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新書大齊第一諸侯)
(新書《大齊第一諸侯》已在縱橫上傳,以晉末五胡亂華為背景,半架空曆史文,歡迎移步一觀。)
趙寧沒想到的是,再回大晉已經是數十年後。
這數十年的奮戰格外凶險,行動開始沒多久,趙寧與楊佳妮就被卷入混亂空間深處,再也無法維持留在本界的神識,故而趙寧失去本界的消息亦有數十年。
好消息是,空間不穩的問題基本被解決。
他們這個時代的任務完成了,後麵的事隻能後來的人繼續奮戰。
趙寧與楊佳妮在空間之道上的造詣今非昔比,他們已經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擁有了脫離三維宇宙,進入四維宇宙的資格。
毫不客氣地說,那對趙寧等人而言無異於天國。與四維世界的奇妙廣闊相比,三維宇宙如同繁華都市裏的逼仄茅房。
在成為天國之人前,趙寧回到本界,是想跟大晉皇朝告別。
他已經跟楊佳妮、趙七月等人聯手,在宇宙深處圍殺了趙玉潔,隨著這位命中最大對手的隕落,趙寧在大晉已無心結。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為大晉皇朝已經奮戰得足夠久,為本宇宙也付出足夠多,一代人隻能管一代的事情,他也是時候邁向新生。
初回大晉,趙寧是欣喜的。
本界文明發展的光鮮亮麗,繁華都市隨處可見,物質方麵儼然已經是彼岸界的模樣,科技發達的同時,修行者遍地都是。
可隨著看到的事物與人情越多,趙寧越是覺得不對勁。
一切都很好,但就是不見革新麵貌,因為沒有革新麵貌,所以一切又都不美好。
權貴隨處可見,官吏高高在上,平民生活艱難,貧富差距大如天,哪怕文明已經發展到早就能飛天遁地的階段,依然有著數不清的人居無定所。
......
徐州,某村落。
一座陳舊破落的墳塋前,有一位衣著樸素、滿麵風霜的老嫗,正在獵獵寒風中燒紙,一邊小聲咕噥著什麽一邊不斷抹淚,淚水打濕了臉上密密麻麻的皺紋。
趙寧來到墳塋前,看到了墓主人的名字:方小翠。
“表妹死了四十多年了,想不到還有人記得她,先生也是來看她的?”老嫗老眼昏花又淚水朦朧,一時間沒看清趙寧的麵貌。
“當年王師攻打割據江南的吳國,金陵一戰頗有死傷,方小翠就是隕落在那一戰中的,我當然記得。”
趙寧聲音沉緩,“孫小芳,如果我記得沒錯,當時你已經是元神境修行者,為何現在反而成了沒有修為的人,看樣子生活還過得很艱辛?”
孫小芳怔了怔,愕然抬頭,抹了好半天淚水,終於看清趙寧的麵貌,訝然之餘驚喜萬分:“太,太子殿下?你,你回來了?”
很久以前,大晉準備對中原用兵時,趙寧曾遊曆徐州迂回圖之,路上結識了方小翠,之後帶著對方進入徐州城,認識了方小翠的表姐孫小芳,以及長興商號的薛長興,還有薑葭。
金陵一戰,方小翠戰沒。
反抗軍西征格蘭帝國時,薑葭戰沒。
之後支援彼岸界,薛長興受傷,就一直留在了那邊。
離開墳塋時,趙寧已是麵沉如水。
孫小芳本有光明前途,但在趙寧、楊佳妮離開本界,在宇宙中奮戰的過程中,大晉皇朝發生巨變,社會麵貌與風氣大改,孫小芳被政敵所害,不僅丟了職位,還被廢除修為。
“小翠一直仰慕殿下,但她自知配不上殿下,故而一直不敢表露心跡,平日裏一心辦差,攻打金陵時她就是因為太想立功,這才沒於亂軍之中,臨死之時,她曾說為革新而死,死得其所,沒有辜負殿下當年的恩情。”
回想著孫小芳的一番話,趙寧跨越山川如履平地。
眨眼間降臨河東太原,他從官府中揪出一位封疆大吏,一步跨出,來到河西官東城的烈士陵園,將對方丟在墓碑前。
“殿,殿下恕罪......”這位封疆大吏大腹便便、氣度威嚴,但此刻卻趴在趙寧腳下,渾身抖如篩糠,惶恐醜陋的猶如蛆蟲。
不多時,看守陵園的小吏察覺到這邊的動靜走了過來,遠遠看到趙寧,他渾身一僵,好似被閃電擊中,隨即老淚縱橫地蹣跚而至。
“韓樹拜見殿下......”
小吏不是別人,正是隻剩一條胳膊的韓樹,現如今的他身形消瘦,雖然修為仍在,但整個人行將就木,毫無精氣神可言。
看到趴伏在一旁的封疆大吏,韓樹頓時眼紅如血,咬牙切齒地擠出三個字:“李青猴!”
早就改名為李青侯的李青猴,聽到飽含憤怒與仇恨的三個字,整個人完全癱軟在地。
“李青猴,當著嚴冬、方閑的麵,我且問你,你可還記得孫小芳?”趙寧字字殺機地開口。
大晉攻打秦國時,嚴冬因死守官東城而死,方閑為給大隊人馬斷後而亡,後來都安葬在眼前這片陵園中。
當年同時入伍,一起為革新奮戰的四位年輕人,命運卻是截然不同,且不說埋骨沙場的,韓樹與李青猴的境況都有天壤之別。
“我,我......下官該死......”李青猴驚懼過度,已經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陷害孫小芳的人正是李青猴。
彼時,趙寧掀起的第二次革新戰爭已經結束多年,孫小芳正好調到李青猴手下任職,李青猴的兒子酒駕致人死命且逃離現場,孫小芳將其抓捕歸案,準備依律治罪。
當時已經是一州刺史的李青猴,沒能說服孫小芳徇私枉法,便派人炮製罪證,將孫小芳解職,並安插親信為自己的兒子脫罪。
之後,孫小芳屢次上訪,讓李青猴不勝其煩,他便再度栽贓陷害,迫使其入獄,並廢了對方修為。
曾為革新大業奔赴沙場,拋頭顱灑熱血的大好青年,在功成名就身居高位之後,居然成為了徇私枉法的惡人。
從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不隻是李青猴一個。
二次革新結束後這幾十年,不知多少人活成了他們曾經征討的那些人的模樣。
如果不是群體背叛,如今的大晉豈會革新不存?
“韓樹,你來說,李青猴該不該死?”趙寧轉頭,問麵容枯槁的獨臂老者。
“此人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萬死難贖其罪!”
韓樹咬牙切齒,“幾十年來,被他害得家破人亡的大晉子民不知有多少,僅我知道的就不下百人!
“隻可惜,我沒能將他繩之以法,反倒是為其所害,淪落到這裏看門,實在是......給殿下丟人了!”
趙寧微微搖頭:“你的才能遠超李青猴,如果不是太有原則,違逆了官吏們損公肥己、自私自利的群體意誌,又怎麽會鬥不過他?
“你能堅守自己的堅持,我沒什麽不滿意的。”
聞聽此言,韓樹突然嚎啕大哭。
趙寧瞥了一眼魂不守舍的李青猴:“我給你一次自證清白的機會,隻要你說自己罪不當誅,我就再去調查一番你的過往。”
李青猴抖個不停,嘴裏發出含義不明的音節,終究是沒能說出有實質意義的話來。
狡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瞞不住趙寧的調查。
於是,下一刻,李青猴人頭落地,飆飛的鮮血潑灑而出,正好濺到墓碑上方閑、嚴冬的名字,嫣紅奪目。
趙寧轉過身,麵向燕平城方向,探手一抓,眼前的空間**漾出一圈圈漣漪,隨即一個人被趙寧抓了出來。
看到趙寧,此人臉色大變,就如同老鼠見到貓,心虛氣短,呼吸停滯,跟李青猴毫無二致。
這是趙平。
如今大晉皇朝的宰相。
趙寧離開的這幾十年間,大晉有過政體改革,隨著議會建立,皇帝成為虛銜,宰相執掌大權。
與之一同改變的還有大晉國策,新的被一以貫之的國策,四個字可以大體概括:以商為尊。
“為何背棄革新?”趙寧問。
鬢角斑白的趙平勉強見禮,而後認認真真地回答:“為了提升大晉國力。”
趙寧冷笑一聲:“提升國力自然沒錯,但你在謀求提升大晉國力的時候,為何要舍棄公平正義?”
趙平低著頭道:“因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我已經盡力維護公平、照顧百姓了,許多國策都是為他們謀福,也確實為他們謀取了福祉......但天下沒有絕對的公平,不公平正是發展的動力......”
趙寧厲聲嗬斥:“沒有公平的皇朝,是屬於特權階層的皇朝,這大晉現在便已成了權貴的大晉,豈是當初百萬將士、無數百姓為之辛苦奮鬥的革新之國?!
“我如果要的是這樣一個天下,當初何必反齊?
“今日你如此作為,對得起當初因為我們的號召而舍生忘死的英烈嗎?你對得起這座墓碑上的一個個名字,對得起方閑、嚴冬嗎?!
“你還敢說你確實為百姓謀了福祉?你敢什麽都不為百姓做嗎?你如果不做,這大晉皇朝早就被天下百姓掀翻了!
“懼民之反而為民,不是真為民,為的是你們自己!”
趙平默然。
半晌,他道:“沒有充盈的財力物力,百姓就不可能真正擁有美好生活,隻有先謀求發展,才能讓皇朝有能力照顧好每一個人,而欲求發展,就得摒棄絕對公平。
“比之殿下上次離開之時,如今的大晉已經好了不知多少,現在每個人都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即便是偏僻窮困之地,亦無人忍饑挨餓,那可是從來沒有的景象。
“現在的大晉是有一些問題,但那不是主體,從全局上看,眼下的大晉仍是當之無愧的盛世,亙古未有的盛世!
“再過幾十年,物質極大豐富了,能滿足一切需求,大晉自然會拔高公平的地位,到時候萬民皆有莫大福祉!”
趙寧斥道:“這盛世之所以到來,不是因為你們,而是科技發展、文明進步的必然,你有什麽資格居功?”
趙平道:“若無我們,文明之力能在大晉這般昌盛嗎?”
趙寧冷冷道:“大晉子民,自有文化底蘊、民族人格,沒有你們,這裏的百姓也能創造文明盛景!”
趙平道:“大晉是如今的大晉,難道是平一人意誌使然,不是大晉子民的群體意誌?
“有什麽樣的百姓,就會有什麽樣的皇朝。
“若是天下大部分人真的渴求公平,真能踐行正義,公平正義又豈會缺失?”
趙寧一腳將趙平踹翻在地:“官吏破壞公平,權貴踐踏正義,你指望誰來整肅皇朝?靠那些無權無勢的百姓?曆朝曆代以來亂天下者,是百姓還是官吏權貴?大言不慚,簡直豬狗不如!”
......
韓樹靜靜望著兩人辯論,一時間五味雜陳。
臨了,趙寧問趙平:“趙英何在?”
他沒有感知到趙英的存在。
趙氏的幾個傑出子弟中,趙七月、趙小黎都跟著趙寧去了宇宙前線,留在大晉皇朝的就屬趙平與趙英最有才能。
趙平會背棄革新,趙寧雖然憤怒,但並非想不通,他奇怪的是趙英為何沒有阻止,以他對趙英的了解,後者絕不會舍棄革新根本。
“他,他戰死了......”趙平聲若蚊蠅。
趙寧愣了愣,這個答案出乎他的意料。
“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趙寧轉身麵朝墓碑肅然而立,神色決然,“無論如何,大晉不能背叛為國而死的英烈們,一次也不行,一秒也不可。”
說著,他瞥了趙平一眼:“至於你,敗壞社稷,功不掩過,當誅。”
下一秒,趙平身死道消。
......
“你真決定留下?”
楊佳妮凝視趙寧,“四維世界就在眼前,你居然過門而不入,甘願守在一個逼仄的犄角旮旯裏?”
趙寧微微頷首,看著麵前的趙七月、蘇葉青等人道:“世間先有神州,而後有我趙寧,這裏是我的根。
“如果隻有我留在大晉,才能確保天下有真正的公平正義;如果隻有我一直盯著這個國家,才能統一萬民認知,鎮壓四方宵小,在民族文化中穩固革新基因,形成鐵一般的群體意誌,那我沒有任何理由背棄故土。
“我,趙寧,願意永遠留在這裏!”
......
全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