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上的旨意

字體:16+-

趙國公太尉長孫無忌,被殷開山奉了皇帝的旨意,從軍中抓了回去,而這些士兵則交給。

隨軍過來的門下侍中鄭國公魏征統帥。

魏征揣摩著唐太宗的心意,於是下令三軍,不得向幽州兵馬尋釁,隻要謹防本營就好。

消息自然傳到了幽州城,李延年又報告給了太上皇李淵。

李淵念著胡子說。

“看來,你老子要向你妥協了,最近朝廷裏熱鬧的很呢,估計他馬上就要叫你回京了,你回不回去?”

李延年苦笑一聲:“我已經答應了父親,為他永遠鎮守幽州,現在怎麽回去?”

李淵不知可否:“我也就是這麽一說,具體怎麽樣還不知道。”

過了好久,突然有人進來稟報。

“啟奏陛下,魏丞相派使者來,請您去真州一敘。”

李延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看向了太上皇李淵,李淵說。

“如果是長孫無忌那家夥在軍中此去凶多吉少,不去也罷。但是魏玄成素以剛直著稱,想必也不是陰謀害人的小人!去看看也無妨。”

手下的這些部將就說,不如我們帶大軍一起去,免得您遭了暗算。

李延年拒絕了這個提議,隻帶上聶隱娘和蘇長風,後來如意也一直要跟他去,說是在道上有個照應。

四個人全部騎著快馬,日夜兼程趕到了真州,通過了那三王的防區,來到了魏征大軍的營前。

聽到通報以後,魏征從裏麵趕了出來。

按照唐朝當時的製度,親王的地位要在三公之下。

李延年雖然為隱龍皇帝,但畢竟沒有公開朝廷所承認的還是他幽王的身份。

因此他下了馬小跑上前給魏征行禮:“小王李延年,拜見魏相公!”

貴州現在有兩個官職,一個是秘書省秘書監,一個是門下省侍中,雙重宰相身份,在朝廷也是位高權重。

但是見了李延年卻沒有端著,也非常謙虛的把他接進了大營。

魏征早年輔佐李密,也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他統帥的大軍進退有致,法度嚴謹。

李延年看著暗自佩服,心中暗想,唐朝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和他能得到瓦崗軍這些忠良將士密不可分。

他首先開口了:“小王乃幽州閑散之身,不知魏相公相招,所為何事?”

魏征相當的嚴肅,突然從袖裏取出了一個黃色卷軸,瞬間展開。

“有聖旨,幽王李延年接旨!”

李延年撩衣襟跪倒在地:“吾皇萬歲萬萬歲!”

原來這道聖旨裏,李世民赦免了李延年從前的過失。

並且告諭群臣,新的太子人選已經密封於大明宮,牌匾後麵,諸王不要惦記,到開封之日自然知曉。

然後又說到李延年的事,說他為朝廷防備北境,使得突厥以及高麗人無法犯境,時為大功,將來一定要論功行賞。

然後又說,高麗屢次犯我邊境,如果不馬上掃滅,恐怕為後世之患,因此傳旨叫。李延年率領幽州,兵馬一舉平高麗。

然後順便揮兵掃**學薛延陀,還大唐一個太平盛世,等攻城之日馬上回京見駕,朕另有封賞。

然後魏征又向他說起了朝廷發生的事兒,皇上已經下旨廢了太子李承乾,連同魏王李泰一起被貶到外地作刺史。

朝廷的人,弟子之中隻有晉王李治隨侍在李世民左右。

李延年心中暗想:我這位九弟雉奴,肯定是後來太子的人選,將來有一天他要登基。

下意識的看了看身邊的如意:隻可惜如懿沒法進入父皇的宮中當才人了,自然也沒有辦法跟太子李治混在一起。

不知道這位生性懦弱的皇子,將來能不能撐起大唐的江山?

魏征發現李延年不說話了,關切的問了一句:“殿下,你在聽嗎。”

剛才回過神來。

“手下有兩位李將軍,還有這些大唐的名將在,沒有什麽問題。但有一點幽州地處偏僻,糧食匱乏,這糧草由誰來供應?士兵減員又從何處補充?”

李延年的勢力在燕雲十六州,雖然也兵多將廣,但是畢竟相當的分散。

如果馬上調在一起,人吃馬喂也是一筆龐大的數。

魏征想了想:“皇帝允許你調集二十萬兵馬,去掃平高麗。”

李延年點了點頭。

“還是那句話,我的軍隊算不算朝廷的軍隊?軍餉是不是該跟朝廷供應?”

魏征一臉慚愧的說。

“長安城最近別亂頻仍,胡國公秦瓊慘死,朝廷正忙著為他**,暫時沒有人顧念到這事兒。”

李延年的臉當時就沉了下來:“意思是說這糧餉該由我們自己掏了唄?那麽減員還給不給補充?”

魏征苦笑一聲:“皇上隻允許你就地征兵。”

不是李延年現在不想發動軍事行動,隻不過調集大軍必須要糧草先行,朝廷發兵倒是發兵了,但是都是來打自己的。

雖然說自己也收了朝廷的幾十萬大軍,但這些人不但不能給幽州的生產帶來什麽好處,反而加大了幽州百姓的負擔。

有心想救這些士兵解甲歸田,又舍不得這些為大唐出生入死的精銳部隊。

就在他進退兩難的時候,魏征忽然笑了一下,非常神秘地說:“最近。臣的軍中多了一些貴客,殿下要不要去見見?”

李延年就問究竟是誰,魏征卻賣起了關子,隻是說隻要殿下去見,絕不會後悔。

李延年就跟著魏征一起,到了後營。

突然發現其中有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帳,周圍把守的全是女兵,聽到有腳步聲過來有好幾位女人迎了出來。

李延年仔細一看,為首的正是自己的生母姚貴妃。

身邊跟著的都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妃子,還有一個女人,正在旁邊悄悄的抹眼淚。

李延年趕緊過去拜見,姚貴妃給他一個一個的引薦。

其中就有吳王李恪的生母楊氏和王李明的生母楊氏,以及唐太宗最近非常寵愛的充容徐惠。

這幾個娘娘甚至把他們的兒子也帶了過來,用李延年感到詫異的是,還有一個是他的親妹妹,長樂公主李麗質。

她不是長孫無忌的兒媳婦嗎,為什麽也跟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