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返回河東
“讓兵士快速衝到城牆下,這樣就不用擔心投石機了,兵士就可以順利爬上城牆了。”劉璋說完後自己也安心不少。
“希望如此吧。”高沛回了一句。
李群等到對方兵士進入弓弩的射擊範圍後讓弓弩手進行攻擊,大量的弓箭向著敵軍射去。
這些進攻的益州兵都身穿甲胄,可見益州的富裕,但守軍的弓弩也非常強勁,尤其是這麽近的距離,射倒了不少的益州兵。
益州的弓箭手也開始反擊,李群的兵士也出現了傷亡。
益州兵衝到城牆下方後立即擺放攻城梯,開始往城牆上方爬去。
城牆上的兵士開始往下扔石頭與滾木,還有的兵士往城牆下方扔點燃的火油罐。
滾木與石塊都沒有火油罐震懾人心,一團團的火焰在城牆下方爆裂開,許多的益州兵士成為了火人,這些火人痛苦的哀嚎著,使得那些進攻的益州兵不敢靠近。
劉璋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一幕,高沛也被震懾住了。
“高將軍,這,這是什麽火焰?”劉璋有些磕巴的問道。
高沛吞了一下喉嚨說道:“這應該是一種油,他們把油給點著了。”
“油燒起來也不可能這樣呀?”劉璋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進攻的益州兵士被這種火焰給嚇住了,他們不敢往城邊靠近,用盾牌防禦著弓箭,等待著撤退的號角聲。
高沛見此趕緊轉頭對著劉璋說道:“公子,現在兵士們根本就無法爬上城牆,得讓他們撤回來休整一下。”
劉璋雖然心有不甘,但聽高沛這麽說隻好點頭同意了。
高沛趕緊讓部下吹響撤退的號角。益州兵終於等到撤退的命令,他們如潮水向後退去。
這批兵士撤下後沒多久,劉璋又催促高沛進攻。
高沛有些不願意,但劉璋直接抬出來劉焉。
高沛雖然有些看不上劉璋,但不敢違抗劉焉的命令,隻好讓自己的兵士在身上澆著水用以防火,然後繼續進攻。
但高沛與劉璋發現守軍的火根本就不怕水,還是有大量的兵士被點燃了。
益州兵見這種火焰連水都不怕,他們開始以為這火是鬼神之火,士氣瞬間就低落下來,然後再次撤了下來。
這時候霍東帶著大軍來到了陽平關。
李群見霍東帶著援軍來了之後心裏更加的有底了。
霍東穿著甲胄來到城牆上,看著城關外有大量的益州兵倒了下去。
“這蜀地可真是個好地方呀,看這甲胄的數量,這劉焉比劉表還要富裕呀!”霍東有些豔羨的說道。
“主公不用眼饞,這蜀地早晚是我們的。”典韋挺著胸膛說道。
“要想攻打蜀地,至少需要等待一年,那時候漢中郡已經被我們消化完,現在我們隻需要不讓別人進入漢中郡即可。”霍東說道。
就在霍東與部下討論蜀地的時候,高沛再勸劉璋撤軍。
而劉璋卻不想這麽狼狽的回去,他不想讓劉焉看輕他。
高沛見劉璋還想進攻陽平關,心裏已經有些怒氣。
高沛發現城牆上多了許多的旗幟,其中有一個霍字旗,這是之前沒有的。
“敵人的援軍到了,應該是霍東親自帶兵來了。現在進攻就是讓我的兵士去送死。我的兵士都死光了,而陽平關沒攻下來,公子也無法對使君交代吧?”高沛指著城牆上的旗幟大聲喊道。
劉璋也往城牆上看去,當看見有霍字大旗被風吹的飄揚著,劉璋的臉一下子就白了起來。
劉璋知道要是霍東的大軍前來,那麽他將沒有可能攻破陽平關。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霍東現在應該帶著大軍攻打漢中郡的東三縣,他怎麽可能出現在這裏?”劉璋不相信的說道。
“可是現在事實就是霍東帶著援軍過來了,我們不能再攻城關了,那樣隻會徒增傷亡。”高沛說道。
劉璋長出一口氣後有些無奈的說道:“撤軍吧。”
高沛得到允許後就讓大軍開始回營。
“主公,敵人開始撤了,這是不打算攻城了,我們晚上可以趁機偷襲他們。”典韋說道。
“偷襲之後我們也得不到什麽,對我們沒有什麽好處。”霍東從來不幹賠錢的買賣。
劉璋與高沛帶著大軍撤回營地後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他們收拾東西往回撤。
霍東見益州大軍撤走後,他也開始安排大軍陸續撤出漢中郡,首先是徐晃的騎兵,然後是孫柳的步兵。
劉璋回到成都之後把攻城失敗的責任都推給了高沛,說是高沛畏戰才導致他們沒有在敵軍援軍到來之前攻下陽平關。
等到徐晃與孫柳的大軍陸續撤出後,霍東帶著剩下的人開始返回河東郡。
等到霍東返回河東郡的時候已經進入九月下旬了。
李錄把霍東攻打漢中時發生的事情述說了一遍。
其中有兩件大事,其一是在兗州的曹操帶兵攻打徐州的陶謙,陶謙現在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
其二就是袁紹為報黑山軍偷襲之仇,帶著大軍開始攻打黑山軍。
袁紹的大部分精銳在北麵與公孫瓚對峙著,為了解決缺少兵力的問題,袁紹采納了許攸的建議,用那些未反叛的韓馥舊部。
剛開始袁紹對這些韓馥舊部心存疑慮,畢竟之前有些韓馥的舊部做了黑山軍的內應,與黑山軍裏應外合攻破了不少城池,其中包括鄴城,要不是有陶升,袁紹的親人就將落到黑山軍的手裏。
但袁紹不久後就發現許攸說的對,那些有反心的人已經反了,這些沒有反的韓馥舊將要是得到機會就會拚命表現。
袁紹先帶大軍進攻於毒所部,那些韓馥舊將為表忠心都親自上場殺敵,大破於毒人馬,斬於毒,殺黑山軍萬餘人。
接著袁紹又擊破黑山軍在髭丈八、劉石、青牛角、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部,複斬首數萬級。
袁紹又帶著大軍來到常山,與黑山軍首領張燕大戰於此。
張燕用人口從霍東這裏換到得到不少的長槍與刀,再加上與從公孫瓚那裏獲得到的近千匹戰馬,其軍勢不容小覷。
袁紹與張燕指揮著大軍激戰半月之久,雙方均傷亡慘重,兵士疲憊不堪,不能再戰,於是雙方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