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隋九王
“想必諸位已經知道了,當年先帝楊廣與陸銘在揚州一戰的時候,就已經立下約定,如果輸了的話,便將大隋國運,以及剩餘的兵力拱手相讓。”
靠山王楊林率先打破沉默的局麵,麵色凝重的盯著這些人,緩緩開口說道。
“如今先帝楊廣已逝,但是君無戲言,對於先帝楊廣死前的最後一道聖旨,我們這些大隋的老臣還是應該遵守的,否則和那些亂黨賊子,還有什麽區別?”
靠山王楊林一想到自己家的侄兒楊廣,如今已經不在人世了,卻依舊要背負著千古的罵名,心裏不覺有些難受。
想當年,靠山王楊林跟隨楊廣的父親楊堅,南征北戰,所向披靡。
憑借著一杆水火囚龍棒,打敗了天下各路英雄好漢,打下了大隋的萬世基業。
可如今,大隋卻已然崩塌。
想到這裏,靠山王楊林的一雙虎目,不禁變得有些紅潤了起來。
禦天王魚俱羅捋了捋自己丈二長須,輕輕點了點頭。
“如今的大隋,已不複存在,我們這幫老臣,也都成了無根之萍,隨風飄**,先帝當年和陸銘一戰,實際上早已將大隋的後事給處理好了。”
“可以說,天下間能夠戰勝先帝楊廣的,不是那些武道通神的宗師們,而是那些真正的身負大氣運之人,否則在天子龍氣的反噬之下,沒有哪位武道中是可以接受得了。”
“即使是當年破碎虛空,號稱天下第一的邪帝向雨田,也不敢來洛陽城中放肆,倒不是洛陽城中,有什麽隱世不出的老怪物。”
“而是這盤踞在洛陽城內的千年龍脈,所形成的天子龍氣,對於武道宗師們有著天然的克製。”
四海王韓擒虎撓了撓頭,嗡聲嗡氣地說道。
“老羅呀,你也知道我是個粗人,你別跟我說這麽多虛的,你就一句話,我們大隋九王究竟該何去何從?大決戰就快來了,我們是跟陸銘站在一邊呢?還是袖手旁觀,等他們決戰之後再做決定!”
禦天王魚俱羅的重瞳閉合了一下,有一道神光閃爍。
那隻天眼當中,蘊含著無窮的力量以及智慧。
天生重瞳,必是身上背負了莫大的氣運之力,可以說這是天生聖人的標誌。
隻可惜呀,天生重瞳的禦天王魚俱羅,卻剛好落入這大隋的浪潮當中。
被大隋的國運,所掩蓋了天生重瞳原本應該有的威力。
如今大隋已經崩塌,禦天王魚俱羅的天生重瞳威力,才剛剛顯現出來。
“我的意思是遵循先帝的遺旨,我們大隋九老如今也隻剩下在座的幾位了,早就不複當年南征北戰時的鼎盛春秋,若是讓世家這群人登基成帝,一定對我們這些前朝的老臣,趕盡殺絕。”
眾人聽了禦天王魚俱羅的一番分析之後,都點了點頭。
要知道,大隋九王掌握的可不僅僅是這,將近有上百萬的兵權。
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民間所積累的巨大威望,是任何一個世家都無法達到的。
當年的大隋,攻無不克,所依靠的,就是大隋九王的能征善戰。
正所謂功高蓋主。
更何況是朝代的更迭,一定會伴著無數的鮮血。
新朝一旦建立,自然會用這一班老臣的鮮血,來鑄就自己的無上威嚴。
“老羅,你繼續說,俺們都是些粗人,讓我們帶兵打仗還行,如果要涉及到這種政治方麵的問題,那可就兩眼一抹黑了。”
“是啊,是啊,你直接說我們打誰就行了!”
破曉王張須陀,和四海王韓擒虎,兩人都是天生粗人性格。
如果真的讓他們動腦子想站隊的問題,那可就是用宰牛的刀來繡花,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禦天王魚俱羅和靠山王楊林,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微微點頭。
“當年揚州城一戰,我和靠山王楊林都在場,不得不說,陸銘確實是一代天驕,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想將大隋的這條戰船,捆在陸銘的身上。”
“陸銘不同於世家的,是他有著比世界更大的野心,以及更強的手腕,靠山王應該知道,他想要的可不僅僅是大隋這一塊地盤,將來一定會率兵出征,遠征匈奴突厥,甚至是北蒙帝師,甚至會遠渡重洋,將這天下都收入囊中。”
眾人聽到這裏,不禁吸了一口冷氣。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要知道,打仗可是一個最燒錢財的活。
當年打下大隋的基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數不勝數。
現如今,聽到禦天王魚俱羅這麽說,眾人不得不感慨一句,分明有些在癡人說夢了。
要知道,當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北征匈奴,去除萬裏開外。
雖然說是豐功偉績,但是其所耗費的物力財力,更是將一個正值春秋鼎盛的大漢帝國,硬生生地將名聲拖垮了下來。
如今,陸銘既然是想要征服整個天下,這是一個何其浩大的工程。
眾人隻覺得陸銘實在是有些年少輕狂了,沒有真正經受過戰爭的洗禮。
“老羅呀,說句心裏話,不是我們幾位不相信你和靠山王。隻是征戰天下,建立一個無上王朝,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你們口口聲聲推舉這陸銘,但是此人說這種大話,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了。”
張須陀開口質疑道。
畢竟,曆來的權力鬥爭,都是要伴隨著無數流血犧牲的,選一個明主當然是重中之重。
靠山王楊林顯得對陸銘很有信心。
“我想諸位都應該知道,我靠山王楊林是什麽人!當年我隨先帝南征北戰,我這雙火眼金睛可以說是看人十分準,更何況,先帝楊廣也曾說過,陸銘此人身負大氣運。”
“更何況,大隋剩下的那些國運龍氣,都被陸銘所一掃而空,陸銘如果不稱帝,那麽這天下還有誰有資格,敢擔得上這天下至尊的位置?”
眾人聽了靠山王楊林這些信誓旦旦的話語,內心不禁也動搖了起來。
在大隋九王這些人當中,論軍事能力或許是不相薄重。
但是如果論到戰略眼光的話,那麽禦天王魚俱羅和靠山王楊林兩個人,是當之無愧的魁首。
如今,他們兩個人都聯手推選陸銘作為天下之主,想必一定是經過深謀遠慮的。
就在大隋九王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
突然,從金鑾殿外麵傳來,一股如同天人一般的威壓。
“大膽宵小,竟敢來洛陽城中放肆!”
隻見禦天王魚俱羅,用自己的天生重瞳朝著金鑾殿外,看了一眼。
其眼光當中,頓時飛出兩道神光。
“禦天王魚俱羅,靠山王楊林當年揚州城,一別今日再見,實在是讓我有些欣喜!”
來的這個人,不是別人。
正是他們剛剛討論著的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