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宣布撤兵
高陽公主畢竟是一個女人,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她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了。
不過,既然那個房遺愛是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他自然能夠幫助自己的。
當然了,不管說這現在擁有這具身體的人,到底是那個房玄齡的兒子還是所謂的雷霆老祖,對於高陽來說並無所謂。
她對於這兩人全無感情,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借助他們,掌握自己應該有的東西。
結果她還沒等去找雷霆老祖,就發現更加讓人惱火的事情。
雷霆老祖正在那裏蹦的跳高,因為他最為鬱悶的事情,就是自己身為淨土宗的老祖宗竟然又被人給耍了。
他昨天晚上臨幸了一個搶來的女人,一番折騰之後沉沉的睡了過去。
如今睡得正香的時候,一睜眼就發現那個女人卻不知所蹤了,自己身上卻穿了一身的壽衣,旁邊還擺著一堆的紙錢。
這下子可把雷霆老祖給嚇了一跳,雖然他是有高深道法的人,可是麵對著這樣的情況也是有些不知所措。
壽衣這東西誰都忌諱,作為老祖的他也不能例外。
他立馬蹦起來,很是無奈的大聲吼道。
“到底是誰在算計老子,簡直是太過分了,我又得罪了哪路大神,你們若是真的厲害,當麵羅對麵鼓的來跟我打。”
等到他把高陽公主叫過來,把事情說過一遍之後,公主有些無奈的說。
“看來和你沒有什麽關係,這個身體的原主人或許得罪了什麽人,所以才讓你給他背了黑鍋,這件事,你暫時就這麽隱忍一下吧!”
此時,雷霆老祖聽了這話之後,也是有些鬱悶。
“好吧,既然是這樣,那我也沒什麽可多說的,不過你最好盡快的把這士兵嘩變的事情給處理掉,不然的話接下來我們還不知道向哪裏發展呢!”
對於眼前的雷霆老祖,高陽公主害怕的很,她可不想讓這個人把自己給收拾掉,於是便哄著他說。
“雖然遇到點小問題,但是部隊還在我的手裏,你隻管放心,這事兒不算太麻煩,我一定會找到最為合適的機會,一舉攻破幽州,幹掉李延年。”
雷霆老祖微微一笑,然後對公主說道。
“我自然是能夠相信你的,但是你必須拿出你的實力來,紅口白牙說的話肯定不能作數,我要看到你真實的本領。”
高陽公主卻是細扭腰肢,媚笑一句說。
“要見到我真實的本領沒有關係,今天晚上我就讓你見到,不過白天你最好還是老實一點,咱們可是合作共贏的關係,不要撕破了臉才好。”
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雷霆老祖也隻好暫時隱忍了自己的脾氣。
雖然他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無所畏懼,隻可惜來自於房遺愛這具身體身上本能的怯懦與畏懼,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這個時候他也是有些無語,內心之中他一直想要往前進軍,但是這具身體卻是不受控製,想要癱瘓下來了。
於是,他直接找到了高陽公主說。
“不知道為什麽,我現在身體不受控製,每當向前走一步,會覺得自己的靈魂像要爆炸了一樣,不如我們現在暫時原地整軍,不要再往前走了吧。”
公主都愣住了,剛才要盡快出兵的也是他,現在要撤兵整頓的也是他,這家夥不會是雙麵人格吧。
於是,高陽顯而易見的並不同意他的說法,直接就回答說。
“退兵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要這樣下去的話,我們肯定是被人所恥笑,到那時候朝廷的三萬大軍被我們折騰沒了一半,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理由和動機,我如何再見皇兄,又如何向天下悠悠之口所解釋。”
這時候,那個雷霆老祖也已經鬱悶到了極點,他才不管這麽多呢。
“現在我已經完全支撐不住再向前用兵了,我們暫時先撤退,等整頓好了以後,我也調整完了狀態,咱們再繼續進兵,難道這樣不好嗎?我覺得這是一個最為好的辦法,你仔細考慮一下吧。”
高陽公主當然心裏明白,若是再這樣爭執下去的話,自己也占不到一點的便宜。
畢竟自己隻能聽從這個雷霆老祖的話,因此她也沒有繼續在爭辯,隻得無語的說了一句。
“希望這件事情就此為止,你不要再出爾反爾,反正我已經直接名譽掃地了。”
說完之後,高陽公主很無奈的叫來了一個校尉,吩咐說道。
“你去傳達我的命令,就說馬上命令撤退三十裏,原地整軍,等待我下一步的指令。”
那個校尉也是一個激進的主戰派,可是沒想到公主竟然發出這樣一個指令,直接讓他懵逼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但是看到了上麵那個令牌,也是知道,如果要是違背命令的話,肯定會被直接斬首。
他也隻得回去傳達這個指令,沒有再爭辯什麽。
大軍就這樣暫時的停滯不前,在這裏紮營,等候朝廷的進一步指令。
高陽公主也是無語的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折,說明這裏的情況如何。
但是,她每天都有些不安知道事情不會這麽簡單。
果然,十天之後,朝廷派來了一個使者宣讀聖旨。
“朕已經十分信任高陽公主,帶三萬大軍前往幽州迎駕,卻沒想到駙馬和公主出師不利,竟然如此的違背朕的意願,如今法公主和駙馬各自罰俸祿半年,以觀後效。”
這雖然是一個處罰,但是對於朝廷的軍隊來說這是一個不痛不癢的處罰。
畢竟,哪個公主和駙馬也並不指著俸祿活著,他們各自有不同的重重賞賜和莊園田土。
李治這個聖旨實際上就隻是一個警告,而沒有半點實質意義的作用。
但就算是如此,高陽公主也是有些忍受不了的。
“沒想到九哥對我竟然如此防範,真是有些忍受不了了,不如我想殺回長安,直接奪了地位也就算了。”
這個想法隻是隨便的冒了出來,她就覺得這是一個能夠行得通的事情,畢竟李治是一個仁弱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