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版係統主神

第975章:你的實力還太弱

字體:16+-

 習通沉默許久……許久……

 鴻鈞的話令他深深震撼,這種震撼源自對世界本源的探索,更是對世界本質的認知。

 平行世界體係中,人人都有成聖的資本。

 像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準提、接引等聖人,都是通過功德之力凝聚化身,來創造“三屍元神”。

 費時費力不說,還需要大機緣、大運氣,一個不好就會像通天教主一樣滿盤皆輸。

 可是平行世界體係中呢?

 每個人都有無數個“三屍元神”,隻是這些“三屍元神”礙於種種原因,無法直麵本心,明悟大道。

 即便愛因斯坦,也隻是與其他世界的自我產生共鳴,促成科研成果,卻不是立地成聖。

 通天教主等聖人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追求的大道方向,隻是沒有足夠的三屍元神。

 而平行世界體係是擁有難以計數的三屍元神,卻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麽,甚至都不知大道的存在。

 “所以,西方教才能順利進入封神世界,然後被改造成佛教?”

 鴻鈞點頭,認可了習通的想法。

 這不是西方教入侵成功,而是封神世界將其同話成功,就像中原文化圈一次又一次同化草原民族。

 佛教講究明心見性。

 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

 所以才會有大徹大悟,立地成佛。

 人皆有佛性,棄惡從善,即可成佛。

 放在平行世界體係中,則是每個人都有無數自我,這些自我或善或惡,或強或弱,或文或武……

 而無論哪一種,隻要能彼此間產生共鳴,便可以超脫世界,升華自我。

 也正因此,佛家子弟見了誰都說,施主與我佛有緣。

 佛渡世人,隻可惜眾生愚昧。

 所以,佛隻渡有緣人。

 比如龍陽,身負貪嗔癡三劫,飛蓬、龍陽、景天三世曆練,卻全都以失敗而告終。

 而封神世界中,龍陽的“自我”是楊戩。

 兩人命運的軌跡沒有任何重疊,也不會再重疊,雙方都成就了自我,並且自身發散出諸多拐點。

 可是,因為習通緣故,龍陽與楊戩見麵,並且融為一體。

 某種意義上講,龍陽已經斬卻一個“三屍元神”。

 隻是,他斬三屍的方法與通天教主等聖人截然相反。

 同理,還有哪吒和小六。

 小六是第一個以這種方式斬三屍元神的,所以他成功的那一刻便獲得了天道的認可,為其個人降下一份天道。

 習通撓了撓頭,感覺一個想法拱破土壤,狂野聲張,仿佛要鑽出腦殼。

 “這些世界會一直發展下去嗎?”

 鴻鈞搖頭,“平行世界體係的意義是為了誕生更多超世英傑,更多的聖人。這是它們誕生的意義,也是它們存在的價值。”

 “每個拐點都會有數量不等的平行世界分支,在一定區間內,平行世界之間是可以互相影響的,可是超出了這個區間,互相影響的概率大大降低,甚至消失。”

 “所以,這個世界就會淪為無用的廢品,進而廢棄。”

 “每隔一定時期,或者積累到一定數量,便會對這些無用的世界進行考驗。”

 “或者涅槃重生,徹底擺脫羈絆,開啟屬於自己的道路,散發出無數拐點。”

 “或者就此湮滅,不複存在。”

 習通不由想起了地球。

 “那麽,湮滅的世界去哪了?”

 習通想到了一個可能,卻又不敢肯定,然而鴻鈞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想。

 “靈氣複蘇!”

 習通見過泰坦世界融合其他世界的場景。

 戰利品世界被打碎地水火風,再衍洪荒,回歸混沌,以本源的形式並入泰坦世界。

 這個過程中,某些神廟、遺跡,或者信仰、傳承之類的事物會頑強存在,被埋藏於雲中、水下、山岩裏,等待有緣人的開啟。

 不是融合的不徹底,而是某些有價值的東西被世界保留了下來。

 地球卻不同。

 兩個平行世界,很多東西都是99%相似,甚至一模一樣,根本沒有單獨留存下來的必要,所以全都化作了本源。

 兩個“自我”融合,外在表現便是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力量。

 這些力量或者是個人的愛好、追求、執念、渴望,也可能是某些隱藏的天賦、血脈、機緣。

 習通不禁想到自己世界“30年後”地球的結局。

 被不知名的力量毀滅。

 除了少數超世英傑得以存活,繼續流浪,99.9999%的生靈都成了地球的殉葬品,作為靈氣複蘇的一部分繼續饋贈其他世界。

 未來世界的學者一直都沒研究明白靈氣複蘇的原因,最終將其歸結為宇宙潮汐。

 事實卻是……

 殘酷嗎?

 冷血嗎?

 如果是地球時代,習通一定會覺得命運不公,甚至生出“天欲亡我,我必弑天”的想法。

 可是明白了世界的本質之後,習通釋然了。

 人們生存的世界不過是平行世界體係的滄海一粟,個人存在的區間又是本世界的彈指一瞬。

 生又如何,死又如何?

 如果不能成為超世英傑,超脫地球,超脫平行世界體係,成為聖人般的存在,最終還是會塵歸塵土歸土。

 掙紮又如何,咆哮又怎樣?

 世界都毀滅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十多年二十多年渾渾噩噩,非但自己不修行,尋求明心見性,還成為其他世界“自我”明心見性的障礙和負擔。

 死亡,不僅是他們的解脫,還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有因必有果。

 他們身處的世界因曆史拐點而誕生,也必將因這個曆史拐點而湮滅。

 他們存在的區間或許漫長,又或許短暫,但對誕生曆史拐點的世界而言,僅僅是彈指一瞬,甚至一念之間。

 比如夢境。

 曆史拐點時的無數可能,造就了無數世界,無數世界發展、湮滅,有的走出了一條屬於自我的道路,有的則成為曆史拐點發展路線的考量和權重。

 就像某些關鍵的時刻,或者做重大決定時,人總會念頭紛雜,腦海中浮現出每個抉擇之後可能發生的場景。

 仿佛一瞬間經曆了很多年、很多事。

 卻不知道,那些都是真實存在、真實發生的。

 所以,才會有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的說法。

 你的一念,或許便是其他“自我”的永恒。

 你的永恒,也或許是其他“自我”的刹那。

 習通再次抬頭看向鴻鈞,剛想說什麽,卻被老頭揮袖掃了出去。

 “時機未到,時機未到啊……”

 “你還不夠強大,貿然接觸這些秘密,有害無益。”

 【這兩章是我對諸天萬界本質的構想,也是開書時就敲定的設定,希望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不要直接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