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誇張的封賞
這三日李平一直在軍中忙活,安撫士兵。
特別是俘虜。
這些人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可安撫軍心,等待朝廷重新編製。
三日後。
李平“準時”上朝。
雖然沒有官服,但誰都知道他是鎮國大將軍。
隻是人家上朝都早早準備。
四更(大約半夜1到3點)就爬起來。
離的遠點的可能要一個時辰。
近的也要兩刻鍾才能趕到皇宮,在宮門外的長廊等候。
卯時之前(淩晨5點),就必須在宮門外報到。
也就是所謂的點卯。
如果沒到,輕則罰俸,重則貶官。
到了卯時,宮門就打開。
再由宮衛盤查,進入宮門來到太極殿之前,經過龍尾道(電視上看到那種殿前壯觀的長階),才能進入殿內參朝。
而李平則是眼看著要到卯時了,才磨磨唧唧的走過來。
睡眼朦朧的站在宮門外。
這還是長孫無忌派人強行拉起來的。
不然李平可能就錯過點卯了。
此時宮衛已經開始盤查,紛紛校尉門籍(古代懸掛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
長孫無忌每天是第一個排好班列站位的大臣。
而今天他卻一直在這裏等著李平。
“哎呀!李平你可算來了,第一次上早朝你就敢如此懈怠,你讓我說你什麽好啊!”
長孫無忌急了半天終於看到沒穿官服的李平緩緩而來。
李平一施禮。
“長孫大人早啊!吃了沒?”
長孫無忌心說哪有人吃早飯上朝的?
都是朝後一起吃的。
(古代早朝為了避免三急,打嗝等有失儀體的事情發生早朝都是不吃飯的,還能避免飯後瞌睡,可見古人的智慧,笑死我了。)
長孫無忌:“還沒開朝哪有吃早飯的!”
李平一愣。
心說尼瑪半夜爬起來就夠衰了,還不讓吃飯?
這什麽破地方破地方破地方啊!
“哎呀你快別墨跡了,吃就吃了吧!快跟我進入班列站好!”
李平跟著長孫無忌來到班列之中。
長孫無忌一把把李平推進武將陣營中。
此時的武將陣營除了程咬金跟秦瓊之外,已經剩下的高官不多了。
按品級來說李平的鎮國大將軍是正二品。
在李靖跟柴紹不在的情況下,他就是武將之首了。
應該站在武將最前麵的。
可是很多武將兼著其他職位。
比如國公什麽的。
李平看著長孫無忌直接給他推到這裏就不管了。
這什麽意思?
讓小爺成眾矢之的?
這邊的武將還好。
對於李平都算尊重。
那邊的文臣看著這裏都是一臉的不屑。
除了長孫無忌、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以及武士彠之外。
其他文臣都是鄙視的看著李平。
就算不表示不滿的,也最多就是不看這裏。
長孫無忌笑笑不說話,回到了他文臣之首的班列。
心裏則在暗暗記下這些不待見自己外甥的大臣。
李平一陣懵逼,正疑惑之時。
秦瓊跟程咬金衝著李平招手。
“李平,這裏!”
李平一見除了長孫無忌之外最熟的兩個人也是心下一喜。
怎麽說也不至於孤影行隻是吧!
那也太尷尬了。
李平走到二人身邊。
秦瓊一把拉過李平夾到自己與程咬金中間。
意思很明顯。
這個小子。
老子跟程大將軍保了。
把你們那眼神都給老子收回去。
很多大臣一看也真的就紛紛收斂。
而此時的王玄策等人還沒有資格上朝。
紛紛被召喚到等待宣見的區域,與李平並未碰麵。
宮門一開,大家紛紛入內,朝著太極殿而去。
太極殿。
李平本以為早朝是站著的。
可是他入列之後才發現居然是有座位的。
可以席地而坐。
這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站著上朝是宋朝才開始的。)
李世民聽著群臣的討論,時不時的看著坐在那裏昏昏欲睡的兒子是心中有氣。
這小子,真不像話。
早朝接近尾聲。
李世民開始讓太監高琦宣旨封賞這次長安保衛戰的將士。
而那些等待許久的小將們也都被宣上大殿聽封。
從王玄策到程處默、李英心、秦懷玉、柴哲威、馮端、馬良、這些跟著李平並肩作戰的兄弟全都有了不錯的封賞。
就連還沒趕回來的李世寶都被封了一個將軍。
這些人接受了封賞就下去了,各司其職。
程咬金則是被授普州刺史,實授食邑七百戶,子孫世襲。
秦瓊也加封左衛將軍。
念完這些太監就停止了。
李平暗鬆一口氣。
以為李世民是聽了自己的建議,不打算給自己加官進爵了。
可是太監高琦居然拿出了第二份聖旨。
給李平鬱悶的。
“鎮國大將軍李平,忠勇護國,救民水火,加封燕國公!”
“賜燕國公、鎮國大將軍李平,幽州、薊州、平洲、易州、定州、恒州、莫州、瀛洲、滄州、深州、趙州、德州、翼州等十三州封地,享食邑一千戶!”
“賜世襲永業田四千畝!”
“授幽州刺史,幽州大都督,掌管幽州十三州封地的政務,軍務!”
“賜燕國公李平府邸太明院作為國公府!”
聽到這個封賞之後。
滿堂皆驚。
鴉雀無聲。
不僅這裏的朝臣,連李平都懵了。
十三州的封地什麽概念?
除了幾個親王跟皇子,整個大唐可謂朝臣第一。
就連有的皇子都沒有這麽多的封地。
比如李恪,隻有區區六州封地。
而且李平是刺史跟都督同時兼職。
刺史管政務,都督管軍務。
可以說李世民直接把十三州送給了李平。
跟割地稱王根本沒什麽太大區別。
這個權力可太大太大了。
說直白點幽州之地所有文武官員,政治交涉,基本上都歸李平管。
(唐朝一州之中有十幾個州,大大小小幾百個州,不要以為李平占領半壁江山了。)
再說官職,驃騎大將軍卻位的情況下,鎮國大將軍已經是武將之首。
正二品。
武將之中僅次於李靖與柴紹二人。
超過了程咬金、秦瓊、尉遲恭等人。
更是封了國公。
從一品。
僅次於正一品的親王了。
郡王也是從一品。
李平官職與郡王相當。
而且還掌管十三州的一切事宜。
權力根本不比親王小了好吧!
還有一千戶食邑。
盧國公程咬金也才七百戶。
就連魏王李泰也才一千戶。
而李平一夜之間就與魏王持平。
再加上世襲永業田四千畝?
哪怕李平死了,他的子孫後代也會享受這些福蔭。
這一係列的封賞下來。
怎麽能叫群臣不驚?
甚至有的人都懷疑是不是陛下手抖寫錯了?
片刻之後。
突然爆發出轟亂的議論之聲。
太子老師李綱顫顫巍巍的起身站出來。
“陛下,老臣以為,陛下對李平之賞過於高了,很不合適!”
“這種封賞已經超過很多親王,官職更是超過了除李靖與柴紹大將軍外的所有武將。”
“難道僅僅因為李平在此次戰事的一點功績,就能超過為我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的那些將軍?”
“陛下若是如此此封,恐怕無法讓老臣信服,也無法讓天下人接受啊!”
“老臣鬥膽,請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