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章八七七 新的皇朝

字體:16+-

滿是敬重地目送楊佳妮的身影消失在城頭,方小翠回頭對孫小芳道:“芳姐,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何事?”孫小芳長長吐出一口氣,剛剛楊佳妮強大修為與殺伐果斷帶來的威壓,讓她心口如壓巨石。

方小翠興致勃勃地道:“就是,就是楊大將軍,你有沒有發現,她剛剛的樣子好像趙大哥?”

“楊大將軍像趙大哥?哪裏像了?”

孫小芳怔了怔,一時間沒法把趙寧跟楊佳妮聯係到一起。這兩人不僅男女有別,且分別是兩個陣營定海神針般的人物,天然對立。

方小翠連比帶劃,小臉紅撲撲的,好似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顯得格外興奮激動:“就是為難民出頭的時候,為我們普通百姓處置官兵的時候!

“芳姐你難道就沒看出來,楊大將軍的憤怒與她說的那些話,跟趙大哥如出一轍嗎?”

孫小芳凝神一回憶,發現好像......確實是這樣,不由得也起了好奇心,看向楊佳妮消失的方向,低聲自語:

“怪不得楊大將軍肯答應趙大哥照看長興商號,原來他倆根本就是一類人?”

方小翠點頭如蒜:“對的對的,就是一類人,是同樣的人!”

兩人相視一眼,同時露出笑容,這對她們而言的確是個好消息。

幾百名吳國侍衛親軍甲士,迫於楊佳妮的命令,不得不就地取材幫助難民搭建房屋。

軍隊行動起來本該效率非常,隻可惜侍衛親軍向來沒做過給百姓修橋補路這種事,軍民關係跟魚水情毫不沾邊,又因為打心眼裏不憐憫這些“鬧事”“蓄意抹黑官府、抹黑吳王”的刁民,眼下完全是應付軍令。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活計自然不可能幹得漂亮,看得方小翠很是不滿意,卻也隻能幹著急。

“芳姐,吳國官兵怎麽就一副認定難民不是難民是刁民的架勢?之前那個緋袍官員是這樣,現在這些甲士也是如此。他們應該有很多都是平民百姓出身,為何完全不體諒這些難民?

“吳國的官將都這麽蠢嗎?”

方小翠在粥棚裏一麵熬粥,一麵不解地問孫小芳。

孫小芳稍作尋思,沉吟著道:“高位者不是全部有才有德,屍位素餐之輩比比皆是,蠢人不少,但絕不會都愚昧,明眼人必然更多。

“他們之所以一口咬定難民是刁民,是受了大晉朝廷蠱惑的暴民,是因為他們不這樣認定,便沒法處理眼下的事。

“他們其實應該知道武寧各地為何有難民,隻是他們無法很好的解決真正的問題——因為那觸及吳國的根本群體利益,與吳國的國家規則。

“人總是不能認為自己是錯的,國家也不能認為自己是非正義的一方,所以他們隻能顛倒黑白,把難民定義在正義的對立麵。

“自欺欺人之下,上位者信了,官員們信了,將士們也被說服了,於是軍民對立,事情就成了眼下這番麵貌。”

方小翠聽得認真,末了恍然大悟,點著頭長長哦了一聲:

“原來是這樣。芳姐,你真是厲害,太聰明了,竟然能一下子想到這些。我就不行,跟你比起來,我實在是太笨了。”

說到最後,方小翠有些泄氣,對自己的愚笨很是懊惱。

孫小芳笑著寬慰:“這並不是因為我比你聰明。等你在徐州多呆幾年,見識得多了,自然也能輕鬆明白這些。

“還有,先生授課的時候你得認真些,不能老打瞌睡,你要是聽懂了先生的那些話,現在根本不用問我這個問題,自己就能想明白。”

說起朝廷派來的給他們教授革新學問的先生,方小翠便禁不住一臉崇敬,她揮舞了一下小拳頭,一副發憤圖強的堅定模樣:

“我往後一定好好聽先生授課!

“之前是不明白那些學問有什麽用,覺得還不如把時間用來修行,增強戰力好正麵打敗敵人。今天這事兒算是讓我明白過來,這些學問都是很有用的,我一定要學好!”

孫小芳報以鼓勵的眼神。

......

漠北。

王庭外圍,一支由數千名身著皮甲攜刀帶弓,鮮衣怒馬裝備精良威風凜凜的精銳騎兵,跟隨護送的馬車隊伍,浩浩****向王庭行來。

無論是百十輛滿載珍奇貨物、車轍在地麵犁出不淺溝痕的馬車,還是行在隊伍前列,由兩匹汗血寶馬拉著的寬大華貴雕車,都讓看到這支隊伍的王庭牧民、商賈紛紛駐足,讚歎不已。

“這是哪位酋長的車隊,聲勢這般浩大,竟然還能帶著數千騎兵直驅王庭?”

一名西域來的金毛商賈,一臉讚歎敬畏地詢問身邊的王庭牧民。

他經常來王庭,知道這幾年天元王庭一直在集權,限製權貴酋長們的力量。非戰爭時期可以帶著數千騎兵護衛來王庭的酋長,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能有這樣陣仗的部落,整個草原屈指可數,若是我沒有看錯,這一定是小葉部的酋長親自來了。”王庭老牧民表示自己見多識廣、眼光毒辣,說出來的話肯定不會有錯。

“原來是小葉部,怪不得。”金毛商賈雖然不是什麽豪商巨賈,買賣做得有限,但小葉部的大名他早有聽聞。

在越來越多牧人、商賈乃至權貴的矚目中,數千精騎在王庭外停下,兩匹寶馬拉著的雕車則帶著車隊進入王庭。

雕車來到王帳外圍時,王帳官員已經先一步等候在此。

護衛幫忙掀開簾子,穿著右衽交領袍服的酋長從車廂內走出,舉止優雅從容,氣度雍容華貴,令旁觀者無不傾羨三分。

縱然是無數雙敬畏仰慕的目光同時投來,蘇葉青亦不曾有絲毫動容,微微點頭向幾名頂級權貴稍作致意,便在王帳官員的引領下從人群前走過,步履從容地進入王帳。

“你不用每次來都帶這麽多珍奇,我並不缺這些。”蕭燕放下蘇葉青呈上來的禮單,示意蘇葉青不必站著。

“公主自然不缺這些,但王庭官員與眾將士卻不會嫌多,眼下是多事之秋,總是需要多給人一些好處,才好讓他們戮力辦差。”說完這話,蘇葉青款款落座。

蕭燕微微點頭:“那我便收下這些。”

所謂多事之秋,指的是天元王庭集權之下多有亂象。

為了增強天元部族的中央力量,這些年來蕭燕效仿中原皇朝的體製力行變革,建都城,造文字,定律法,設立宮衛騎兵,籌組中央禁軍,在地方設置州縣部族軍,分化削弱大部落力量;

於中樞組建南北二府,北府主理草原事,南府主管中原事,既為在中原集權,也為日後二度南征入主中原做準備。

二府皆設宰相統領政事,又設樞密院統領軍事,培養百官;

引進儒家學說、接觸金光教,大力推行忠君報國的文化,謀求更好改變、控製牧民思想的同時,減少與中原的文化隔閡,建立文化紐帶,削弱中原之民對天元部民的抵觸情緒。

這會方便來日大軍攻占中原州縣後,更加順暢地掌控地方,避免再出現河北反抗軍那樣頑強的抵抗力量。

至於鼓勵通商西方互通有無等事,屬於小節,不值得一說。

——天元王庭在跟齊朝的國戰前,就已向西擴展了大片領土,奪取了七河流域,現在跟西方交流十分深入。

中原在大爭大戰,暫時無暇北顧,這是天元王庭最好的變革圖強的機會,眼下,蕭燕的大業已經推進到馬上就要建國稱帝的地步!

等到天元部族建立皇朝,元木真便不再是天元可汗,而是天元皇帝!

“公主這回急召我來,是有什麽吩咐?”蘇葉青問道。

蕭燕拿出一份正經的命令文書,讓侍候在左右的內史遞給蘇葉青:

“我幾回派人去流沙部抽調勇士進入王庭禁軍,流沙部酋長都不願出力配合,幾次三番暗中作梗,致使選出來的勇士不堪一用。

“最近一次,流沙部酋長更是慫恿部落勇士跟我的人起衝突,想要營造部落勇士不願離開部落來王庭的假象,試圖令我退讓。

“幾名中品官員死在了那次衝突中。

“據報,日前流沙部酋長邀請了室韋部酋長到黑水河打獵。名為狩獵實為密謀。室韋部酋長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我定下的室韋部每年賦稅份額,他一直在給我打折扣,不是拖延就是少繳。

“不能讓他們形成串聯之勢,把更多大部落酋長拉進去。

“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罔顧王庭大計,分不清大是大非,心中根本沒有大汗,存之無益。你去黑水河一趟,取下他倆的人頭,再帶兵肅清流沙部。

“我會派人助你。”

蘇葉青起身接過命令文書:“臣下領命。”

蕭燕笑著擺了擺手:“我隻是公主,又不是太子,不必跟我稱呼臣下。時間緊迫,你立即動身,早去早回。”

蘇葉青躬身應諾。

作為蕭燕的絕對心腹與左膀右臂,蘇葉青離開王帳後便帶著王庭高手,一路疾行前往黑水河。夜晚,她們通過火光輕易鎖定了狩獵隊伍的位置。

雙方高手實力相差太大,襲殺很簡單,流沙部酋長與室韋部酋長的人頭,沒太久便被取了下來。

他們一個想保住自己部族的軍力,一個想保住自己部族的財力,結果反而是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旬日後,蘇葉青帶著小葉部精騎與王庭禁軍,來到流沙部。

被石灰醃製保存的酋長人頭,丟到部落前的時候,流沙部的權貴們無不跪下來表示臣服。

至於尋常勇士,多半沒有反抗之心。對他們而言,王庭待遇優厚,帶上家人去跟著大汗吃香喝辣,豈不是比呆在部落好得多?

讓精騎進入部落,滅殺酋長嫡係心腹力量的時候,立馬部落外的蘇葉青意興闌珊。

刀光劍影掀起的血火風潮前,她轉頭看向南方。

草原即將興起一個強盛皇朝,寧哥兒何時能夠完成中原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