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362章 朕宣布,長樂要出嫁

字體:16+-

定親後,蘇家莊在蓋房子。

皇後在繡製嫁衣,李世民在想如何攤牌。

算算時間,過門的日子就要到了,李世民準備跟大臣們攤牌。

朝堂之上,

高公公喊一聲:“皇上有旨,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世民高高坐在龍椅之上,俯視群臣,微微笑道:“眾位愛卿,有什麽事情沒有啊?”

底下的大臣嘀嘀咕咕,他們最近也聽到了風聲,說公主要出嫁。

這是李世民故意泄露出去的,好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

不過,這是朝野八卦,在朝堂之上不能說。

兵部尚書李靖走出來拜道:“啟奏皇上,近日幽州來報,說遼東之地的高句麗不安分,時時犯邊。”

“原來歸附我朝的薛延陀部落也蠢蠢欲動,臣以為當加強幽州防備,以備不虞。”

這些時候,高句麗的淵蓋蘇文殺了國王榮留王,自稱大莫支離,掌管高句麗朝政,進攻新羅,對抗大唐。

軍隊還時不時跑出來進犯幽州地界,又挑唆薛延陀反叛。

搞得幽州那邊不安寧。

李世民聽得有點煩躁,說道:“小小高句麗,還敢反叛,真是自尋死路。”

“等朕忙完手裏的事情,就把他們滅了。”

李世民說這話是有底氣的。

蘇玉娶了長樂,那就是駙馬。

就算他不願意打仗,給個指導總是可以的。

加上蘇玉給的聘禮,到時候李世民財大氣粗,想怎麽打就怎麽打。

朝中大臣聽說李世民要滅了高句麗,底下議論紛紛。

禦史張玄素拜道:“請皇上息怒,高句麗蕞爾小國,不勞天威。”

“且遼東之地苦寒,得之無用,發兵無功。”

“臣以為,隻需守住幽州,不讓他們進攻中原即可。”

其他大臣附議,都認為不該進攻高句麗。

李世民冷冷說道:“我大唐如今國力強盛,百姓豐足。”

“江南第一季雜交水稻豐收了,朕聽說揚州的糧倉飽滿,家家戶戶有一年餘糧。”

“待到第二季水稻豐收,江南百姓的糧食足夠吃兩年。”

“中原百姓有三大作物,糧倉也爆滿了。”

“此時高句麗敢犯邊,這是自尋死路,豈可不滅之。”

李世民回到長安城後,時不時派人打探水稻的消息。

剛剛接到信息說收獲了第一季稻子,江東的百姓家家戶戶有存糧。

官府的糧倉更是裝滿了。

大船大船的稻米運往洛陽和長安。

李世民已經吃到了白花花的大米。

夔國公劉弘基出來拜道:“皇上,高句麗小國,但是卻難以攻打。”

“遼東之地苦寒,距長安千裏之遙,得知無益大唐盛世,出兵攻伐卻虛耗國力。”

“當年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攻伐高句麗,鬧得天下反叛。”

“臣以為不該攻伐高句麗。”

其他大臣也是這麽想的。

當年隋煬帝楊廣發兵進攻高句麗,打來打去搞得天下大亂,隋朝被他玩完了。

李世民聽了不高興。

居然拿他跟楊廣相提並論。

不過他們說的也是實話,高句麗此時活動的範圍就是東三省地區。

占據了柳城、安市一帶。

這些地方寒冷的時候多,光照熱量不足,隻適合遊牧。

對於大唐農耕來說,意義不大。

如果出兵攻打,糧食的運輸很費勁。

對於國力的消耗極大。

“好了,還有其他事情嗎?”

李世民不想說這個事情。

大臣們也知趣,不再提及此事。

房玄齡和杜如晦站在底下,知道李世民今日早朝的真實目的。

他們兩個前些時候說錯了話,想將功補過。

“皇上,微臣聽到一些風聲,說...”

房玄齡走出來,欲言又止的樣子。

李世民看房玄齡換了話題,微微轉喜。

“聽說了什麽,說來聽聽。”

李世民說道。

房玄齡拜道:“聽說長樂公主要出嫁了。”

這個消息,大家都聽說了。

房玄齡在朝堂上說起,大家感覺很詫異。

“這個老房,怎麽在朝堂上說這些八卦。”

程咬金嘀咕道。

“是啊,這個事情問得不合適吧。”

秦瓊也感到奇怪,房玄齡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才是。

怎麽會當朝問這個問題。

其他大臣的關注點卻在長樂公主是不是真的要出嫁上。

大臣們議論紛紛。

“還請皇上澄清此事,省得朝野上下風言風語。”

杜如晦走出來拜道。

大臣們都說是,大公主的婚事豈可兒戲。

大臣們都在討論,李世民感覺時機到了。

李世民咳嗽一聲,朝堂變得安靜下來。

“邢國公,你是哪裏聽到的消息?”

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拜道:“微臣也不知道,似乎是宮裏傳出來的。”

“謠言說公主要嫁給一個鬼神莫測的土豪風流公子。”

房玄齡把蘇玉誇上天。

底下的群臣議論紛紛。

“什麽鬼神莫測?難道是孔明再世?”

“土豪風流公子?這人莫不是財神爺轉世?敢在皇上麵前說土豪。”

“就是,長樂公主可是皇上的掌上明珠,什麽土豪風流公子,瞎扯淡。”

“風流公子,不知道有多風流,能配得上長樂公主。”

“這個邢國公,學會信口開河了?”

大臣把房玄齡損了一頓。

“皇上,傳言太過,還請澄清謠言。”

杜如晦也拜道。

魏征走出來拜道:“皇上,長樂公主乃是大唐長公主,婚事不可兒戲。”

“娶長樂公主之人,必須是人品相貌家世才華金錢兼備。”

“臣觀朝野上下,並無如此子弟,所以長樂公主出嫁一事,純屬扯淡。”

魏征說得有理有據,朝中大臣點頭稱讚。

“鄭國公所言有理。”

也有感覺魏征要求太高的。

程咬金說道:“魏老頭,按照你這樣說,那公主嫁不出去了。”

“又要人品,又要相貌,又要家世,還要才華,還要有錢,你上哪裏找去。”

“長公主如果嫁不出成了老姑娘,看皇上怎麽收拾你。”

程咬金這話說得也對,大臣們都讚同程咬金的說法。

長樂公主的婚事搞得朝中大臣像牆頭草,風吹兩邊倒。

一會兒說這個有道理,一會兒說那邊有道理。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心中暗笑:這三個家夥今天做事不錯。

“眾位愛卿。”

李世民發話,大臣們停下來靜靜聽著。

“沒錯,長樂要出嫁了。”

李世民的聲音回**在朝堂上。

大臣們震驚了。

原來這不是謠言啊,居然是真的。

大臣們伸長了脖子,等著李世民繼續說。

“明日,長樂公主大婚,駙馬會來迎親。”

“眾位愛卿到太極殿前集合,參加這次婚禮。”

李世民的話,給朝中大臣丟下了一個重磅炸彈,他們腦袋裏聽得嗡嗡響。

不但是真的,而且出嫁就在明天。

皇上做事真是有意思,瞞著我們啥都好了。

李孝恭走出來拜道:“皇上,請問駙馬是何人?”

其他大臣也想知道。

他們以前聽說長孫衝垂涎過長樂公主。

但是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長孫衝和虞昶兩個人逛平康坊被人打了,還被扒光了掛在窗戶上。

從那以後,長孫衝沒有臉見人了。

後來就沒聽說誰敢接近長樂公主。

大家想了半天,好像長安城沒有哪個年輕人適合當駙馬。

“河間王,明日你們就知道了。”

“今日無須多問,你們隻需回去好好準備,明日準時參加即可。”

李世民微微笑道。

“好,退朝。”

李世民起身走了,留下一群大臣懵圈。

“怎麽突然就成親了?”

“誰家的小子居然娶了長樂公主?”

“趙國公恐怕很在意吧。”

“不知道啊,突然就宣布要成親了。”

“沒有絲毫征兆,突然就發生了。”

大臣們在朝堂上不走,一群人鬧哄哄地議論。

房玄齡嘿嘿笑道:“各位大人,回去準備禮物吧。大公主成親,我們不能虧了禮數。”

程咬金賊賊地問房玄齡:“老房,你說實話,你們三個是不是事先就知道了?”

房玄齡假裝說道:“程知節,我也不知道啊。”

“我若是知道,剛才何必請皇上辟謠啊。”

程咬金冷冷笑道:“你們這是一唱一和,賊喊捉賊。”

房玄齡正色道:“盧國公,你說誰是賊?我,還是皇上?”

程咬金發現自己說錯話,扯個淡,轉身走了。

眾位大臣也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