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第二百九十七章隻有幹架了

字體:16+-

瑪雅帝國的壓力現在就在眼前,要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當作沒看見是絕對不可能的。

李延年也決定,不如就在此時,邁出那一步,去尋找隻要飛車的技術和原料。

不日,薛禮,高仙芝,程知節三人便被召入宮內,商議一事。

那日瑪雅帝國的挑釁仍然曆曆在目,薛禮等人也為此擔心不已。

若是可以找到辦法,那自然是最好的。

李延年道。

“瑪雅帝國的挑釁也讓我不得不警惕起來,如今開始防備,事情也並不難。”

程知節抬起頭:“陛下,你是有辦法了?”

“今天將你們給叫來,就是為了此事的。”

“製造強力武器之一的原料,就需要你們三人去取了。”

“薛禮為主將,你二人輔佐之,帶兵前往恒羅斯平原。”

薛禮會更理智一些,由他來做主將,李延年和司空徐茂公都會非常地安心,完全沒有不信任程知節的意思。

不過這一次安排他們三人一起出征,確實是說明李延年看重此事了。

三人心裏麵自然也是非常明白的。

“臣等必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一定將恒羅斯一戰給拿下。”

三人齊刷刷說道。

李延年點點頭,自然很相信他們。

大食國實力並不強,要對付也是輕輕鬆鬆,排三人前去,無非就是希望此事可以更加的穩固罷了。

“恒羅斯之戰,重要的並不是領土,而是能源,這一點,你們需要切記。”

李延年再三囑咐了一遍。

三人明白,紛紛點頭說是。

李延年將權利給放出去之後,薛禮為主將,便出兵大食國。

大食國與大唐之間一直都沒有戰事,所以這一次大唐突然出兵,也給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大唐士兵來到大食國附近時,一邊部署整個進攻計劃,另一邊,薛禮則和程知節一起約見大食國。

彼時大食國的國王站在了城牆上。

“聽說這大唐的主將要與我國議和,真是可笑。”大食國的大將軍現在國王的身邊,麵對城牆下程知節和薛禮兩人,生出厭惡。“這軍隊都已經守在了我國附近,隨時就要進攻,還講什麽和平共處,國王陛下,可不能對他們仁慈。”

國王抬起手,他也心煩,示意大將軍不要再說了。

大將軍這才住了嘴,但心中也非常難受。

這種時候了,就連說兩句也還不行。

城牆上兩人騎著馬,薛禮拉著韁繩,對那城牆上麵的國王說到。

“我大唐無惡意冒犯貴國,也希望接下來可以和平共處。隻是我大唐如今需要石油能源,所以就請貴國與我大唐一同平分恒羅斯的石油,我大唐也絕不冒犯。”

大食國並沒有把石油極致的用處給開發出來,以至於現在也不是大唐的對手。

正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大食國不精通石油的用處,但知道這種能源很重要,所以寧願把石油爛在自己的手裏,也不會要去送給別人。

所以今天不管怎麽樣,國王也知道這不能把采石油的權利交給敵人的國家。

“你們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但是石油既然是在我國境內,那這也是上天的意思,所以你們就不用再試圖打石油的主意了。”

程知節聽了之後,脾氣瞬間暴漲。

但是薛禮趕緊就把程知節給攔了下來。

“幹嘛,你要打架啊。現在可不是時候。”

隨即,薛禮就衝著大食國的國王說道。

“此事希望貴國可以多多考慮,不然這後麵會發生什麽事情,那也不是我們可以說了算了。”

大食國的國王很了斷地直接拒絕了。

“如果你們有什麽手段,那就盡管使出來吧,總之,石油一事,必不可能商量的。”

“那就隻有之後的罪了。”

薛禮說完,打馬轉身離去。

大食國大將軍看著離去的二人,捏緊拳頭,道:“拿我的弓箭來。”

大食國的國王立刻止住。

“幹什麽,不準動手。”

大將軍疑惑。

“為什麽,那是大唐主將,此時他們就兩個人,很容易就可以讓他們有去無回。”

國王歎了口氣。

“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難道你一個軍營出身的人,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嗎?”

大將軍聽了之後,很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著實是不理解,為什麽國王這時候竟然連這樣的話都說得出來。

可也確實是沒有辦法了。

隻好讓部下把弓箭又拿了回去,目光盯著薛禮和程知節離去的背影。

“我真是搞不懂,本來這事兒就是說不通的,你何必還要多此一舉,來跟他們說兩句。要我說啊,就應該直接動手,根本就沒有必要和他們多費口舌。”

薛禮無語道。

“你得知道,現在外麵還有瑪雅帝國的勢力呢。要是可以讓大食國主動讓步,我們也可以留下更多的人力來對付瑪雅帝國。”

程知節想想,確實有一些道理。

不過他捏緊了拳頭:“那咱們剛才可也是在給他們機會,誰知道他們竟然不給麵子。反正這一仗是必打不可了,回去之後你就讓我打前鋒,我要讓他們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薛禮連連點頭,反正程知節是不會放過這個打架的機會。

程知節這麽猛,是好事兒。

回去之後,與眾將士著手準備進攻大食國一事。

當然,此時的大食國也在準備防守一事。

與此同時的長安,李延年已經把全國的工匠和修煉者都給聚集起來了。

這些人由李延年專門成立一個研發部,主要就是研究飛車一事。

其中,自然也會分工進行合作。

李延年如今要做的就是要讓這裏的工匠和修煉者做到提煉高純度的銅和鋁。

李延年下令從全國各地都買了不少的銅礦石和鋁礦石。

並且有這兩種礦石的地方,都會加派人手進行挖掘,然後運送到長安來。

兩三天的時間,礦石就已經堆積起了一座小山,工匠用李延年研究出來的工具對礦石進行提取。

為了保證其中順利和問題的發生,李延年會時常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