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384章 武則天,李二要選妃

字體:16+-

太極殿,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高公公喊完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李世民問道:“各位愛卿,今日有何事要奏啊?”

大臣們轉來轉去,沒人說話。

蘇玉是李世民的女婿,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未卜先知,這些大臣感覺自己每天過來打個晃就足夠了。

至於什麽軍國大事,讓李世民找蘇玉商量足矣。

房玄齡突然走出來,拜道:“皇上,微臣作為中書令,本不該說這些。”

“但是按照禮節,三宮六院乃是配乾德之義,不可忽視。”

“皇上憂心政務,許多年未曾選天下秀女入宮,臣請皇上選妃,以充實後宮。”

皇帝大選天下美女進入後宮本是昏君的作為。

好比楊廣當年就是這樣。

房玄齡把這麽昏君的事情說得這麽名正言順,其他大臣有點驚訝。

所有人看著魏征,這時候他應該出來大罵昏君才是。

眼光落在魏征身上....

“啟奏皇上,臣以為中書令大人所言有理。”

魏征出來拜道。

他知道眾位大臣在看他,等著他頭鐵往前衝。

魏征居然同意房玄齡的建議?

柴紹和李孝恭等人點頭微笑,他們已經了然一切。

這又是李世民和房玄齡三個人商量好的圈套,如果他們反對,肯定會進入圈套。

所以,此時應該....

“中書令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柴紹首先出來拜舞。

李孝恭拜道:“微臣附議。”

“臣等附議。”

大臣們都讚同房玄齡的提法,雖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程咬金嘀咕道:“好像不對吧,這是昏君所為,你們怎麽都同意啊?”

秦瓊用肘捅了捅程咬金,說道:“你管他是不是昏君所為,附議就對了。”

所有朝臣都同意,李世民很滿意。

狄仁傑站在底下暗笑:公子又在搞什麽鬼?這些大臣也是,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是附議,一群飯桶。

“好,那就張貼布告,選天下美容止,有才德之女入宮候選。”

“此事由中書令負責,吏部尚書和諫議大夫協助。”

“退朝吧。”

李世民說道。

“皇上聖明。”

大臣們恭送李世民。

散朝後,程咬金扯住房玄齡,問道:“老房,蘇玉那小子又在搞什麽?”

程咬金知道,隻要李世民行為古怪,那必定是蘇玉在背後攛掇。

所以程咬金不問皇上在搞什麽,而是直接問蘇玉在搞什麽。

房玄齡嘖聲道:“鄭國公,你怎麽可以直呼駙馬爺的名諱。”

“再說了,皇上選妃,與駙馬爺何幹?”

程咬金嘿嘿笑道:“老房,你莫要誆我,俺老程也是蘇家莊的常客,我還不知道蘇玉那小子一肚子壞水。”

“你說,蘇玉到底想幹嘛?”

程咬金胡攪蠻纏,房玄齡不想跟他糾纏。

“鄭國公,皇上問過你有沒有意見,你都附議了,又來質問我,你想抗旨嗎?”

房玄齡把李世民拉出來壓他。

程咬金不是傻子,抗旨不遵可是大罪。

“不說算了,幹嘛拿皇上唬我。”

程咬金不再糾纏房玄齡,大搖大擺出了朝堂。

其他大臣本來也想問,但是程咬金吃癟,他們估計也問不出什麽來,索性不問。

房玄齡三人接了聖旨,按照蘇玉的計策,馬上發了文書布告到大唐各地。

各道州府忙活起來,挑選美貌女子入長安選妃。

文書到了東都洛陽,卻引出了一個人來,此人便是武則天。

武則天本名武珝,乳名華姑。

父親荊州都督武士彠,母親楊氏,隋朝宰相楊素之女。

當然,楊氏是楊素的女兒,還是楊素的婢女,這件事情說不清楚。

楊氏是武士彠續弦的,等他死後,他的兒子輩欺負武則天母女,所以從荊州搬回了洛陽居住。

文書到了洛陽後,洛陽令張貼布告,選取秀女進宮。

楊氏拿著繡好的衣服出來售賣,正好看到了布告。

楊氏通文墨,能識字。

見了布告,暗自搖頭:誰家願意把女兒送入宮去守活寡。

楊氏知道宮裏女子的日子。

一群女的,就等著一個皇帝臨幸。

基本上就是守活寡,還不如自己在民間嫁一個富貴人家過日子自在。

繡好的衣服拿到店裏賣了,換了了米油,楊氏回到家裏。

她們母女四個,住在巷子裏。

進了門,大女兒武順在繡花,二女兒武則天在看書寫字,三女兒武儀也在繡花。

母女四個人在洛陽以繡花為生,賺的辛苦錢。

見到武則天又在看書,楊氏不高興。

“華姑,你為何又在偷懶。”

楊氏說道。

武則天放下書,說道:“阿娘,整日裏繡花,何時是個頭。”

沒日沒夜地繡花,眼睛都疼,武則天不想繡花。

“我們無依無靠,不繡花如何過日子。”

楊氏無奈地歎息。

武順冷笑道:“二娘子心氣高,說不定能像長樂公主那樣嫁給蘇駙馬。”

蘇玉娶長樂公主的事情傳遍了天下。

東都洛陽和長安城近,她們自然知曉。

都說蘇玉是神一般的男子,李世民倒貼嫁女兒。

武則天冷哼道:“阿姐,富貴未可知,你怎知我不能嫁給蘇駙馬。”

“那我就等著你嫁給蘇駙馬,享享清福。”

武順搖頭取笑。

就她們現在的樣子,還想嫁給蘇玉,武順覺得可笑至極。

武則天不理會武順。

楊氏說道:“方才在街上看布告,說皇上選秀女入宮。”

“都說當今聖上是聖主明君,看來也跟楊廣一個德行。”

三妹武儀笑道:“二姐,要不你去選秀女吧,等你當了皇後,我們雞犬升天。”

武儀無心之語,武則天卻動心了。

“也好,我去便是。”

武則天說道。

楊氏皺眉道:“宮裏的女子守活寡,去了未必是好事。不如在這裏,尋一個殷實的人家嫁了,我們母女也有個照應。”

“阿娘,莫要誤了二娘子的前程,隨她去便是。”

武順譏諷道。

楊氏罵道:“都別說了,今日是淨業寺上香的日子,二娘子,你拿這些錢去拜拜菩薩。”

楊氏從賣衣服的錢裏拿出幾文給武則天。

“好。”

武則天拿著幾文錢,換了衣服,出門去淨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