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禦書房,李二的懷疑
禦書房。
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
高公公進來說道:“皇上,齊王來了。”
李世民摘下眼鏡,有些奇怪,嘀咕道:“齊王來這裏做什麽。”
對於這個兒子,李世民心裏有個疙瘩。
看到他就想到陰世師,就想到自己弟弟被殺,祖墳被挖掉。
“讓他進來吧。”
李世民說道。
高公公引著齊王李佑進來。
“兒臣拜見父皇。”
李佑拜道。
李世民點點頭,開口說道:“你打算何時去齊州?”
李世民知道李佑不想動身,所以才這樣問。
李佑卻說道:“兒臣想盡快動身。”
李世民微微一愣,他沒想到李佑居然這麽主動。
原本提過幾次,李佑總是裝病推辭不去。
齊州畢竟遠離長安城,那裏遠不如長安繁華。
很多皇子有了封地,但是讓他們前往的時候,他們都不願意去。
“哦?盡快?”
李世民把眼鏡收好,坐直了身子,盯著李佑看了一會兒。
還是覺得不順眼。
“那就明日,你覺得如何?”
李世民說道。
按理說,封王出鎮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皇帝和大臣要一起歡送。
李世民讓李佑明天就走,這樣很倉促,不合禮製。
“兒臣願意。”
李佑拜道。
李世民狐疑一會兒,點頭道:“很好,你沒有留戀長安城的繁華。”
“到了齊州,要好好聽權長史的話,好好作為,不可沉迷酒色、親近小人。”
李佑拜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一定做一個賢王。”
今日李佑說的話讓李世民頗為驚訝。
平日裏李佑不是這樣的。
“嗯,好,你回去準備吧。”
李世民說道。
李佑告退。
這個齊王,今天感覺有點古怪。
李世民心裏不停地嘀咕。
“高公公,把權萬紀叫過來。”
李世民說道。
高公公馬上宣權萬紀進宮。
過了不久,權萬紀走進來。
一個老頭,胡須花白,兩鬢也有白發。
看起來很不好說話的樣子。
“微臣拜見皇上。”
權萬紀拜道。
“免禮。”
“權長史,齊王明日出鎮齊州,你明日也動身去齊州。”
李世民說道。
權萬紀微微驚訝,說道:“皇上,為何這般倉促?”
“大臣歡送,和祭告祖廟都免了嗎?”
李世民點頭道:“這些禮數都免了,齊王一直不願意去齊州。”
“不知道為何突然想通了,就讓他去吧。”
這是怕李佑又反悔,賴在長安城不走。
“陰弘智是他舅舅,這個人至少表麵上還可以,我也讓他作為長史。”
“雖然有人對他評價不高,但是朕想著陰弘智是他舅舅,很多事情他出麵更好。”
“你在吳王那裏做得不錯,希望你在齊王那裏能和在吳王那裏一樣,替朕看好這小子。”
李世民說道。
權萬紀做吳王李恪的長史時,把吳王李恪看得死死的。
“微臣定不負皇上厚望。”
李世民想了想,還有沒有什麽要交代的。
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杜行敏。
“還有一個人,你到了齊州,有什麽事情可以與他商議。”
李世民說道。
權萬紀略微驚訝,問道:“不知是何人?”
李世民說道:“齊州的兵曹杜行敏,此人是蘇玉欽點的。”
“你到了齊州,如果有什麽事情,可以和他商議。”
“蘇玉點的將,不會錯。”
李世民這兩天靜下心來仔細想了。
蘇玉此人做事十分高妙,他不會隨便點一個人去齊州。
他這樣做必定有深意,隻是李世民不明白而已。
權萬紀聽說是杜行敏這個齊州兵曹,心中頓時不喜。
杜行敏這個人出名了,因為大家都在討論為何蘇玉給一個無名小卒求官,而且求了一個芝麻小官。
當然,在李世民麵前,他不敢有任何不高興的表示。
心中卻想:我權萬紀好歹輔佐過吳王,現在又輔佐齊王。
我也是高品級的官員,如何要與一個七品下的兵曹武夫商議。
皇上這話莫不是說我權萬紀無謀?
心中瞬間掠過許多想法。
“微臣記住了。”
權萬紀拜道。
李世民點頭,感覺該吩咐的事情都吩咐了。
“好,你去準備吧。明日啟程。”
李世民說道。
權萬紀退出禦書房,回家準備出發。
李世民從禦書房出來,進了立政殿。
皇後起身迎接。
“臣妾拜見皇上。”
李世民坐下來,說道:“剛才齊王到了禦書房,跟朕說他要出鎮齊州。”
皇後聽聞李佑終於要走了,心中喜道:“出去了就好,總不能一直在長安城。”
“知道的說齊王留戀長安城的繁華,不知道的還說皇上心胸狹窄。”
皇子離開京城,對於太子有利。
至少皇後是這麽感覺的。
長孫皇後是賢後,但是對於太子和皇位這些,她不可能不在意。
“嗯,朕也怕他後悔,讓他明日就出發。”
“他這個人性情乖戾,朕派權萬紀過去看著。”
李世民說道。
皇後說道:“臣妾聽說蘇玉在齊州求了個官兒,叫做杜行敏的。”
“這個人到底什麽樣子,居然能讓蘇玉給他求官?”
蘇玉給杜行敏說情的事情傳到了後宮。
皇後很稀奇,什麽人能讓蘇玉開口跟李世民要官。
“嗨,這個事情啊,朕本來也想見見這個人。”
“但是後來聽蔡國公太平淡無奇,朕就沒有見。”
李世民說道。
本來蘇玉欽點的人,李世民很好奇。
後來聽杜如晦說他太普通了,李世民又忙,就沒有接見。
皇後說道:“蘇玉可從來不做無聊之事,皇上是不是見杜行敏一麵為好?”
皇後做事更加謹慎,他感覺蘇玉這樣做必有深意。
李世民笑道:“他還不無聊?經常鼓搗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朕被他戲耍的還不多嗎?”
“這次的事情,說不好也是他誠心拿朕開涮。”
皇後笑道:“這倒也是。”
兩個人在立政殿說話,李佑則回府準備啟程。
而老陳則在永陽坊監督施工。
最後的建築接近完工。
做好了的房子早就開始裝修了,永陽坊開張的日子漸漸接近了。
周圍的百姓圍在永陽坊外麵看稀奇。
這些房子的建築風格融合了現代風格和大唐古建築風格。
當然,對於大唐百姓來說,這些不是古建築。
“這房子建得好高啊。”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房子。”
“這樣的是房子還是城堡?”
“是不是長安城要準備打仗?”
長安城的百姓感覺鋼筋水泥的房子像軍事據點。
老陳和藍翔學校的學生一起拿著圖紙,看著永陽坊的房子一棟棟起來。
老陳說道:“終於要完工了,做了這麽久。”
“你們繼續,我回去跟公子說說。”
圖紙交給學生,老陳騎馬回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