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集腋成裘

字體:16+-

於是,他冷笑一聲:“其實我覺得,你們高句麗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原的領土,請王子殿下告訴你們的容留王,要麽自去王號,臣服大唐,要麽率領著你們的子民搬出我的大唐的領土!”

聽了這話,差點把高句麗王子嚇尿褲子。

他一副苦瓜臉的哀求:“王爺,我隻是一個王子,我的話也不作數,姿勢挺大能不能回去跟我家父王商量一下?”

李延年點了點頭:“這是可以商量的,要不然我們就拿著幾百萬門天風炮去丈量我大唐所屬高句麗郡的領土,順便清除上麵那些不必要的附著物!”

高句麗王子現在一點脾氣也沒有,原本打算拿著自己攪和的那些火器訛詐一下大唐,多割讓一些地盤。

現在看起來弄不好自己的地盤,也會被對方割去。

直嚇得他瑟瑟發抖,心中暗想,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勸說父王,去了王號,歸屬大唐。

否則的話,不管我們有多少士兵,豈不全成了炮灰?

就算想同歸於盡,唐軍身上都有那種防火器的防彈衣,教我們如何跟他打?

於是他們告別了,李延年急匆匆的返回高句麗。

李延年伸了一個懶腰:“忙了這些天,高句麗的事算是告一段落,這回應該頭疼,突厥境內的薛延陀部了,男人請幾位將軍過來議事!”

在議事大廳,李延年坐在主位如意,非常乖巧的站在後麵給他捏肩膀。

旁邊站著一係列名將:李靖、李勣、薛仁貴、蘇定方、羅通以及隱龍衛的九大天王。

聽到王爺要消滅薛延陀,李靖念著長須,慎重的說:“高句麗人反複無常,如果不徹底消滅,還會有後患,此時不宜跟薛延陀翻臉,否則就是腹背受敵了。”

李勣也說:“而且高句麗境內民風彪悍,君王又窮兵黷武,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就算我們派大軍去,完全的修複恐怕也不是一兩年就能結束的。”

李延年的心冷靜下來,也覺得這兩位李將軍說的對,自己這是貪功冒進了。

於是,決定,在沒有平滅高句麗之前,對於薛延陀仍然以拉攏為主。

於是他給長安上了一道奏章,說明自己針對高句麗國的政策。

李世民頂住太子的壓力,馬上回複一句高句麗的事由你全權負責,談判的事也由你全權代理,最後把結果呈報給朝廷就行了。

沒過多久,高句麗王子果然又帶了一份更重的禮來到長安。

李延年也非常會做人,他把貢品和美女都送到了長安貢獻給李世民。

李世民批準了李延年的建議,親自下聖旨冊封容留王為高句麗國王,聖旨要求幽王代替皇上向高句麗使臣宣讀。

李延年又說:“皇上已經答應我們在邊境開辦榷場的事,本王秉承天子的恩德,答應以十倍的價錢收購你們高句麗國的。人參鹿茸,貂皮,三大寶。如果你們現在有存貨,現在我們就可以買。”

高句麗王子覺得本國相當的窮,這些東西非常常見,在當地也換不了多少錢,沒想到到了大唐,居然能賣出十倍的價錢!

於是談妥了生意以後他馬上回到了高句麗,國王也非常的豪闊,馬上準備了一級,非常可觀的貂皮,鹿茸和人參。

這時候,在幽州有人勸李延年,交易的時候,平價跟他們交易都算瞧得起他們了,為什麽要十倍的價格?咱們這是虧本做買賣。

李延年看了那個迂腐的文官一眼,“跟高立國做生意的事由,朝廷字型代理,不允許民間參與!所以你們就不用再勸!”

這一次李延年收購了大量的貂皮鹿茸和人參,而高句麗也獲得了大量的金錢,回國以後覺得大唐的人就是冤大頭。

這種白菜一樣的東西居然也賣上了高價,於是高句麗王趕緊命令手下。

所有的人都去挖人參獵貂皮割鹿茸!

李延年想了想,馬上用命令。蘇定芳,薛仁貴和李吉,各帥一路人馬把守住大唐和高句麗的邊境。

而李靖則作為三軍的統帥,在幽州遙控指揮一切。

這天他和李延年四人的謀是玄一一起跟他商量貿易的事。

李延年拿出來一篇負責財務的官員送來的周報:“為了采購高利三大寶,幽州的庫銀現在見底了。所有的居民命令馬上停止這項不切實際的交易。二位不知怎麽看?”

玄一搖了搖手中的羽毛扇:“主公,這是不是集腋成裘的故事?”

李延年看了他一眼:“玄一先生果然真知灼見,佩服佩服!”

傳說齊桓公想要圖謀身邊的一個遊獵小國,由於那個地方民風驍勇善戰,打起來非常吃力。

於是,他的相國管仲給他出了一個損招:

聽說那邊的狐狸皮腋下的那塊皮毛相當的鮮美,用那種皮毛作出的皮大衣相當的名貴,深受中原貴族的追捧。

於是他就下令用百倍的利益購買那種靈狐,當地的君臣為了追求高利益,全民過去捕獵,荒廢了生產與國防。

當然這種高利益是他們無憂無慮的過了三年好日子,到了第四年,齊桓公突然下令關閉和那個小國所有的貿易場所。

然後觀眾帶領大軍殺了過去,由於對方為了獵取狐皮,沒有人在提高國防,很快那個國家就被滅了。

李延年想的其實也是這個損招,隻不過貂皮鹿茸和人參相比,那種名貴的狐狸皮要多得多,百倍利益自然不劃算。

因此他稍微改動了一下,變成了十倍利潤。

斥候不時向李延年這邊稟報:“高句麗現在全民都變成了藥農和獵人,要不要現在滅掉他?”

李延年看了看旁邊的李靖:“老將軍認為我們應該打嗎?”

李靖想了想:“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現在還早。”

李延年點了點頭:“將軍老成謀國,小王非常佩服!就按老將軍說的辦。”

水之道老將軍話鋒一轉:“不過末將想率領一彪人馬殺到草原,跟薛延陀決以死戰。”

李延年想了想:“老將軍還是在本王身邊已被顧問的好,免得本王決策意識,急功近利,鑄成大錯。至於和薛延陀打仗的事兒,交給其他將軍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