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零八五 黃昏之戰(下)
周樹立接著道:“在黃昏之戰即將來臨時,主導北大陸的國家由盛轉衰,內部混亂不堪,各種矛盾十分尖銳。
“人民離心離德,早就沒了凝聚力,願意為國家拚死而戰的人寥寥無幾,空有數十萬大軍,卻沒能雷霆撲滅天蟻集團。”
趙寧皺了皺眉頭,這個國家他倒是聽幹將、莫邪說過,彼時對方就是反麵教材,是革新戰爭的對立方。
不過,在幹將、莫邪的講述中,主導北大陸的國家是個十分強大的存在,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
而在周樹立口中,它卻成為了在黃昏之戰中,世界上最先被顛覆的政權。這其中必然有個過程。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趙寧不得不察:“在黃昏之戰前的三十年裏,北大陸主導國究竟是怎麽由盛轉衰的,都有哪些標誌性的事件?”
周樹立沒想到趙寧會問的這麽仔細,略作回憶:“根本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放縱權貴對普通人的壓迫,導致上下層矛盾日益尖銳。
“為了掩蓋這種真相,防止平民大眾聯合起來掀翻他們,北大陸權貴利用掌控的媒體引導輿論,轉移注意力,在普通人與普通人之間製造隔閡,使得平民大眾陷入內部分裂、自我對立,無法擰成一股繩。”
趙寧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作為世界頭號強國,教育肯定不差,難道北大陸主導國的民眾就意識不到這一點?”
周樹立歎息一聲,“趙先生小覷了權貴們。
“權貴對世界的掌控是方方麵麵的,他們顛倒黑背混淆是非,早就讓民眾把他們當作了國家的英雄,社會的中流砥柱。
“簡而言之,事實就是,絕大多數人根本意識不到,這世上的不公平其實隻有一種,那就是強者欺壓弱者帶來的不公平!”
趙寧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民眾被權貴推行的價值觀洗腦,思想完全被控製、奴役,都成為了沒有獨立、深刻思想的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反抗能力。
道德與道德對社會的作用被極大弱化後,真正的英雄便無從產生。
這樣的國家,隻是一盤散沙。
再如何繁華,不過是一戳就破的窗戶紙。
“北大陸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有幾個。”
周樹立簡單回顧了一下曆史,“其一,沒有原則的政治,沒有辛勞的財富,沒有人格的學識,沒有人性的科學,沒有道德的商業,沒有良知的享樂,沒有犧牲的敬拜;
“其二,科技進步,機器工具得到全方麵發展,各種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各行各業的生產水平提高,但能提供給普通人的崗位大大縮減,失業率持續上升,最終演變為人與機器、人與智能的矛盾。
“矛盾激化到一定地步,社會彌漫起一股厭惡科技的思潮,人們自發搗毀商場、工廠中的一切機器,燒毀智能機器人,進而事態失控,演變為全方麵的混亂。
“其三,北大陸混亂之際,其它大陸卻在趁機發展,力量不斷提升,因為各地相對穩定的秩序,商品產出頗為穩定,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日益上升,北大陸的海外市場被搶奪,引發經濟衰退。
“各行各業破產的公司不計其數,失業隊伍愈發壯大,權貴們舉家外遷,社會財富大量縮水,整個大陸瀕臨崩潰。
“其四,在北大陸中樞無法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的情況下,民眾對未來失去信心,盜匪橫生,地方開始割據自立。”
聽周樹立說完這些,趙寧算是弄明白了北大陸是怎麽回事。
科技進步是時代發展的潮流與趨勢,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當能提高生產力、節省成本、增加利潤的機器深入各行各業,人工智能全麵進入社會生活,世界的麵貌被改變了。
最開始的時候,這些改變確實提供了許多便利與福祉,讓社會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但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的同時,文化、製度、公平福利等等方麵建設沒有跟上。
舊有的文明風貌無法適應高科技社會,最終導致科技反噬文明。
至此,趙寧完全能夠明白黃昏之戰的後續情況:“天蟻集團本就實力非凡,再聯合其它權貴一起對抗中樞,最後取得了黃昏之戰的勝利。”
周樹立悵然頷首:“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北大陸建國的時候,為了取得大眾支持,憲法中有不少維護大眾利益的條文,這些,都成為了強者壓迫弱者的阻礙。
“突然間全數推翻這些條文,隻會讓民眾群起反抗,所以強者們選擇推翻中樞,沒有了執行憲法的人,憲法自然也就不存在,弱者失去了保護,強者自然就能為所欲為。
“今天北大陸各城獨立自治,沒有中樞官府的體製,就是這麽來的。這是強者們最好的時代,可以肆無忌憚的生殺予奪、予取予求,所以他們稱黃昏之戰為破曉之戰。”
趙寧一時無言。
北大陸的民眾需要依靠這個,他們的祖先在血火中建立的國家,來戰勝強者,維護他們作為子孫後代的生存利益,可到了那時,北大陸中樞已經變得醜陋,充滿罪惡,同樣壓迫他們,不能作為依仗。
誰也靠不了,誰也靠不住。
他們走投無路。
趙寧摸了摸下巴,發現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他看向周樹立:“如果單單隻是北大陸不存在國家,其它大陸仍有能夠整合區域性資源的中樞政權的話,那麽北大陸這零零散散的力量,根本沒法跟對方競爭,隻會被蠶食得連渣滓都不剩,失去一切。”
周樹立長歎道:“正是這樣。
“所以,黃昏之戰不是隻發生在哪個大陸上的戰役,而是波及所有大陸的全麵戰爭!
“他們,聯合起來了!”
趙寧默然無言。
他們聯合起來了。
是的,他們聯合起來建立了一個他們想要的,對他們最為有利的世界。而被他們壓迫的,受盡苦難活得不像人的人,卻沒有能再聯合起來。
談話進行到這裏時,裝甲車抵達目的地。
映入趙寧眼簾的是一座樣式老舊的大院,房屋都是低樓層獨棟建築,樹木鬱鬱蔥蔥,花卉開得很好,裏麵很寬敞,有一個中等小區的規模。
大門處的牌子上寫著“星火城綜合指揮部”。
抵抗軍迎接趙寧的規格很高,雖然沒有張燈結彩,也沒有排成兩排在道路兩側揮舞小旗,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少男少女,但指揮部的一二號人物悉數到場。
趙寧從裝甲車上下來,一群人立即熱情地迎上來。
周樹立為趙寧介紹:“這是抵抗軍總司令,菲利普.史密斯先生。”
這位抵抗軍的二號人物,是一名滿頭金色卷發的消瘦男子,四五十歲,白色襯衫隨意壓了一角在軍綠色褲子裏,胡子拉碴,煙不離手,加上身材消瘦英俊不凡,頗有幾分不修邊幅的詩人氣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菲利普沒有跟趙寧握手,而是來了一個親切的擁抱,“希望趙先生能成為我們的同誌,跟我們攜手並進勇闖天涯!”
“希望如此。”趙寧笑著回應。
要說在這個星球上,除了抵抗軍之外,還有什麽是趙寧十分認可的,那就是世界民族大融合的程度非常高。他覺得這是一種曆史潮流,誰也阻擋不了。
抵抗軍一號人物,即抵抗者人民代表,是一位不惑之年的男子,穿著便服,頭發有些淩亂,眼眶泛紅,看起來像是剛睡醒,給人的感覺很隨和,跟路邊的尋常中年人並無不同。
不過,他那雙眼睛不一樣。
趙寧一時間都沒有想到能夠形容那對眼神的詞,隻覺得它們很亮,無汙無垢清澈如水的亮,無所畏懼飽含鬥誌的亮,世事洞明明察秋毫的亮,如日月,似星辰。
這位抵抗軍的一號人物,名叫李勝利。
“李代表一般都是白天睡覺晚上辦公,今天為了迎接趙先生,是睡到一半特意起來的。
“剛剛警衛去叫他的時候,他還鬧起床氣,跟警衛發脾氣呢,轉頭想起來是自己吩咐的警衛叫自己,又為自己態度不好去跟人家警衛道歉。”
菲利普一邊打趣李勝利,一邊為趙寧解釋他一副沒睡好模樣的原因。
李勝利跟趙寧握手,笑嗬嗬地道:“趙先生能來星火城,是我們根據地的福氣。現在正是飯點,想必趙先生還沒有吃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我們去邊吃邊聊。”
在宴席上,趙寧初步了解了抵抗軍的另兩位核心人物。通過對他們的觀察,他也了解了抵抗軍內部的“風土人情”。
李勝利也好菲利普也罷,都沒有什麽身為高位者的架子與刻意表現出的威嚴,平易近人這個形容詞都不太適合他們,因為他們就沒有拿自己當上位者看。
趙寧出身世家,又是大晉太子,雖然革新戰爭對皇朝的改革初現成果,但千年文化習俗留下來的許多影響依然頑固,旁人在他麵前總是小心翼翼、畢恭畢敬。
而大晉的官員哪怕再賢明,依然會把自己當做父母官看待,而不是跟普通人完全平等的存在,總覺得自己掌握著家長般的權力。
由此,趙寧看到了第一個,抵抗軍可以幫助大晉皇朝深化革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