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長安兵變

字體:16+-

老祖哈哈一笑。

“你家老祖宗對於什麽皇上啊,宰相啊並不放在心上,唯一放在心上的就是數不盡的美女,你爹後宮的這些女人都歸我,有沒有意見?”

李承乾麵無表情:“你不能碰我母後,不然我和你沒完的。”

雷霆老祖眼光飽含著深意,看向了長孫皇後。

“難道我做你的後爹就不如這個李二嗎?”

目光裏充滿了威脅。

李承乾嚇得趕緊把頭扭過了一邊:“起碼來說您不能殺人。”

長孫皇後氣的臉色蒼白。

“你這個背棄人倫的畜生,隻恨我瞎了眼,錯信了你,今天你如果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人不守你天也不容!”

李世民奮不顧身,把自己的女人護在身後:“這你身邊還有一些蜜味,交給你管理,趕緊帶著後宮的人去幽州投奔寬兒!”

雷霆老祖破口大罵:“你們已經陷入天羅地網之中,還想叫人救你們嗎?想什麽好事呢?”

他施展出了自己的狂龍真氣,照著李世民的腦袋狠狠的拍了下去。

他原本來自於另一個世界這身修為在眼前,這個世界已經是沒有敵手。

李世民早年雖然英明,但是登上皇位以後崇信道教,還吃到家的仙丹早已把他身體毀了大半。

眼見這一掌拍來,竟沒有還手之地長歎一聲。

“想不到我李世民居然死在逆子叛徒的手裏,罷了!”

哪知道就在這時候,從他的胸口突然出來一條黑色巨龍,對,上了那個金龍之氣。

砰的一聲居然把對方撞出好幾步。

但是這條黑龍也沒有得好,七竅之中滲出了黑血。

雷霆老祖哈哈大笑:“想不到你李世民身上還有一條黑龍,但那又如何,他已經被我傷到髒腑,如果沒有靈藥就死翹翹了。你還是受死吧。”

這條黑龍眼見自己必敗無疑,也不肯戀戰,把李世民拖在後背上騰空而起,奔著幽州而去。

雷霆老祖追出幾步,轉念一想又退了回來。

“喪家之犬而已,由他去吧。”

再說長孫皇後帶領著衛士逃跑的時候,原本已經被叛軍攔住。

但好巧不巧,李承乾調集那些叛軍來圍攻這條黑龍。

這些叛軍無可奈何,隻好放棄長孫皇後去攻擊那條黑龍。

但這也給皇後他們留下了撤退的機會,就在這時候,四個一模一樣的女孩來到了皇後跟前。

長孫皇後愣了一下,就聽他們異口同聲的說:“皇後娘娘別怕,我們是奉了幽皇殿下的命令前來救您的,請跟我去幽州。”

這幾個人抱起了長孫皇後,用開輕身手法迅速的逃出了皇城。

由於李承乾明裏暗裏的放水,李世民後宮的其他女人也被那些暗衛帶著出了長安城,一路往北而去。

這時候,李承乾坐上了金鑾寶殿,他瞬間找到了李世民,準備的那些龍袍穿戴在自己的身上。

然後命令淨土宗的那些爪牙,逼著文武百官上他這道賀。

文武百官命懸人手家眷,都在長安也就不敢違背李承乾的意思,隻好上朝朝賀。

這些人無可奈何,隻好按照李承乾的意思,把貞觀年號改成了乾元元年,然後瑤尊李世民為太上皇,長孫皇後為太後。

同時遠在幽州的李淵也高升了一輩,從原來的太上皇變成了太上太皇,而他的原配皇後已故的皇太後竇氏,也被追尊為太皇太後。

這天李延年正在幽州處理軍政大事,忽然看到一條黑龍,帶著老父親李世民從天而降。

他大吃一驚,趕緊給父皇跪下磕頭。

“父皇,您老人家怎麽到這裏了?這到底是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二兒子,忍不住老淚縱橫。

“寬兒,當年的事都是為父的錯,我不該過度的寵溺太子李承乾,導致他無法無天,今日居然做出弑君篡位的事來!”

李承乾也大吃一驚,就問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就把李承乾收留妖人雷霆老祖,共同謀朝篡位的事說了一遍,李延年氣的咬牙切齒:“這種人也敢出來興風作浪,當年對他們太仁慈了!”

過了不多久,就見梅蘭竹菊四個姐妹保護著長孫皇後,也趕到了李延年這裏。

然後這四姐妹給李延年跪下了:“奴婢後悔沒聽主人的吩咐,回到長安以後才知道雷霆老祖真的恩將仇報,恰好趕上他們作亂要害皇後,我們把皇後救出來投奔主人來了。”

李延年也沒想到是這個結果,看到他們的表情也不是作假,於是就叫如意收留他們,編到護衛隊伍裏。

然後就給自己的嫡母長孫皇後跪下。

“母後,您受驚了,從今天起幽州就是您的家,再這樣別客氣。”

聞訊趕來的姚貴妃,兩位楊妃她們,聽到京城的變故都唏噓不語,趕緊過來安慰皇上和皇後。

李世民帶著妻子,長孫皇後一起到了太上皇的離宮裏,拜見自己的老爹。

李淵看著這個二兒子,自然就氣兒不打一處來。

“想當年你玄武門便說老子我昏庸糊塗,你都英明神武,怎麽出了這樣的醜事?一家子都被李承乾那個畜生趕到這裏,還有什麽話好說?”

李世民無話可說,低下了頭,任憑老爹破口大罵。

李淵罵了好久,也沒詞兒了,這才消了氣兒。

“聽說你的兒子沒等過一年,就把你的貞觀年號給改成了乾元,你現在有什麽感想?”

李世民長歎一聲。

“父皇,現在貞觀年號已經成了往事,李承乾謀,朝篡位的尾年號,我也不承認,兒臣想另立寬兒為太子,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淵沒有表態,轉過頭來看向了長孫皇後。

“寬兒不是你嫡出的,你沒有意見。”

經曆這次變故,長孫皇後也覺得李承乾德不配位,至於自己的小兒子李治就算登機恐怕也鬥不過,這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們。

於是,她低下了頭:“臣媳也沒有意見。”

李淵毫不客氣的說:“撞日不如今天,要不然我們到古幽州台去,把那裏當做受禪台,你趕緊禪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