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919章 講條件,給伊莎複國

字體:16+-

自從接到賀魯的戰書,李世民就在跟李靖他們商議要不要去。

李世民有兩個想法,第一個是賀魯下了戰書要在風穀決戰,如果不去太丟人,顯得自己非常怯懦。

第二是賀魯的主力去了風穀,如果不去風穀決戰,如何能消滅賀魯?

所以李世民跟李靖說來說去就是如何去,到了以後如何開戰的問題。

蘇玉來了後,看了賀魯的戰書,卻不以為然。

他有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問蘇玉,如果不去風穀,如何能滅掉賀魯?

“他們在風穀明顯是下套等著我們鑽進去,我們還跑過去,那不是傻子。”

“我們路線不變,繼續往西進入千泉。”

蘇玉慢悠悠地說道,絲毫不在乎賀魯的戰書。

李世民說道:“不對吧,賀魯去了風穀,我們繼續往西到千泉?”

“人都不在那裏,我們去幹嘛?”

其他將領也是如此覺得,總不能跑到千泉去看風景吧。

蘇玉說道:“千泉不僅有突厥和中亞遊牧民族的騎兵,還有他們的族人,就是他們的老婆孩子。”

“我們直奔千泉,賀魯必須回到千泉救援,不然他女兒和老婆就沒有了。”

蘇玉早就打聽好了,千泉集聚了賀魯他們的家人。

因為他們不光為了會盟,也為了逃避唐軍,怕被滅族,所以把整個部族都帶走了。

李靖聽蘇玉所言,茅塞頓開。

“原來如此,此乃圍魏救趙。”

“賀魯的家人和其他部族的家人在千泉,我們直奔千泉,他們必然回援。”

“如此一來,我們便是以逸待勞,局勢反轉了。”

大唐軍隊從莫賀城出發,長途行軍到千泉,人馬疲憊。

而賀魯他們靜靜等著大唐軍隊到來。

百裏而趨利者蹶上將,千裏奔襲更不用說。

李靖一直擔心剛到千泉就會遇到突厥大軍,那時候人疲馬乏,就算有死戰之心,卻無死戰之力。

可按照蘇玉所說,唐軍直趨千泉,把他們的家屬抓了,這時候靜靜等著賀魯跑回來。

那時候以逸待勞的就是大唐的軍隊。

妙哉,妙哉!

李世民撫掌笑道:“你小子就是聰明,就這麽辦,我們不理會賀魯,直奔千泉。”

眾將士大呼妙計。

蘇玉卻說道:“不,給賀魯回一封信,言辭要激烈,說我們即刻往風穀進發,讓他洗幹淨脖子等著砍頭。”

李世民點頭道:“還是你奸詐。”

說完,李世民親自寫了一封戰書,說即刻就來,賀魯你特麽的等死吧你。

戰書寫完了,李世民喝道:“將突厥信使喊進來。”

兩個士兵押著一個突厥人進來。

眾將麵露怒色,盯著信使。

這個突厥信使被嚇得瑟瑟發抖。

李世民拿著賀魯的戰書,當著信使的麵扯碎了,罵道:“告訴賀魯,用沙子把脖子搓幹淨,朕當親手斬了他。”

說完,拿起自己的戰書回信,丟給信使。

“滾!”

程咬金罵道。

信使撿起回信,兔子似的出門上馬跑了。

等信使走了,李世民下令大軍開拔,繼續往千泉進發。

蘇玉回到馬車,伊莎正在等著他回來。

“商議了什麽軍國大事?”

伊莎問道。

蘇玉說道:“沒什麽大事,賀魯那廝耍陰謀,想在風穀與我們決戰,我沒理他。”

蘇玉躺下來,伊莎爬起來,坐在蘇玉身上,問道:“風穀?那地方常年風沙漫天,為何在那個鬼地方決戰?”

蘇玉笑了笑,說道:“你會想不出來?”

伊莎這個人聰明得很。

思索片刻,伊莎便知道了其中緣由。

“公子不去是對的,可是我們往千泉去,如何跟賀魯決戰?”

伊莎猜到了賀魯想抵消神機營優勢的想法。

隻要解決了神機營,再萬箭齊發對付蘇玉,也不是沒有贏的可能。

蘇玉說道:“賀魯的老婆孩子在千泉,我去了千泉,賀魯就得給我回來。”

伊莎恍然大悟,笑道:“公子真是奸詐,這等毒計都想得出來。”

蘇玉笑而不語,這個圍魏救趙的計策早就有了。

論起兵法打仗,中原是外族人的祖宗。

“你不是想複國嗎?”

蘇玉淡淡說了一句。

伊莎怔住了,不明白蘇玉這句話的意思。

伊莎一直想複國,想借助蘇玉的力量,特別是想借神機營用一用。

但是蘇玉一直沒答應。

這時候突然說起這個,她感覺有些奇怪。

“我沒有理解公子什麽意思?”

伊莎小心地問道。

蘇玉似乎有意幫她複國,她說錯了話,蘇玉又不想了。

蘇玉說道:“千泉不僅有突厥人,還有中亞的遊牧騎兵,他們的家屬也在。”

“我們過去抓了他們的家屬,以此為要挾,收攏中亞騎兵,你的家底就有了。”

伊莎狂喜,原來是這個意思。

伊莎趴下來,說道:“公子終於願意出手幫我了。”

蘇玉無奈地說道:“總不能說我提褲子不認賬。”

這麽多天,伊莎一直在馬車裏伺候,完全不給她回報不像樣子。

一個大男人白票,有損聲譽。

當然,蘇玉還有其他的打算。

“公子幫了我就是情分,伊莎多謝公子。”

伊莎公主極盡殷勤討好蘇玉。

一路跟過來,小心伺候服侍,終於有了效果。

“不過,你必須答應我的條件。”

蘇玉認真地說道。

伊莎說道:“公子請說,我一定答應。”

蘇玉說道:“兩個,第一你們必須信奉老子,以道教為國教。”

“第二,你們必須說唐語,寫漢字。”

“第三,我們在大食國設立都護府,你們是大唐的附屬國。”

三個條件,足夠完全改變大食國那邊的文化信仰了。

伊莎愣住了,設立都護府她早有思想準備,可是信奉道教和改變語言文字,這個她沒想到。

蘇玉靜靜地看著伊莎,等著她的決定。

“隻要能複國,我都答應。”

伊莎說道。

蘇玉微微一笑,說道:“那便好,我幫你複國。”

其實這三個條件,隻有第三個條件伊莎能理解。

至於其他兩個,她不理解為什麽信奉道門,至於說唐語寫漢字,她反倒覺得是好事,可以讓國民與大唐做生意。

這是時代的局限,她不知道什麽叫做文化入侵。

蘇玉要徹底改變他們的文化根子。

突厥信使拿了李世民的回書,飛馬往風穀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