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李家的天下
蘇長風沉吟兩秒後開口道:“回君上,臣以為可行,隻是……”
“夠了。”
李延年揮手打斷了蘇長風說道:“你覺得可行就夠了,那些老家夥們本君也不指望。”
聞言,蘇長風趕忙表態道:“君上說的是。”
“行了,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客氣,長雲那邊你也放心,本君會給你們蘇家一個交代的。”
說完,李延年又和蘇長風商量了許多隱龍衛改良的細節,而後才心滿意足的放蘇長風離開了。
“王兄,我們就這樣忍了?”
荊王李元景開口問道,眼神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
“是啊王叔,我這好二哥明顯是要搞我們啊!”
吳王李恪也附和道,滿臉的不爽。
荊王李元景是李淵的兒子,與李道宗是同輩,吳王李恪則是李世民的第三子,由於不是嫡子,平時都是很低調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吳王李恪的生母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也就是說這李恪身上的血有一半都是大隋的。
但是呢,畢竟也是老李家的種,李淵還是在隱龍給這倆幾個人安排了職位的。
第一王,李道宗,在隱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荊王李元景和吳王李恪分別是第二王和第三王。
這三個人幾乎掌握了隱龍衛大半的資源,無他,就因為他們都姓李!
在中國古代社會,哦不,準確來說是人類社會。
比起外人來說,人們還是更相信自家人,所以李淵等於是把隱龍衛的兵權下放給了這三個宗室子弟。
其中的李道宗更是得寵至極,不但是隱龍軍方第一人,更是大唐皇室在軍方的代表。
總之,黑白兩道,李道宗絕對是除去李延年和李世民之外權勢最大的一人。
“不急,君上自然有君上的打算,再說了,莫非你們還怕自己被踢出局?”
李道宗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要記住你們姓李,隻要你們不去做那謀逆的事,沒人能動你們!”
聞言,李恪急忙說道:“王叔,可是那李延年六親不認,太子不就被他……”
“愚蠢!”
李道宗毫不客氣的罵了一句,“李承乾蠢就罷了,你怎麽也這麽蠢?”
說罷,看著李恪滿臉不服氣的樣子,李道宗歎出一口氣,語氣也緩和了些。
“你仔細想想,以李延年的手段,若是他真的想要哪個位置,當今陛下怕是已經去陪太上皇了。”
這句話已經是大不敬了,但是從李道宗口裏說出來卻如同不經意的小事一樣。
“大唐最精銳的黑甲軍,裏麵盡數都是李延年的忠實擁護者,更別提李靖、秦叔寶一幹武將。”
說到這兒,李道宗露出一抹苦笑,“甚至就連房玄齡杜如晦兩個文臣領袖也對他讚賞有加。”
“王兄,聽說李淳風和袁天罡兩位方外之人也對李延年寄予厚望。”
荊王李元景也無奈的說道。
聽著二位王叔的話,李恪終於意識到李延年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大唐的方方麵麵。
這種情況,李延年雖不是太子卻也和太子差不多了。
再看李承乾,掛著大唐太子的頭銜,以前但是有一群忠實的班底,現在卻……
“那王叔,唯今之計,我們該作何打算?”
李恪懊惱的說道。
“打算?”
李道宗冷笑道:“需要什麽打算,不犯大錯就行了,至於李延年,他在那個位置上隻要有一點小錯,不用我們出手,自然會有人按耐不住。”
聞言,幾人相視一笑,皆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李恪更是眼珠子轉的滴溜圓,不知在想些什麽。
“大哥,今天於家兄弟來找我了。”
一間上房裏,隱龍第五王潘偉和第四王冉諾正在交談著。
“哦?這次是送美人還是送錢?”
冉諾冷笑道,全然沒有放在心上。
“怎麽?莫非你收下了?”
看著潘偉猶猶豫豫的樣子,冉諾神色大變。
“沒有,我怎麽會收呢!”
潘偉趕忙否認道:“弟弟這次猶豫,主要是於浩透露了一個消息。”
聞言,冉諾皺著眉頭說道:“什麽消息?”
潘偉環顧了一下四周,做賊心虛般挪動了一下他那壯得像牛一樣的身體,場麵居然有些滑稽。
“於浩說,我們兄弟可能有危險了,隻有跟他們聯合才能活下來,不然,君上遲早會對我們動手?”
“停!”
冉諾直接揮手打斷了潘偉,撩了一下下衣的裙擺苦笑道:“我說潘偉啊,你小子個子不小膽子怎麽這麽小?”
“我膽子小?”
“哥,你說我啥都行,就是不能說我膽子小!”
一聽到自己的膽子居然被大哥看不起了,潘偉頓時委屈的不行。
見狀,冉諾強忍住心底的笑意說道:“平時讓你多讀書你還不信,咱倆既沒有貪汙也沒有拉幫結派,君上為什麽會對我們動手?”
說到這兩兄弟,也算是大唐的一個神話。
潘偉強壯如牛是大唐不可多得的猛將,為人那也是光明磊落的漢子,隻是頭腦有些簡單。
至於冉諾,不打仗時總是一襲白衣,宛如一個讀書人一樣。
如果說潘偉是猛將,冉諾就是一名謀將!
昔日跟隨李淵打天下的時候,這二人也是多次救過李淵的命,並且軍功赫赫。
冉諾是一個如同衛青、李靖一般的將軍,除了有過人的軍事才能,政治頭腦也是相當發達的。
要不是有冉諾在,潘偉早就被別人坑死八百回了!
就比如說大唐剛立國的時候,李世民還帶著人南征北戰統一華夏,潘偉這小子不知道守了誰的指使。
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向李淵討要封賞,還說李淵偏心,獨寵李世民。
好家夥,敢跟唐高祖這樣說話,李淵當然是勃然大怒,當即就要讓人治潘偉大不敬之罪。
好在最後關頭,冉諾頂著壓力站了出來,一番漂亮話打了個圓場,同時也交出手裏的兵權放棄官爵的封賞。
要知道,如果冉諾不放棄官爵的封賞,史書上絕對會多出一個名字。
至此以後,潘偉也改掉了多嘴的毛病,在公眾場合再也不說話,並且以冉諾馬首是瞻。
(潘偉、冉諾、蘇長風皆是劇情需要筆者杜撰,小說家之言切莫當真,不過曆史上李道宗三人確實是因為謀反被殺,也有說是被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