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戰國四名將之王翦
陸文昭也是個狠辣的人,直接派人監管了整個宗祠。
“李承業,你別怪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太子殿下雖然繞你一命,但是你也該明白,你這個人還需要審查,多有得罪,莫怪。”
陸文昭也光棍,他心裏也清楚,李承業絕對能想到李文昊會派人監視他,與其偷偷麽麽還不如光明正大的,到時候大不了讓人在暗中監視就好。
“哼,虛情假意,有什麽東西,都用上來吧!”
“我們隻是奉命監視,並沒有接到太子殿下別的命令,還請你配合。”
“哼!”
李承業一甩衣袖,不在說話,恭敬的跪在了祖宗李虎的靈位前開始祈禱,也不知道他祈禱著什麽。
回到自己的東宮之中,李文昊坐在椅子上聽著各處消息的匯總,一副圖像漸漸地出現在了李文昊的腦中。
“去吧,派人把所有宗廟的宗親都抓起來。”
“真當我李文昊是什麽心慈手軟的人?”
李文昊靜下來之後就想明白了。
當初,李元吉的案子是魏征和長孫無忌親手督辦的,如果說有人插手的話,那除了李世民,李文昊之外,剩下的就隻能是那些天天在宗廟之中的皇室宗親了。
畢竟說到底,他們李家也是個家族也屬於隴西李氏的一支。
如果當了皇帝之後就忘本,不僅僅是世家,就連百姓也會離心離德,並且當初李淵騎兵的時候,隴西李氏的確沒少給李淵幫助,也讓李淵心甘情願的把隴西李氏認成自己的本家。
這也就導致,雖然宗廟裏的人都姓李,但是他們姓的李很大可能和李文昊不是一個李字。
甚至很可能連可考證的血緣關係都沒有。
畢竟在古代,大家族傳承講究的是一個家譜。
但是好多同姓之人,因為才華出眾但是苦於沒有出身都委身那些世家,這也就導致古代認親一事盛行,至於血緣關係……
“殿下,皇室宗親,若是輕易拿了,恐怕動搖國本啊。”
李君羨生怕李文昊牛筋又犯了,趕緊在身邊勸說到。
“國本?”
“我大唐的國本是我麾下的將士,是將士們的**馬,掌中刀,是百姓們豐衣足食,是官員們恪盡職守等等,但是這所有,跟宗廟有一文錢關係嗎?”
“殿下,謹慎啊,長安城這邊剛剛安定。”
李君羨不依不饒的勸說到,其實,要是認真來說的話,李君羨他本人也屬於隴西李氏的一支,但是他這一支就屬於那種不受待見的。
不然,世家子,哪有幾個年紀輕輕就去軍中當大頭兵的?
要知道,自古文人地位高於武人,但凡有點可能,李君羨都不會練武從軍的。
上一次李君羨和李文昊回長安省親,隴西李氏之人看上李君羨是李文昊麾下的親兵大總管,並且掌握著天下無敵的梟鬼軍,對李君羨跑出了橄欖枝,但是,李君羨連看都沒看。
人家李君羨也不是傻子,跟著李文昊吃香的喝辣的,混好了,日後自己一人就能頂起一個豪門,畢竟他從李文昊四歲就開始跟著李文昊。
以李文昊的性格,日後定然不會虧待了李君羨,現在何必冒著大不韙去和那些世家抱團?
“陸文昭,去吧!”
“喏!”
陸文昭馬不停蹄的又去宗師眾人的家裏,隻留下李君羨在李文昊身邊。
“對了,聽說你在長安城有個小相好?”
李文昊笑著問道。
“呃……殿下!”
“你以為我不知道?”
“說起來,那蕭家女子也是個美人,雖然和前朝蕭後沒有什麽關係,但是確也是個大家閨秀,良家女,如今回長安了,你就趕緊把婚事辦了吧!”
“不行明日本宮找人替你去提親。”
“殿下……”
李文昊笑著端起茶杯,深深的喝了一口。
現在可有好多事情要他忙呢,李君羨這隻能算是一個小插曲。
就在他和了兩杯茶之後,門外突然傳來了喧鬧聲。
“讓開,讓開,我們要見太子,你們憑什麽抓我們?”
“我們是皇室宗親,隻有宗正才能抓我們,你們這群狗腿子,鷹犬,趕緊滾”
“拿開你的髒手,別碰老子。”
“怎麽回事?”
李文昊不悅的開口。
“殿下,宗室的人要見你,並且以死相逼。”
“不錯,要是想死,那就死吧!”
“別攔著,把繡春刀借他們,告訴他們繡春刀快。”
“諸位大人,太子殿下的話都聽到了吧?”
“繡春刀在這裏,不過我還是奉勸諸位一聲,我這刀,出鞘可是要見血的。”
陸文昭的聲音在門外傳來,在屋內的李文昊直接帶著李君羨從後門走了出去。
來到大街上,顯然百姓們還沒恢複過來,大街上除了稀稀落落的行人之外,就是那些快速奔跑的士兵,哪怕是平時最為繁華的朱雀大街現在也冷冷清清,就連青樓,酒肆,哪怕是客棧都沒有開業的。
來到長安府衙,李文昊看到了那些麵色枯槁的捕快還有衙役。
“現在長安府衙由誰主事?”
衙役雖然不認識李文昊,但是他們認識梟鬼軍,當看到李文昊身後跟著的梟鬼軍的時候,心中對李文昊的身份已經有了一絲了解。
“回大人,現在由師爺司馬之在代理府尹處理事情。”
“好,叫他來見我。”
“是!”
很明顯這個衙役是個聰明人,先不說李文昊的身份到底是不是太子,就算不是,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衙役該問的。
坐在衙門的正廳之中,這個衙役很快就帶來了一個穿著長衫的男子,明顯他的臉上還有深深的倦容還沒有蛻去,但是他確不得不回到他的崗位上。
“在下司馬之,不知上位是?”
“乃是當朝太子殿下,李文昊當麵。”
“見過太子殿下!”
司馬之帶著班前的衙役趕緊跪了下來。
“起來吧!”
李文昊揮揮手,示意下麵的人都起來。
“現在長安的民生如何?”
“回殿下,現在百姓還屬於驚魂未定的狀態,想要徹底恢複民生,恐怕需要一些時間,其中最好是太子殿下您,親自發一篇告示。”
“我知道,上一任府尹為國捐軀,就由你司馬之接任這府尹之位吧!”
“其餘空缺你自行補全”
“是!”
司馬之雖然疲憊,但是絲毫掩飾不了他的激動,畢竟這是府尹啊。
要知道原來他的師爺不過是剛剛入品的官職,雖然在府衙之內職權比較大,但是品級在哪裏呢。
沒想到,李文昊竟然直接將他破格提拔成了正七品的府尹,要知道這可是長安城的府尹,萬一幹好了,以後在進一步,進入朝堂中樞也不是不可能。
“抓緊恢複民生,如今馬上過年了,一定要讓百姓過個安穩年。”
“還有,年後春耕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讓我看到你的成績,你記住,我既然能讓你當府尹,那也能讓你當庶民。”
“是!”
司馬之被李文昊的氣勢壓迫,額頭直接滲出了汗水,心中還在嘀咕,到底是掌管半個大唐人生死的人,字裏行間這股濃鬱的殺氣還真不是騙人的。
“行了,你也不用害怕,幹好本職工作就行。”
“現在人手空缺,而且我懷疑可能還有叛黨藏在民間,你這邊一定要注意,我會派一個錦衣衛千戶帶著他麾下過來幫你。”
“記住,非常時期,非常對待,這個時候,寧錯殺,不放過。”
“是!”
司馬之小心的回答道。
“李君羨,取紙筆來吧!”
“既然要發一封告示,還不如我親自寫一封檢討書,對百姓承認一下我的錯誤,也能快速的回籠民心。”
“殿下,這……”
李君羨和司馬之都是一臉的錯愕。
要知道,李文昊是太子,他發的這封檢討和皇帝發罪己詔差不多,而這個東西一發出去,那就是他一輩子都擺脫不了的汙點了。
“無妨!”
李文昊點點頭,提筆寫下了第一個字。
“本宮,大唐太子李文昊,再次告誡長安百姓。”
“此次治之亂,乃是因為本宮考慮不周全所致,因此叨擾我大唐子民的生活,本宮深感歉意。”
“特發此詔書,以告長安百姓。”
“再次,本宮保證,以後絕對不會讓此等事情再度發生,更不會讓百姓在受一絲戰亂之苦”
“李文昊”
李文昊提筆下完,想了一下,遞給司馬之。“你是讀書人,你看看!”
“在幫我潤幾筆,大概就這個意思就行了,回頭你弄好了,讓人送去東宮,蓋上我的大印,就發往全城吧!”
“記住,一定要百姓快速的恢複民生。”
司馬之看完之後,戰戰兢兢的收好,畢竟能給太子代筆的機會可不多,弄好了,這就是一個讓李文昊記住他的機會。
出了府衙,李文昊帶著李君羨來到長安城外的軍營。
現在軍營裏不僅僅有著室韋人的降卒,還有那些之前跟隨李建成的士兵。
他們都被轉移到了這裏。
經過錦衣衛不眠不休的甄別之後,幾乎已經把所有的叛亂分子都清理了出去。
再次來到軍營的時候,李文昊看到的是那些士兵悔恨以及懊惱不甘的目光。
“諸位……”
李文昊命人把這些士兵都聚集在了校場上,當看到李文昊的時候,這些士兵眼中又升起了一絲希望,他們相信太子殿下是英明的,是明智的,不會把他們當成叛黨。
“我知道,你們都是受到別人蠱惑,心中還是像著我大唐的”
“你們都是我大唐最忠勇的戰士,都是我大唐最精銳的士兵。”
“你們都是好兒郎啊!”
“現在,我可以大聲的告訴你們,你們自由了,你們之中,如果有人不想從軍了,可以按照往年軍功,來輜重官這裏領取相應的撫恤以及地皮,回家生活,如果還想繼續當兵,同樣,去那邊報名,我將從新整編一營。”
“直接歸我管轄。”
李文昊的話無疑在這群士兵中揚起了軒然大波。
他太子麾下都是誰?
那是大名鼎鼎的虎豹騎,梟鬼軍,那是殺人無數的白起軍團,那是威震東北的飛虎軍,把整個高句麗都殺的沒聲音的乞活軍。
如今,他們竟然聽到李文昊要親自把他們編成一支獨立的軍隊,而且歸李文昊管轄,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殊榮。
“願隨太子殿下南征北戰!”
浩浩****的人群跪了下來,李文昊伸出自己的拳頭,所有人整齊劃一的收聲。
“凡我大唐將士,皆是我之兄弟!”
“乃是我戰場之上,後輩之倚靠”
“乃是我同生共死的戰友。”
“若有人傷我兄弟,背叛戰友,我必殺之!”
“若有人犯我大唐,壞我百姓,我必征之!”
隨著李文昊的話音,下麵的戰士紛紛跟著大喊了起來,氣勢重霄的喊聲,讓這天地都變的清明了許多。
“好!”
“諸位,且先在這裏好生訓練,回頭,我會親為新軍取一個番號。”
看到這些原本都對生活已經沒有希望的士兵一個個眼中又迸發出了希望的光芒,李文昊滿意的離開了這裏。
至於那些室韋人,他們的命早已經注定。
他們不日將會被送到西北邊關修葺長城去,正好一波在西北,一波在東北,屆時長城修好,大唐自東向西將再也沒有邊禍。
而且,修完長城之後,李文昊還有更遠大的想法。
當然,這是後話,目前來說,先把關內,長安周邊這些事情擺平再說。
出了軍營,李文昊順道來到了當初他起家的皇莊之中。
此時管理莊子的依舊是單雄信,而且這裏的規矩也沒有變,依舊在用李文昊提供的方法給他訓練梟鬼軍的後備力量,並且收養流民,但是隨著大唐的生活越來越好,流民也越來越少,此時皇莊中,僅僅有兩千人精壯。
“單二伯,好久不見。”
“太子殿下,你可是有日子沒回來了,上次你來的時候,還是好幾年前呢。”
“來,殿下,你看看,這兩千子弟如何?”
“這是我新訓練出來的,他們已經在這裏訓練了好幾年了,現在一個個正是當打之年,都是一等一的壯士。”
“二伯,我的意思是,咱們莊子裏,不用練兵了吧,隨著麾下越來越勇猛,我上戰場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怎麽,殿下是嫌我老了?”
“可是看我拿不起那長槊了?”
不怪單雄信這麽說,當初隋唐十八好漢,雖然他是墊底的存在,但是也隻是在這十八人中墊底。
說到底也是一方豪傑,如今雖然安心幫李文昊練兵,但是到底是有一顆躁動的心。
“二伯,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現在……”
“算了,二伯,這兩千人我就帶走了,之後你就不用幫我練兵了。”
“這個莊子,回頭我把地契給你送過來,你就把這當成二賢莊吧!”
“畢竟在這邊住的習慣,而且親人都在這裏,就不要在往回遷了。”
“哎,果然人老了啊……”
單雄信惱怒的喝了一口酒。
“單二伯,您這是幹嘛啊!”
“對了,秦伯伯也準備告老還鄉了,到時候,咱們這個莊子我看就不要叫二賢莊了,就叫英雄莊算了。”
“你想想,你們當初那些兄弟,等年齡大了,在莊子裏麵一聚,沒事射射箭,跑跑馬,指導指導年輕人,喝喝酒,豈不快哉?”
“你們為這天下打了一輩子了,現在也該讓我們這些小的接班,讓你們休息休息了。”
“我看道真兄弟就不錯,一身功夫已經頗有單伯伯當初飛將之風,可以了嗎,我準備帶他從軍,單伯伯以為如何?”
“道真?”
單雄信看了一眼身邊已經長成九尺之軀的長子,心中恍然,自己果然已經不在年輕了,他那下頜的虎須,現在已經變的斑白了,鬢角也是花白的一片。
“道真,你過來!”
單雄信把自己的兒子叫了過來。
“道真,這長槊跟隨父親征戰了一生,打下了二賢莊的赫赫威名,打下了父親的赫赫威名,今天父親就傳給你了。”
“記住,一定不要弱了我單家的名頭,不要墮了我單家的威風。”
單雄信撫摸著長槊的槊杆鄭重的遞給了單道真。
“去了軍中不要在帶有那些江湖氣了,一切都要多聽太子殿下的話!”
“而且在軍中沒有兄弟,隻有直屬的關係。”
“知道了父親!”
“去了軍中,多和你表哥學學,你表哥是年青一代中的翹楚,你一定要多像你表哥學習。”
“知道了父親!”
“太子殿下,老夫今日有些不舒服,就不多陪了,道真就交給你了。”
李文昊朝單雄信拱拱手,帶著單道真以及單雄信訓練出來最後的兩千梟鬼軍離開了這裏。
“從今天開始,你就先跟在李君羨身邊吧!”
李文昊輕輕的拍拍單道真的肩膀,“怎麽了,幾年不見,話都不敢說了?”
小的時候,單道真可是天天跟在這個太子哥哥屁股後麵瘋跑,但是隨著慢慢長大,單道真也明白了兩人之間的身份地位的差距,到最後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太子殿下……”
單道真小心的開口。
“滾蛋,叫大哥!”
“大…哥!”
“再叫一聲。”
“大哥!”
“哎,這就對了!”
李文昊拍拍單道真的肩膀,兩人策馬朝長安城跑了過去。
正在他朝長安城跑的時候,久違的係統終於再次開口了。
“叮~!”
“恭喜宿主平定長安城內亂以及室韋人的戰亂,現將獎勵合並發放。”
“獎勵一,天下第一刺客,荊軻!”
“獎勵二,三寶太監,鄭和!”
“獎勵三,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
嘶!
李文昊悄悄的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這三個人,怎麽說呢,絕對算的上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先說荊軻,天下第一刺客,那這輩子恐怕就能在陰暗中行走了,李文昊已經準備把他扔到錦衣衛了,去處理一些他不方便出手的事情。
剩下的,鄭和,這就不用多說了,隻要李文昊想開海,鄭和絕對是最佳的選擇,而且現在建造的寶船就叫鄭和寶船。
至於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平三晉,滅燕國,楚國,乃是當初秦始皇平定天下最大的依仗之一,後來功成身退,而且,既然召喚出來了王翦,那八成連帶他的兒子王賁也一起召喚出來了,這就是買一送一啊。
而且大營中的那十多萬人,現在也有地方安排了。
“係統,他們三個在哪裏?”
“哼哼,我就知道,你沒事不會想起人家,可憐人家還一心為了你這個負心漢……”
“說人話!”
李文昊無奈的說道。
“荊軻現在正在城中賣劍,至於鄭和嗎,他是皇宮藏書閣的掌事太監,王翦此時則在太子府等著你,他安排的身份是白起像你舉薦的鄉間老友。”
“明白了。”
“走,回宮!”
李文昊一馬當先的朝長安城衝了過去。
“王翦,大秦虎賁,哈哈!”
“好!”
李文昊一邊的李君羨和單道真一臉的迷茫。
太子殿下在說什麽?
回到宮中之後,果不其然,李文昊看到了一對身材粗壯卻穿著粗布麻衣的父子。
其中長子約麽四十多歲,兒子也有二十多的年齡,兩人腰間各自挎著一柄寬麵的寶劍,那個年輕人手裏還拿著一杆馬槊。
“草民王翦攜兒子王賁見過殿下。”
“起來吧,你們的來意我知道了,白起推薦的人才嗎”
李文昊看著眼前的兩人,眼中滿是激動啊。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現在他手裏已經有兩個了。
還有華夏戰神白韓李嶽,他現在已經集齊了,就是不知道集齊之後能不能召喚神龍?
“承蒙殿下還記得小人的賤名!”
王翦此人說話很是小心,到是他身邊的王賁確帶有了一絲年輕人的傲氣。
“你用馬槊?”
李文昊直接朝王賁問道。
“是!”
“好,那你和他試一下,他也是用馬槊的!”
李文昊指指身邊的單道真說道,他也想看看這麽些年單道真有沒有懈怠了。
他的武藝可是傳自單雄信的,雖然在李文昊麵前不算什麽,但是到底天下第十八條好漢的傳承嗎。
“喏!”
單道真騎上戰馬,朝王賁抱拳,“單道真,兄弟,請了!”
“王賁!”
騎上戰馬,王賁同樣也是一抖馬槊,回了一禮,兩人說話間就已經戰到了一起,李文昊在旁邊看了兩人鬥了幾回合,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結果。
憑借現在的表現,單道真大概能在王賁手下走五十回合。
兩人的戰鬥就如同李文昊想的那樣,在五十回合之後,單道真已經連招架都變的困難,如果不是王賁留守,恐怕單道真會很快敗北。
而此時王賁也表現出了他的聰慧,長槊一掃,將單道真掃開後,收回馬槊,抱著兵器朝單道真一揮手,“單兄弟果然是好武藝,此戰,算我們平手如何?”
“哎……”
李文昊揮手打斷兩人,“什麽平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道真敗了,王賁,你不錯,雖然年少,但是卻懂得收發,很好!”
李文昊對王賁的評價很高,畢竟也是名將一枚,而且也是在琴滅六國統一中原的大戰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殿下謬讚。”
王賁下馬恭敬的說道。
“聽聞殿下手裏長槍,若是能有人接上五十招都是這天下一等一的好手,小子不才,想請殿下上手一試。”
“嗬嗬嗬!”
李文昊揮手叫過來身邊的錦衣衛,“你去上大街上給我一個叫荊軻的人,他是一個賣劍的,你最好把他給我請過來。”
“是!”
揮退了這個錦衣衛,李文昊調笑似的看了一眼眼前的王賁。
雖然王賁有點東西,但是最多也就跟羅通一個水平,甚至可能還不如羅通,畢竟羅成要是認真和單雄信打,可能也就十招的事情,而羅通現在打單道真,五十回合也不能在多了。
“你想跟我過手?”
“是!”
王賁認真的點點頭。
“嗬嗬嗬!”
李文昊隨意的拿起長槍,順手朝王賁哪裏一掃,王賁就像一個氣球一樣直接被掃飛了起來,最後落到了遠處的一棵大樹上。
“沒死就自己下來,我使了多大勁我心裏有數。”
這一掃,李文昊用的是柔進,就像送一樣把王賁送了出去,並沒有造成什麽傷害,王賁呢,現在也是羞愧難當,掛在樹上不想下來見人,根本不是受傷了。
“多謝殿下手下留情。”
王翦朝李文昊拱手說道。
“沒事!”
“年輕人嗎,氣盛很正常”
李文昊和王翦交談了一會關於帶兵的心得,對王翦的領兵之法很是驚歎,心道,到底是四大名將,這戰術意識都是超前的。
正巧這時候,錦衣衛帶回來了一個恨不得把自己都藏在黑暗之中的男子,這人手裏拿著一柄細長的寶劍,一看就是走那種靈動輕盈路子的,而且聽他走路的聲音就像貓一樣輕盈,並且無論對著誰,他眼睛之中都充滿了審視。
“不錯,不錯!”
李文昊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了荊軻的肩膀,“不愧是天下第一刺客”
就在剛才荊軻最開始是想躲開李文昊的手掌,但是隨後發現躲不開之後他下意識的想拔劍,但是在剛要動的那一刻他發現,李文昊似乎把他每一步都算了出來,直接用自己的下臂擋住了他伸手拔劍之路。
“殿下謬讚,不知道殿下找我這個江湖人有什麽事情?”
“嗬嗬!你可不是一般的江湖人”
“像你這種人,要麽當朋友,要麽當死人,不然我可害怕那天我睡覺的時候,突然一柄劍就在我的床下刺了出來,或者我家人的身後刺了過來。”
“兩個選擇,要麽去錦衣衛,平時什麽也不用做,而你要做的就是殺人。”
“殺那些我不方便殺的人,要麽就是當個死人,你選吧!”
荊軻聽完李文昊的話下意識的往後退了一步,伸手搭上劍柄,但是李文昊一個箭步跟了過去手指輕輕一點,直接點在了荊軻的麻筋上,哪怕荊軻此時手已經搭在了劍柄上,卻無濟於事,現在他手連動一下都困難。
“看來我是沒的選擇了?”
荊軻強裝鎮定的說道。
“你以為呢?”
說話之間,陸文昭已經抽出了他手裏的長刀。
“荊軻見過殿下!”
荊軻也是光棍直接跪了下來,並且在懷裏掏出一把小巧的匕首獻給了李文昊。
“殿下,此乃我的授命匕首,我有一個規矩,如果做事失敗了,那就會用這把匕首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如今我把這把匕首交到殿下手裏,就代表我把自己的命交給了殿下。”
“好!荊軻,你雖然是個刺客,但是刺客同樣也有著自己的堅守。”
“我信你。”
李文昊把匕首收進了懷中,不經意間,瞄到了匕首手柄處刻著的兩個字,魚腸。
“好了,你們都先下去吧!”
“王翦,你們現在這裏休息,事後我自有安排。”
幾人剛剛離開,一直很少出現在李文昊麵前的盧劍星突然求見。
“殿下,臣今日在關中巡查,發現有很多外來的糧食都已經在運往關中的路上了。”
“臣恐怕是有人想趁著這個時候哄抬糧價。”
“哄抬糧價?”
“難道長安城百姓家中都沒有餘糧嗎?”
“沒有,當初李承業叛亂,除了留下口糧之外,所有的存糧都焚毀了,似乎本就是沒打算活著”
“哼,我這個堂弟,竟然還有這股氣魄?”
雖然嘴上這麽說,但是眼前,恐怕長安又缺少糧食了。
而且能在這個時候往長安運糧的人,其身份可想而知。
“飛馬給我傳令太原一記高陵糧倉,時刻準備調動糧草來長安,還有通知範陽那邊,解開對糧價的限製。”
“看來有人要拿我關中糧草做文章啊。”
李文昊笑著說道。
他還真是高看這些人了,本來以為他們能有什麽高招呢,沒想到搞到頭竟然還是那糧食加個做文章。
“去,把陸文昭給我傳過來。”
李文昊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既然有人要玩,那他不介意就玩把大的,在清理一波蛀蟲。
那些宗室不是總是認為自己是皇族嗎,就該高人一等嗎?
當初李文昊在搞世家的時候,那些宗室就一直從中作梗,還特別的不配合,如果不是李文昊送了一群人去遼東修路,恐怕他們早就蹦出來了。
如今李承業這件事身後說沒有宗室的影子,打死他都不信,現在他就要徹徹底底好好的跟宗室鬥一鬥。
畢竟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宗室也是李家人,萬一有誰想在宗室裏扶植一個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日後李世民封禪,在加上最近大唐打下了這麽多的疆土,保不齊又要封出幾個郡王,到時候要是分給了不聽話的人,那就麻煩咯。
還不如趁現在,好好的讓他們知道知道誰是爸爸!
PS:長又硬,白天會補兩個小章,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