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種開局,親爹竟是李世民?

第九十八章:諸神的晚練3

字體:16+-

“壞了!”

劉闖雙手一拍,他也意識到了不對勁。

“來不及了,快左右散開!”

這時,有幾個弓弩手貪功,沒有第一時間往兩邊的山坡上跑,反而回頭放箭A了一下騎兵。

而後,就看到騎兵們舉起手裏的長槍將弓弩手捅了個透心涼……

“噗!”

一陣陣長槍入肉聲響起,人群裏開始瘋狂慘叫,恐慌開始四處蔓延。

他們引以為傲的障礙物,在騎兵眼裏形同虛設,低一些的戰馬輕輕就能躍過去,高一些的折兩匹馬也就過去了。

劉闖他們嚴重低估了騎兵的衝擊力與破壞力!

並且劉闖還犯了一個最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把後排弓弩手放在了最前麵。

這個操作隻能麵對沒有披甲的騎兵,並且自己這邊人數占優勢的情況才能使用。

“刷!”

騎兵隊已經徹底衝垮了劉闖等人的防線,開始盡情的砍瓜切菜,人群裏有人持刀反抗。

但除卻幾個身手特別好的人能反殺,其餘人在麵對騎兵的絕對力量優勢之下,連逃跑都做不到,更別說還手了。

“嗖嗖嗖!”

這時,一陣小型箭雨射了過來,因為是平射,隻針對馬上的騎兵,其餘人根本沒有受到什麽傷害。

“趴在馬背上!”

騎兵副將反應迅速,第一時間下達命令保住了有生力量。

“跑!”

騎兵們停止了殺戮,但這也給了劉闖等人逃跑的時間。

“轟!轟!轟!”

這時,一陣密集的腳步聲響起,騎兵們還在快速集結,已經跑到遠處的劉闖等人卻瞬間心如死灰。

他們後麵居然出現了一大隊鐵甲士兵,看樣子足足有幾百號人,前方的人手持大盾長矛,正目光森然的盯著他們。

………

話說李延年這邊已經帶著家眷和士兵回到了幽州,李靖還沒收到長安的消息,所以趕忙率眾出來迎接。

李延年沒有多浪費時間,因為他知道長安的消息馬上就會傳過來,所以他需要跟李靖演一場戲。

幽州一片冰天雪地,幽州城的文武官員整齊的站在道路兩旁迎接李延年。

李靖更是站在最前方,“老臣參見殿下,幽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靖躬身行禮,李延年伸手一個肘擊直接打暈了李靖,“來人!綁了!”

話落,李延年的幾名親衛軍迅速出手綁住了李靖。

“都別說話!”

見到薛仁貴等人要開口勸阻,李延年直接打斷了他們。

“高勇,林武,辦事!”

李延年一番操作將周圍的官員嚇了一跳,但由於幽州軍權被李延年牢牢的掌握在了手裏,眾人一時也不敢開口。

薛仁貴等人雖然不理解李延年的做法,但作為他的心腹,他們還是知道該如何做的。

李延年本著做戲要做全套的原則,綁李靖是必須的,其次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宣傳自己造反的合理性。

不然的話,到時候長安那邊的“討賊檄文”一出,自己很容易玩兒崩!

高勇嗓門大,帶著黑甲軍們到處宣傳李世民被奸人蠱惑,李延年是為了自保逃回幽州。

百姓們一聽,“呀!幽王多好啊,之前打贏了勝仗,還送牛送羊的,但是這造反還是……”

而後,林武又帶著士兵挨家挨戶的上門送溫暖,多的不廢話,順著高勇的說辭,直接每一家送了幾件新衣服。

林武當時是這樣說的,四十五度仰望天空,淚水流了一臉,“幽王殿下苦啊,被朝中小人冤枉,隻能來幽州逃命。”

百姓:“將軍,這衣服我們不要了,我們相信陛下是聖明的,殿下會沒事的。”

林武握住了百姓的手,“是啊,但是殿下慷慨,還說打算就藩幽州後,每年冬天都會給大家送新衣服!”

百姓一聽,頓時拍案而起怒道:“什麽?是哪個狗賊這麽大膽?居然敢冤枉我們的幽王!”

“這一定是汙蔑!絕對是汙蔑!”

“不能忍!我們不能忍!”

就這樣,李延年成功的收到了幽州民眾的民心,順利的坐實了幽王的名頭。

百姓們從來都是這樣樸實無華,不需要聽你的漂亮話,隻要你能拿出你的對策和誠意,他們就會認同你。

李延年也是深有體會,所以從來不跟百姓玩兒虛的,說是送溫暖,那就是讓百姓身子暖和,而不是幾句空話的溫暖。

這一天,幽州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甚至還有人悄悄的提出來要擁護李延年當大唐皇帝!

同時,隨著李延年進幽州,幽州本地的地主鄉紳世家才子們也開始各懷鬼胎,有人想投資李延年。

也有人,想把李延年收拾了向李世民邀功。

……

此時,長安城裏,李世民也開始了他的個人秀,先是大發雷霆借著清洗李延年同黨的由頭打壓對手。

李延年這段時間一直活躍在大唐的政治舞台,雖然他沒有去拉幫結派,但是朝堂上還是出現了一批擁護者。

這些人,有少數幾個如同孔穎達和杜正倫這樣的人,是真正為了大唐支持李延年,但是他們也僅僅隻是表態而已。

除了他們,還有少數人隻是單純的政治投機分子,借著李延年的由頭打壓政敵。

最諷刺的是,李延年都不知道自己居然有這麽多擁護者。

別說李延年了,就連李治才幾歲都有一大批“追隨者”。

所以,這次李世民沒有絲毫手軟,直接調動大批黑甲軍進城,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抄家流放。

這時,大臣們才想起來,這位皇帝可是帶領千軍萬馬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

一時間,長安人心惶惶。

文臣們是暫時不敢跳了,武將們又跳了起來。

但是如同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頂級名臣卻沒有發話,秦瓊一幹軍隊頂梁柱也沒有表態。

出來活躍的大多數是想博取李世民歡心的中小層官員,這些人都幻想著被李世民看重而後飛黃騰達。

長安城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幽王造反的事情也在長安傳開,有人痛哭流涕,他們是被李延年救過的災民。

更多的是對李延年進行聲討的人,甚至有些人還揚言已經報名參軍要討伐李延年!

就在長安吵鬧不停,唾沫都差點把長安城淹沒的時候,東宮卻來了一個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