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99章 鬆州城,八百裏加急

字體:16+-

“眾位愛卿,吐蕃使者走了,你們還有事情要說嗎?”

李世民嗬嗬笑道。

總算是把吐蕃使者送走了。

按照蘇玉所說,製止了一場潛在的危機,還給鬆讚幹布埋下了早亡的伏筆。

從今以後吐蕃處於四分五裂當中,不會對中原構成威脅。

李道宗被李世民一通操作搞得莫名其妙。

皇上這是什麽意思?

用一個老和尚代替了求親?

李靖才明白過來,昨晚上傳令牛進達進兵鬆州,原來是為了今天的伏筆。

魏征走出來,拜道:“皇上,我們拒絕了吐蕃的求親,隻怕他們不會善罷甘休,臣以為應當發兵河西備戰。”

按照一般來說,魏征說的沒錯。

可是李世民早知道勝負,所以氣定神閑,絲毫不在意。

“大唐與吐蕃乃是睦鄰,怎麽可以發兵河西呢,徒增猜忌,不妥。”

“若無其他事情,就此退朝吧。”

李世民笑嗬嗬地起身往後走。

搞得魏征急了,喊道:“皇上,忘戰必危,怎麽可以因為睦鄰就不發兵?”

真搞不懂為什麽李世民變成這樣。

傻了嗎?

李靖拉著魏征,勸道:“鄭國公,別說了,皇上何曾失算過。”

聽了這話,魏征猛然醒悟。

皇上早有安排,故意不說?

“哼。”

魏征又不高興了。

李靖知道,他魏征被蒙在鼓裏,不爽。

甩著袖子,魏征氣呼呼地出了朝堂。

程咬金把手搭在李靖肩膀上,憨憨笑道:“李藥師,你說這魏征像不像個小媳婦?”

李靖哈哈笑道:“像,真像。”

......

回到後宮,

李世民心情大好。

算計了吐蕃,又報複了明慧禿驢。

蘇玉的計策真狠毒。

“皇上這麽高興?想來那吐蕃是處理好了。”

皇後問道。

“處理好了,鬆讚幹布可惜了,年紀輕輕就被蘇玉定了死期,34歲,沒幾年活頭了。”

李世民說起這個,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

被說出死期的時候,往後的日子就像是等死。

“五十二,五十二...”

李世民反複嘀咕自己的死期,想想就頭皮發麻。

“皇上別擔憂了,蘇玉不是說了嗎,隻要跟著他,活個一百歲不是問題。”

皇後安慰道

自從上次被蘇玉說破李世民的陽壽,他經常心神不寧,隻有在蘇家莊才覺得安全。

“走,去蘇家莊。朕在長安城總覺得不舒服。”

兩人換了衣服,帶著上官雲往蘇家莊去。

........

半個月後,

李世民正在上朝,商議今年春耕和把玉米三大作物推廣到整個大唐的事情。

“皇上,臣以為應當新設推農令,專門負責玉米土豆紅薯的推廣種植事宜,確保今年大唐主要州郡都可以種植。”

“待到來年,保證整個大唐都能種植。”

“若是如此,三年之內,可家給人足。”

戶部尚書劉政會拜道。

去年關中和洛陽大豐收,含嘉倉和洛口倉裝不下了。

李世民在冬天時命人新修了十座大糧倉儲存糧食。

嚐到了這個甜頭,今年李世民要推廣到整個大唐。

“有理,此事不能拖延,務必在春耕前做好。”

“江南一帶天氣比長安熱,入夏早,必須快點。”

“推農令的事情,朕準了,吏部尚書商量著辦。”

“推農令一事非同小可,朕自封一品推農令,州郡推農令官比太守。”

李世民把推農令的品級提高,這樣才有壓力。

當今皇帝帶頭,誰敢不做。

“皇上聖明。”

魏征高聲拜道。

突然來這麽一嗓子,嚇得李世民一個激靈。

這個田舍翁,這一嗓子太突然了,差點把朕嚇出心髒病。

“鄭國公沒有什麽說法嗎?”

李世民試探道。

如今他們兩個在朝堂上互相挖坑。

魏征猜到了李世民身後有高人指點,所以每次很謹慎,時不時給李世民挖個坑。

李世民也知道魏征心眼變多了,每次問他小心翼翼。

“此乃三皇五帝之功,臣沒有異議。”

魏征拜道。

李世民很滿意,今天的魏征很懂事啊。

“不過,這三大作物從何而來,微臣問了兩年了,皇上還是沒有告訴微臣。”

魏征又來了。

一個事情揪住不放,兩年了。

李世民真想說:就是蘇玉給的,怎麽樣吧,田舍翁!

李世民為難之際,外麵送進八百裏加急。

“報,河西八百裏加急。”

士兵匆忙送進來。

李世民接了急報,拆開看時,表情陰晴不定。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難道是吐蕃進攻了?”

“也可能是吐穀渾。”

“可能是阿史那賀魯,那廝揚言要從長安城救走頡利。”

李世民將戰報給李靖。

高公公接了,走下來給李靖。

程咬金跑過去看,眯著眼睛看半天。

魏征著急,推開程咬金:“鬥大的字不認識,湊什麽熱鬧。”

“田舍翁,寫的什麽?”

程咬金不生氣,本來就識字不多。

魏征看了大驚:“吐蕃集結十萬兵馬進攻鬆州。”

朝中大臣炸鍋了。

鬆州這個地方不大,但是能切斷河西走廊。

這個鬆讚幹布果然聰明,選的進攻地點非常刁鑽。

“皇上,鬆州如果失守,河西之地非我所有。”

長孫無忌說道。

“皇上,臣請發兵一萬,戰馬三千,趕赴鬆州。”

徐世績請戰。

按照吐蕃兵力十萬,大唐需要一萬士兵。

軍隊數量相當時,大唐必勝。

盛唐時期,大唐士兵的戰鬥力一般是一比十。

在安西都護府,根據《唐六典》的記載,常駐士兵兩萬,足以震懾西域。

所以徐世績才會說要一萬兵馬。

其他人議論時,李靖則一言不發。

果然皇上又猜到了。

隻是這次皇上隻讓牛進達帶了600士兵鎮守鬆州,是不是太自信了。

600精兵對陣10萬吐蕃兵,而且這次是吐蕃宰相內囊親自帶兵。

隻怕不妙啊。

“李衛公,你是兵部尚書,為何不說話?”

魏征質問李靖。

這個時候,最應該著急的是李靖才對。

李靖把戰報給魏征,說道:“此事,皇上早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