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賣香水

第97章 李世民要遊玩

字體:16+-

“你問吧!”

李平深吸一口氣,想讓自己清醒一些。

“小子想知道陛下與娘娘為何對小子如此照拂?”

這個問題一問。

長孫皇後一愣。

她怎麽回答?

總不能現在就說因為你是我兒子吧!

有那麽一刻長孫皇後是真想跟李平坦白。

二人好能母子相認。

可是想了許久還是忍住了。

“李平啊!有些事情你早晚會知道的!”

“我隻想告訴你,隻要有本宮與陛下在,就沒人可以傷害你!”

李平心說這是什麽回答?

算是給自己一個承諾麽?

可是原因你卻沒說啊!

長孫皇後怕李平再繼續追問。

想了一下直接起身回宮了。

“時候不早了,陛下今日喜得愛女,本宮也要回宮打點一下!”

“這次來是通知你,晚上陛下會設家宴,特邀你參加!”

李平心說你們家宴,要我參加幹什麽。

這大唐太迷了……

但是李平到了晚上還是如約來到了皇宮。

除了李平,還有一些其他李世民的近臣。

李平心說不是自己就好。

要不太尷尬了。

不過來的臣子不多。

魏徵、王珪、秦瓊。

(程咬金已經帶軍又趕往了北方戰線)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戴胄。

加上李平也就八個人。

這裏麵除了戴胄其他都與李平有過或多或少的接觸。

所以這一刻。

這士族大臣戴胄反而成了被孤立的那一個。

而平陽公主以及太子等人都算是皇家內部的人,也就不算大臣了。

“李平哥哥,你來了啊!”

小長樂蹦蹦跳跳的來到了李平身邊。

長孫無忌一旁的長孫衝連忙施禮。

“長樂妹妹!”

長樂公主看見長孫衝竟然也來了也是心下歡喜。

二人是表兄妹,又有婚約在身。

可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長樂見過衝哥哥!”

長孫衝也走過來跟李平與長樂站在了一起。

李平看著十一歲年少初成的長孫衝。

又看看雖隻有九歲卻已出落水靈的長樂。

心說二人還真是般配。

殿後。

“觀音婢,朕發現你身上怎麽有酒氣啊?這還未開宴你就喝了?”

長孫皇後一笑。

“二郎你說笑了,臣妾今日在平兒那裏小酌了幾杯!”

李世民也樂了。

“這小子膽子還挺大,敢請當今皇後喝酒!”

“唉!他請臣妾喝酒其實是有原因的!”

“嗯?”

李世民疑惑。

長孫皇後歎了口氣。

“平兒想趁我有醉意,問我與二郎你為何對他寵愛有加!”

李世民一愣。

“那你怎麽回答的?”

“臣妾沒有回答他,隻是說有陛下與本宮在,就不會讓人傷害他!”

“二郎,平兒什麽都好,就是生性謹慎小心,生怕有人對他造成傷害,我這個當娘的真是好生心疼,又愧疚!”

李世民也是一陣唏噓。

“觀音婢,早晚我們會與平兒相認的,你還是調整好心情,我們就要出去跟他們見麵了!”

……

“陛下、娘娘駕到!”

李世民走在前麵。

長孫皇後抱著剛剛出生卻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高陽公主在側。

這高陽公主是下麵一嬪妃所生。

不過長孫皇後是後宮之主,自然由她抱出來與眾人見麵。

大家隻寥寥看上一眼,有的還沒見到。

長孫皇後就把孩子交給了嬤嬤。

畢竟剛出生。

不宜見風。

能給你們瞧一瞧就可以了。

大家討個彩頭說幾句祝福話就行了。

見過高陽公主之後。

眾人紛紛落座。

太子跟魏王二人也在其中。

這次李世民再沒讓李平上去與他坐到一起。

那就太離譜了。

酒過三巡。

“李平!聽說你手下王玄策乃是神箭手,當初更是一箭擊一槍!”

“你手下都如此厲害,想必你的射術也不一般吧!”

李世民笑著問道。

“承蒙陛下誇讚,小子對射術隻是略通一二,算不得精通!”

李世民心說你快拉倒吧!

誰不知道你武藝高強。

會不擅長射術?

“嗯!你看這幾日天氣晴朗,朕又喜得愛女,心情大好。明日朝後,你隨朕出城狩獵可好啊?”

李世民其實是自己想出去玩玩了。

想叫李平跟在身邊保護自己。

這些時日他太累了。

該放鬆一刻了。

還不等李平回答。

魏徵立馬起身。

“陛下,此事不妥!”

李世民這時候是真煩魏徵。

太子李承乾卻說。

“父皇要出城狩獵,兒臣可以陪伴!”

魏王也說。

“兒臣也願陪父皇出城,保護父皇!”

魏徵看看太子,看看魏王。

直接說道。

“陛下,北方戰事未平,我大唐軍士還在浴血奮戰,而陛下卻要抽閑遊玩,此等不體,實乃不配為君!”

太子李承乾大喝。

“魏徵,父皇日夜操勞,想要閑暇之餘放鬆一刻,你為何阻攔?”

李世民已經有些微怒了。

已經一年沒放鬆過了。

想著趁著高陽公主出生,放鬆一下。

這魏徵卻要阻攔?

不過還是阻止住了太子。

“魏徵,朕此次出城,狩獵為一,更重要是體查民情,朕也知你是忠臣,所言有理,不過你性格太過耿直,還是收回你剛才的話,朕不會降罪於你的!”

魏徵沒理會太子的斥責。

也沒有懼怕李世民的威脅。

而是款款而道。

“陛下,但願您還是讓臣做一個良臣吧!而不是做忠臣!”

李世民一愣。

“這二者有何分別?”

“古有皋陶與高辛輔佐聖賢大舜,二人皆常直言相勸,治國井井有條,此二人視為良臣!”

“古又有比幹輔佐紂王,亦是直諫,卻落得身死挖心,比幹則視為忠臣!”

魏徵此言有點拐彎抹角。

李世民卻能聽出來意思。

就是做良臣還是做忠臣實際是由他這個當皇帝的決定的。

同樣差不多的大臣,在聖賢大舜手下就是良臣。

在暴君紂王手下就是忠臣。

換句話來說,魏徵這是變相在問,你李世民是想當舜還是想當紂王。

這給李世民氣的。

你說話就好好說話。

拿這種比喻來引經據典。

你就直接問朕是想當聖君還是暴君就完了唄。

誰不想當聖賢之君?

雖生氣,卻也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