回皇宮。

就在李世民即將離開的時候,李淵問了李世民一個問題。

“那個孩子可有消息?”

李世民渾身一顫,半晌後才搖了搖頭。

“還沒找到!”

李淵歎了口氣。

“李二啊,你不僅沒保護好大唐的子民,更是連自己的兒子都沒保護好,你太讓我失望了!”

李世民不發一言回到了皇宮。

幾乎一夜未眠,因為李世民發現唐軍的情報奏折已經沒有消息再進入長安了,這讓李世民這一夜是憂心忡忡。

按理說李平明日下午就可以回到長安,可是此刻前方消息突然就斷了。

就連程咬金,柴紹,李靖都沒有消息傳來。

難道是出什麽事情了?

李世民想的沒有錯。

此刻北方所有的情報都被長安北側石馬山羅藝的人截了下來。

直到天明之時李平帶騎兵路過。

因為不知道這些騎兵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長安附近,羅藝也就沒輕舉妄動。

現在對於羅藝來說,藏好就是最好的選擇,他隻需要等,等大戰尾聲自己再出手就好!

而且據探報,路過騎兵隻有兩萬餘人,羅藝隻當是李世民最後的後手而已了。

……

“啟稟陛下,已經有多股突厥兵馬出現在長安北側以及東側。”

“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今辰已經攻占富平縣。”

“目前更是兵分兩路,一路派兩萬人馬猛攻三原縣,一路更多的人馬直奔高陵而去。”

此時已經是大唐最為緊張的時刻,所有朝臣都在這太極殿中。

聽著近在咫尺的軍報,氛圍異常緊張。

三原縣隸屬雍州,位於鹹陽,長安,銅川幾處的孤心之位,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高陵則是在長安的東北與三原縣形成犄角之勢,對長安的威脅堪稱致命 。

三原縣距離長安隻有六十裏距離。

一旦攻破,突厥就可以驅刀而下,橫渡渭水直奔長安。

就算渭水橋梁已斷也沒用。

十多萬大軍足可以投鞭斷流,更何況他們還可以繞道從高陵而進。

就算長安能堅持住,突厥也可改道去功西處的鹹陽或者東方的渭南。

不管怎樣都可以對長安形成包圍之勢。

所以說此時到了長安最危機時刻一點都不誇張。

最關鍵的是李平到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

就在這時,終於傳來一個令朝堂還算欣喜的信息。

“報!李平將軍率兩萬精騎於三原縣與突厥兩萬人馬對峙,目前戰況未知!”

李世民大喜,終於聽到兒子的消息了。

“好!朕的虎將到了,何懼突厥蠻夷?”

蕭瑀咬了咬嘴唇,糾結了一下還是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蕭瑀雖然被罷黜了承慶殿議事的權力,不過朝堂還是要來的。

李世民不耐煩的準奏。

“陛下,那李平如此來勢洶洶,恐怕有問題!”

“如果突厥勝利,他自可退回朔方城!”

“但如果李平勝利,那也不妨礙他進軍長安,隻是到了長安是禦敵還是攻城就……”

蕭瑀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因為他發現李世民的臉色已經陰沉的可以滴出水來,正在以一種極其可怕的眼神看著他。

長孫無忌此時在旁大喝。

“蕭瑀,你三番五次的構陷李平是何居心?”

“如果不是李平在前方與突厥交戰,難道還要你這個廢物去打突厥嗎?”

“整日就知道在這裏說此等廢話,真是氣煞我也!”

蕭瑀怎麽也想不到,長孫無忌居然會這樣與自己說話。

雖然你是關隴集團的核心人物,可是我蕭瑀在士族中的地位也不是吃醋的好吧!

蕭瑀剛想反駁,李世民就發火了。

“宰相蕭瑀數次妖言惑眾蠱惑朝臣,現免其禦史大夫與尚書省長官等職務,關押至其府,待戰事結束另行處置!”

蕭瑀大驚。

“陛下,老臣隻是分析利害,為何受此處罰?老臣不服!”

“來人,拉下去!”

李世民是真的受夠蕭瑀了。

此時眾多士族大臣一見不好,立馬紛紛跪下求情。

蕭瑀是天下士族的一棵大樹,跟長孫無忌一樣,地位不可小覷。

更是朝堂眾多士族的主心骨,士族子弟自然是見不得這棵大樹倒下。

“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此時就連戴胄都是跪地勸言。

“陛下,蕭瑀大人雖言語有失,卻是為我大唐著想。”請

“陛下看在蕭大人勞苦功高免其罪責!不然這天下士子怕是再難進忠言了!”

頃刻之間朝堂之士族跪下了一大半。

這種士族略帶威脅的感覺讓李世民的火氣更加重了一分。

都這個時候了這幫子腐儒還在為權勢而爭?

等大唐一旦安穩下來,定然讓這幫子士族嚐嚐朕的厲害。

“朕意已決,無需再勸,蕭瑀之位暫由戴胄代替!”

本來還在求情的士族立馬懵了,包扣戴胄。

蕭瑀是士族不假,可戴胄也是士族大家啊!

蕭瑀位高,可是心胸狹隘,睚眥必報。

而戴胄大人性格溫和,待人友善。

如果他的高位被同為士族的戴胄所替也可帶領天下士族繼續撥弄朝堂。

這好像沒什麽損失。

李世民這一手出招可謂高明。

所以此時已經有很多人“聽話”的不再勸說。

而蕭瑀也迎來了他的第三次罷相。

皇宮侍衛也把蕭瑀強行架走。

“老臣不服!”

“老臣不服啊!”

……

另一邊的李平,此時已經在三原縣城北門之下。

之前李平碰到了幾股突厥小隊。

對於幾百人的隊伍李平是二話不說直接以勢不可擋之勢碾壓。

雖然突厥多為騎兵,戰馬充足,可是李平卻是全部騎兵。

騎兵與步兵的區別在於騎兵機動性強,如果論武力二者準備充足的情況下相差不大。

不過步兵想克製騎兵需要重盾方陣與長矛和弓箭的配合。

如果那樣的話一萬騎兵衝撞一萬步兵絕對是要吃大虧的。

可是突厥以騎兵為主,而大唐又少騎兵。

所以突厥此次來並沒有那麽充足的準備,他們也沒計劃麵對大唐多少騎兵。

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騎兵還是克製步兵的。

所以麵對突厥的小股散兵,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是硬碰硬以數量碾殺。

不過到了三原縣李平就停住了。

因為李平得到斥候消息,三原縣足足有兩萬突厥士兵。

李平大腦飛速運轉,想著怎麽利用這兩萬騎兵快速拿下三原縣。

長安保衛戰,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