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他沒來,蘇玉是鹹魚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
李世民在幽州城裏不停地接到靺鞨騎兵增援安市城的消息。
城內的將士很擔心,對蘇玉的指揮沒有信心。
李世民卻整天跟著蘇玉吃香喝辣,全然不擔心。
幽州城外,將士集結。
這次的軍隊布置:
第一支軍隊:程咬金領兵一千五騎兵誘敵。
第二支軍隊:老陳和陳遠,帶著李治和程處默,他們統領兩萬神機營。
本來這次隻有李治跟著,但是程咬金心機婊,他知道老陳的神機營一定殺敵最多。
自己兒子跟著老陳能建立的功勳肯定最多。
纏著蘇玉軟磨硬泡,總算是把兒子塞過去了。
第三支軍隊:李靖帶兩萬步兵在西嶺設伏,隻待老陳的神機營擊潰高延壽就出擊。
第四支軍隊:柴紹和徐世績帶兩萬步兵從山北出峽穀,準備截斷歸路。
第五支軍隊:尉遲恭五千騎兵隨時策應。
第六支軍隊:薛仁貴帶領一萬騎兵衝殺攪亂戰場。
李世民站在城牆上,看著底下的軍隊,大聲說道:“眾位將士,今日出征安市城,朕在這裏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殺!殺!殺!”
城下將士大喊。
不過,這隻是表麵現象。
除了老陳的神機營堅信蘇玉的本事以外,其他人其實在心中暗笑。
他們從幽州城的將軍嘴裏得知了情況。
蘇玉製定了作戰計劃,自己卻在城裏鹹魚。
李世民也不上戰場,坐等他們戰勝歸來。
幽州城的將士心裏的算盤是:一旦情況有變,馬上轉頭就跑。
李世民也知道這些人第一次見蘇玉,不知道他的厲害。
所以昨晚上出征前,李世民把所有的將軍,一直到校尉,全部喊到房間裏。
李世民說得很清楚,今日的作戰必須全部按照蘇玉的計劃進行。
任何膽敢改變作戰計劃的,殺無赦。
幽州城的將校不知道為何李世民如此相信蘇玉,但是他們懾於皇命,不敢不從。
李世民在城牆上,拔劍指著安市城方向。
李靖作為戰場主將,帶兵出發。
大軍已發,李世民看著他們離開。
人都走了,李世民轉身下了城牆,回到後院。
蘇玉正在烤雞翅。
“駙馬,好了沒有?”
李世民急不可耐地問道。
“烤好了,去把啤酒拿過來。”
蘇玉說道。
李世民屁顛屁顛進屋拿酒。
有酒有肉,兩個人坐等李靖他們打勝仗回來。
.........
不說蘇玉和李世民在幽州城鹹魚。
幽州城發兵的消息到了安市城。
大將高延壽緊急召集將士商議如何作戰。
高延壽說道:“根據候騎的情報,這次李世民出動了七萬多軍隊。”
“這跟我預估的人數差不多,他們為了防備薛延陀偷襲,需要留下軍隊防守幽州城。”
“從人數來看,我們占據了絕對優勢。”
靺鞨騎兵全部到達了,人數超出了高延壽的估計。
他們總共來了十五萬騎兵。
安市城如今的兵力到了三十萬,四倍於唐軍。
副將高寶聽高延壽的意思,覺得自己占據了人數的優勢,想主動出擊。
“將軍,大唐這些年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兵精糧足,銳不可當。”
“而且這次出戰的還要號稱大唐戰神的蘇玉,這個人據說殺了突厥合利。”
“這樣的人,我們務必小心,切不可能輕易言戰。”
高寶勸道。
大唐的強盛,從幽州城就能看出來。
以前那裏的百姓吃不飽,但是現在的普通百姓過的日子比高句麗的貴族好。
這讓高句麗眼饞大唐的富庶。
農作物的種子他們偷到了,但是高句麗在遼東,比較寒冷,種植土豆尚可,玉米不好種植。
而且大唐的富庶可不止種地這麽簡單。
這些年,蘇玉鼓搗了一堆好東西。
他們沒有技術,無法複製。
高延壽沉吟道:“本將就是擔憂蘇玉親自帶兵來。”
“突厥合利當年的狼騎兵那麽恐怖,居然死在蘇玉手裏。”
“我們唯一能和蘇玉抗衡的鬼騎兵沒了,正麵對抗蘇玉不可能。”
遼東和東突厥接壤,高延壽見過一次合利。
當時高句麗的榮留王宴請合利,席間有個將軍挑戰,激怒了合利。
狼騎兵五十個人,殺了高句麗數千人,榮留王和高延壽落荒而逃。
蘇玉能殺合利,他的實力在高延壽眼裏是極其恐怖的存在。
“正是如此,蘇玉這廝太恐怖,我們不戰為妙。”
“這也是大莫支離的意思,讓我們固守城池,等著寒冬降臨,然後反攻。”
高寶說道。
蓋蘇文是高句麗的權臣,把持高句麗朝政很久。
原來的高句麗國王是榮留王。
榮留王本想鏟除這個權臣,於是設下鴻門宴。
誰知消息走漏,蓋蘇文將計就計,在宴會上弑君,再殺大臣立威。
之後擁立寶藏王上位,牢牢掌控高句麗朝政。
高延壽害怕蘇玉,卻又不甘心。
此時,門外一個探子進來。
“將軍,確切消息,此次主將是大唐衛國公李靖。”
探子拜道。
高延壽驚問道:“蘇玉呢?他不來?”
探子回道:“蘇玉在幽州城不出門,大唐皇帝也不出門,兩個人在幽州城喝酒烤雞翅。”
高延壽震驚了。
大唐和高句麗的大戰,蘇玉和李世民兩個,誰都不來?
還在幽州城吃烤雞翅?
“荒謬!怎麽可能!這一定是蘇玉的詭計!你再去打探!”
高寶罵道。
高句麗的將軍議論紛紛,覺得這太扯淡了。
探子回道:“副將軍,卑職也不敢相信,可這是真的。”
“卑職打探了好幾次,就是這樣。”
“若是不真實,請斬我項上人頭。”
探子起初也覺得太扯了。
如此大戰,李世民和蘇玉沒有一個上戰場。
高延壽突然哈哈狂笑。
“蘇玉這廝欺我太甚,以為我高句麗無人。”
“居然在幽州城喝酒烤雞翅,這是拿準了我們不敢應戰。”
高延壽冷哼道。
高寶勸道:“將軍,萬一這廝使詐,暗地裏到了前線指揮呢?”
高延壽搖頭冷笑道:“不,有件事情人盡皆知。”
“蘇玉這廝外號鹹魚駙馬,成天窩在家裏混吃等死。”
“他肯定是不想麻煩,所以不上戰場。”
蘇玉鹹魚的名頭不僅傳遍了大唐,就連高句麗都知道。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裏。
“即便蘇玉鹹魚,可李世民為何也不出來?”
“末將可是聽說他從小打仗,每次都親臨前線。”
高寶說道。
他仍然覺得其中有詐。
“不,自從當了皇帝後,李世民沒有再打仗。”
“你可記得,大唐和突厥頡利的戰爭,帶兵的是李靖。”
“這次又是李靖。”
“雖然不知道為何,但是我敢肯定,李世民不在軍中。”
高延壽哈哈大笑。
他最怕的蘇玉沒來。
禦駕親征的李世民居然在幽州和蘇玉一起鹹魚,這是天賜良機。
高延壽冷笑道:“傳我軍令,在城外山前結陣迎敵。”
高寶大驚,勸道:“將軍不可出戰,這是莫支離的意思。”
高延壽笑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是主將,聽我號令。”
眾將都想一戰,跟隨高延壽出城結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