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震驚了,你咋知道的?
長孫無忌正在損侯君集,門外已經傳來八百裏加急戰報。
“報!”
使者進了朝堂。
“啟奏皇上,侯將軍攻破高昌城,活捉鞠智盛,已經到了渭水河畔。”
李世民大喜,笑道:“眾位愛卿,朕就說捷報就快到了。”
朝中大臣歡呼拜舞:“皇上料事如神。”
魏征心中大驚:這時間點與蘇玉所說分毫不差,難道全都猜中了?
那我豈不是要被打臉?
長孫無忌剛說侯君集沒有寸功,捷報就來了。
打臉來得太快,長孫無忌猝不及防。
“皇上,既然取勝,就該早發捷報,為何兵馬到了渭水河畔才來報信。”
“而且,大將歸來,先交還兵符,侯君集卻帶兵到長安城外,此人居心叵測。”
長孫無忌說道。
他這樣說也沒錯。
打了勝仗,應該早早稟報才是。
最忌諱的是大將凱旋卻不交還兵符。
“趙國公多慮了,滅了高昌是喜事。”
“走,和朕一起去迎接陳國公。”
李世民心善,不像其他皇帝猜忌。
李世民起身,帶著眾位大臣到玄武門外迎接侯君集。
數萬大軍,押著高昌國王鞠智盛和俘虜,侯君集誌得意滿,到了玄武門。
李世民笑道:“恭喜陳國公攻滅高昌。”
侯君集拜道:“這些都是皇上的功勞,從發兵到進軍,全在皇上的預料之中。”
侯君集徹底服了,每一步都是按照李世民的計劃進行,絲毫不差。
他甚至感覺李世民很恐怖。
遠隔七千裏,卻能事先料定每一步,非神人而何?
“好了,跟我回朝吧。”
李世民拉著侯君集的手,走進了朝堂。
長孫無忌在身後看得很不舒服。
進了朝堂,侯君集站在中間,鞠智盛跪在地上。
“末將交還兵符。”
侯君集將兵符交還,高公公接了,還給李世民。
李世民問底下的鞠智盛:“你父王不遵號令,朕召他入朝,他卻推三阻四,說身體不好,不肯入朝。今日之禍,都是你們咎由自取。”
鞠智盛此時已是階下囚。
“罪臣該死,這都是因為我父王的傲慢和無知。”
“父王跟我說,他先前來長安城朝貢時,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
假使唐兵攻伐,軍隊人數多,路上不能有足夠的軍需供給;
如果兵發三萬以下,高昌力能製之。
加之沙漠艱險,唐軍即使能來也疲憊至極,我等以逸待勞,高枕無憂。”
這些話說完了,魏征原地爆炸。
這...
和蘇玉說的一樣。
七千裏外,父子之間的交談,蘇玉居然也能知道。
這也太假了吧。
“鞠智盛,我問你,方才的話,可是你父子之間的談論?”
“可有第三個人知曉?”
魏征當庭喝問。
其他大臣奇怪,為什麽魏征突然這樣問。
鞠智盛說道:“這是我父王與我私下說的,並無第三個人知曉。”
噗...
魏征無法理解,為什麽蘇玉會知道這個。
這貨是神棍嗎?
李世民在台上暗笑:這個田舍翁,終於領教了蘇玉的厲害。
莫說鞠文泰父子說的話,當初那濟陰女子說羅藝有貴相,他都知道。
房玄齡和杜如晦低頭使眼色暗笑。
隻有他們三個知道魏征在幹嘛。
“侯將軍,攻破田地城時,俘虜的男女是多少?”
魏征問道。
侯君集此時風頭正勁,若是其他人問,他懶得回答。
但是去年在朝堂上,魏征說過公道話,懟過長孫無忌,所以侯君集給點薄麵。
“7千。”
侯君集說道。
魏征愣住了。
還真是7千,這麽假的嗎?
“侯將軍,這鞠智盛當時是不是寫過投降書,信上說:有罪於天子者乃先王,今已無罰喪身,我本無罪,望侯將軍哀憐?”
魏征問道。
侯君集震驚地看著魏征。
鞠智盛的投降書的確是這麽寫的。
可是這封投降書隻有侯君集看過,魏征怎麽會知道?
“魏征,你竟敢在我軍中安插奸細!”
“皇上,魏征圖謀不軌,罪當問斬!”
侯君集大怒。
這樣的事情,魏征根本不可能知道的。
隻有一個解釋,魏征在侯君集的身邊安插了眼線,所以才能知道。
李世民和房玄齡、杜如晦三個人心知肚明。
什麽奸細,蘇玉早就知道鞠智盛要幹什麽。
一切都在蘇玉的掌控之中。
魏征不回答侯君集的話,他沉浸在震驚當中。
這個蘇玉怎麽做到的?
侯君集尚未發兵,他已經算到鞠智盛的投降書會說些什麽。
怎麽可能呢?
難道他是神嗎?
下次去了蘇家莊,對質起來,豈不是當場打臉?
當初嘴太快了。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
朝中的大臣更加震驚,這個魏征何時變得跟袁天罡一樣,居然能算出未來的事情。
連鞠智盛的投降書說了什麽都知道。
李靖問道:“鄭國公,你如何知道的?我等都不知啊。”
“魏老頭,幾天不見,你學會算命啦?”
程咬金嘿嘿笑道。
侯君集厲聲質問:“說,你是如何知道的?”
話說出來,得想想如何圓回去。
李世民嗬嗬笑道:“陳國公,上個月,袁天罡從終南山下來,在禦書房說起高昌的事情。”
“他當時和鄭國公打賭,說鞠智盛會投降。”
“他當場算了一卦,算出了投降書的內容。”
“鄭國公不相信,跟他打了一個賭。”
“如今看來是鄭國公輸了。”
袁天罡的厲害,大家都知道。
這麽一說,侯君集信了。
“原來是袁天罡算的,他果然厲害。”
侯君集驚訝道。
朝中大臣紛紛說道:“不愧是大唐國師啊。”
“是啊,居然在一個月前算出了鞠智盛投降,還算出了投降信的內容。”
“這就是道門未卜先知啊。”
“可惜他歸隱了終南山,可惜啊可惜。”
朝中大臣都在驚歎袁天罡神機妙算。
隻有李世民和魏征四個人知道,這一切都是蘇玉算計好的。
“好了,陳國公滅高昌,朕在禦花園設宴,為陳國公慶功。”
李世民大喜道。
“末將謝恩。”
侯君集拜道。
大臣們山呼萬歲。
長孫無忌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