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有些人,本性如此。
一夜大雨,尋常人家為了防寒都加了一床被子,在大雨中沉沉睡去。
李延年拗不過劉思雨,允許了她暖被窩的請求,麗絲塔則被她趕出了李延年的房間。
此時,李延年看著懷裏任君采擷的佳人,一時間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馬,但是他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劉思雨。
若是不喜歡就把人家睡了,那豈不是成了渣男?
就在李延年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感覺身體如同觸電一般,劉思雨居然躺進了自己懷裏,李延年內心的真火頓時爆發。
之後的事情,如同高山流水遇知音,琴瑟和鳴之時,似乎有孔雀東南飛,不足為外人道也。
………
翌日,李延年神清氣爽的起了一個大早,看著雨後的清晨,不由得想起了韓愈的兩句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李延年感受著體內愈發充沛的氣,心情大好,昨晚他似乎發現了“氣”的新用法。
氣不但能用來戰陣殺敵,也能強身健體,如果放在前世,運動員們能練氣,那冠軍基本得被包圓了
一出門,李延年就遇到了守在外麵的高勇。
“嘿嘿,年哥你今天好像更英俊了!”
高勇笑嘻嘻的說道。
“切!還用你說?”
李延年白了高勇一眼。
高勇趕忙解釋道:“不是,你今天真的跟往常不一樣了!”
“高勇啊,我們倆兄弟之間,不用搞溜須拍馬那一套的。”
李延年語重心長的說道。
聞言,高勇張了張嘴,最後歎息一聲說道:“哎,算了,剛剛盧國公說今天會送您一份大禮。”
“大禮?為什麽?”
“今天醫館和文館開業啊,年哥你不知道?”
“額。”李延年捏著下巴,“不是,什麽時候的事?”
高勇催促道:“哎呀,您跟我去就知道了!”
李延年無奈點頭,快步走到了門口。
門口,下人們已經安排好了馬車,麗絲塔站在一旁,“殿下,馬車已經備好了。”
“嗯?你也知道我今天開業?”
麗絲塔微微一愣,隨後笑道:“估計整個長安都知道了吧。”
聞言,李延年搖搖頭,應該是昨天酒桌子上定下來的,看來下次得少喝點酒了……
“喲,這人逢喜事精神爽確實說的沒錯啊,幽王殿下這氣色老程羨慕的緊啊!”
一到場,李延年就聽到程咬金的大嗓門。
一下馬車,李延年就看到門前擠滿了人,大多數都是當朝的武將。
“諸位久等了,待會兒小侄萬春樓做東,親自給各位叔叔伯伯賠不是。”
李延年一番話說的十分漂亮,引得眾人頻頻點頭,就連一向沉穩的秦叔寶也開口調笑道:
“幽王殿下若要賠罪,傳授我等一二養身益壽之法可抵得上百次萬春樓的酒席啊!”
李延年一聽頓時樂了,“翼國公說的是,待今日事了,小侄教給諸位一套拳法,雖然不能上陣殺敵,但延年益壽是沒問題的。”
聞言,在場的人皆是眼前一亮,暗自記下等結束後一定不能讓李延年忘了!
“咳咳,諸位莫非是空手而來?咱老程可是準備了禮物的!”
程咬金提著一個箱子,嬉皮笑臉的站了出來。
“咱老程別的沒有,這區區黃金萬兩還請幽王殿下不要嫌棄。”
一語落下,眾人紛紛感歎程咬金不要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多大方,知道的才懂,這幽王跟程咬金那可是一家人!
“多謝程伯伯!”李延年拱手感謝道。
接下來,有了程咬金的榜樣,其餘人送出的東西,價值最少也是值萬兩黃金。
最後隻剩下了秦叔寶和羅通二人。
秦叔寶拿出一本通體藍色的書遞給了李延年說道。
“賢侄,秦伯伯沒有黃金萬兩,但這書中自有黃金屋,我這個做伯父就送你一本祖傳的書。”
李延年接過書並沒有打開,表情十分誠懇的說道:“秦伯伯提點之恩,延年不敢忘,這書既然出自秦伯伯之手,在延年心裏,其價何止萬金?”
聞言,秦叔寶撫須大笑道:“哈哈哈,你這麽說,讓你程伯伯情何以堪?”
“嘿嘿,咱老程豈是那樣的人?”程咬金開懷大笑道,“好了好了,羅通,你送的是什麽呢?”
一語落下,李延年就看到人群裏走出了一位少年,少年劍眉星目,麵如冠玉,顏值居然不在自己之下!
咳咳!
“羅通,見過幽王殿下。”
羅通抱拳行禮道。
“羅將軍客氣了。”
李延年趕忙回禮,麵對滿門忠烈的羅家,由不得他不敬佩。
“家父故去後,羅家有眾位叔伯們的照顧,羅通才能有今天。”說到這裏,羅通笑笑繼續道:“我也送殿下一本書吧。”
語罷,羅通從懷裏掏出一本黃皮書遞給了李延年。
“令尊故去,實乃大唐之痛,還望羅將軍莫要自哀,來日沙場立功,方才不負羅老將軍的期望!”
“殿下放心,若有戰事,末將願為先鋒,圍大唐**平一切敵人!”
見到氣氛變得有些沉重,程咬金跳出來大聲喝彩道:
“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屆時,老夫親自為賢侄牽馬!”
羅通笑笑,抱拳說道:“謝過程伯父!”
“嘿嘿,這有啥,我們做叔叔伯伯的,都等著你凱旋那一天!”
“好了,吉時已到!”
說完,一陣鞭炮聲劈裏啪啦的響起,眾人紛紛喝彩。
李延年聽到鞭炮聲,突然想到一個東西。
火藥!
鞭炮聲過後,這儀式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下人去做。
李延年自顧自的踏出了房門,打算叫人去萬春樓訂座。
程咬金急不可耐的拉著李延年追問,“哎呀,賢侄呀,你莫不是忘了什麽?”
“什麽?”李延年有些疑惑。
“哎呀,就是你那延年益壽的拳法啊!”
聞言,李延年頓時回過神來,輕笑道:“好,那我現在便教給諸位!”
說罷,李延年來了一個太極的起手式,引氣運轉全身,打出了第一式野馬分鬃。
打著打著,武將們紛紛跟著學了起來,秦叔寶等人打得更是比李延年還要好!
“呼,此拳法不知是何等高人所創,一招一式看似緩慢,恍惚間卻又有四兩撥千斤之感!”
打完太極後,秦瓊感歎道。
聞言,李延年不由得大吃一驚,感歎秦瓊不愧是武學奇才,一語就道破了太極的精髓。
“回秦伯伯,這太極,是小侄從一位名叫張三豐的道家高人那裏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