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生存記

第四百九十九章 諸侯發展

字體:16+-

李家的事對霍東來說隻是一件小事,總有幾個家族不甘心,想要搏一搏。

現在霍東比較關心的是吳懿會不會投降。

在新都城的吳懿收到了兩封信件,一封是霍東寫的,一封是劉璋寫的,兩封都是勸降信。

霍東寫的是他承諾會安置好這些兵士,每個兵士都會分到耕地,如果吳懿拒不投降,無非是多添一些亡魂,畢竟他把比新都城更堅固的成都城都給攻下來了。

霍東其實是嚇唬吳懿,剩餘的火藥都被他用來摧毀成都城了。

吳懿看完兩封信後歎了一口氣,現在他所率領的兩萬多兵士成為孤軍了,他們就算想撤也撤不了,對方的數千騎兵會在他們撤出的時候糾纏上來。但就算他們不撤,隻要霍東的大軍圍住新都城,等他們耗盡糧草就可以。

吳懿把部將都給召集過來,把情況說明一下。

大多數人聽到成都城被破,劉璋投降後,就失去了抵抗之心。

有幾個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兵馬與權勢,但大多數人支持投降,而且他們也沒信心能守住新都城,也隻能選擇投降了。

當霍東收到吳懿送來的信件,看到吳懿選擇投降後,頓時心中的一個石頭落了下來。

霍東派張濟與趙雲帶著本部兵馬,前去新都幫助徐晃接收城池。

接著霍東又派孫柳帶著本部兵馬去占據蜀郡的北半部。

現在蜀郡的北部根本就沒有什麽兵馬了,都被劉璋調集到了新都與成都,至於那些大族更加成不了氣候了,他們之前把大部分族人派到了廣都城與武陽城。

現在這些大族的不少族人還被霍東看押著,孫柳占據蜀郡不會遇到多大的阻礙。

張濟與趙雲帶著隊伍來到雒縣與徐晃匯合後,便開始接收吳懿的投降。

看見那麽多的騎兵後,益州將士更加老實了,聽從命令排隊出城,然後卸下甲胄,扔下兵器。

吳懿的兩萬人投降了,益州的產糧高的地區都被霍東給掌控了。

霍東命令張濟、徐晃帶著本初本部兵馬前去蜀郡屬國的徙縣,解決掉在那裏的李異。

霍東又讓孫建帶著本部去占領犍為屬國。

剩下的隊伍穩固住占領的區域。

霍東忙著擴張的時候,其他的諸侯也沒有閑著。

曹操平定兗州的叛亂,又把皇帝接到手後,開始向外擴展勢力。

豫州的一些郡縣被黃巾軍何義、劉辟、黃邵、何曼等部占領,各部有兵數萬之眾,他們都是家庭為單位,有不少的老弱婦孺,實際能戰之人不過幾千,還沒有多少甲胄,兵器也殘破不堪,在真正的隊伍麵前,這些黃巾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黃巾軍就像草原部落遷徙一樣,當到達一個縣後,他們會把縣城周圍的村莊劫掠了,把百姓裹挾進來,吃光劫掠的糧食後,再去下一個縣。

曹操率兵以朝廷討伐黃巾軍的名義,擴大在豫州的地盤,現在曹操有皇帝在手,名義上占據上風。

豫州的一些官吏與大族隻能接受,尤其是那些在乎名聲的士族之人,他們可不想被扣上反賊的帽子,曹操大軍非常順利的占領了一些城池,那些黃巾軍也不是曹操的對手,曹操將會很快就把豫州吞下。

但有一件事令曹操比較悲痛,他的重要謀士戲誌才因病去世了。

曹操開始大步擴張,而好不容易得到徐州的劉備就有些淒慘了,自己的徐州居然被一個投奔他的人給搶了。

當初呂布被曹操趕出兗州後,無地可去的呂布隻好逃到徐州投奔劉備。

剛開始呂布還挺老實的,畢竟人在屋簷下,但是到了六月出現了變化,袁術進攻徐州,劉備外出禦敵,留張飛鎮守徐州統治中心下邳。

袁術聽從謀士的建議,聯係了在徐州的呂布,承諾如果呂布在徐州與袁術同時兵夾攻劉備,袁術會給呂布軍糧二十萬石的糧食及其它輜重。

呂布本就不甘心在劉備之下,聽到袁術的承諾後,呂布大喜,於是開始謀謀劃偷襲下邳。

這時的張飛因怨而殺了陶謙故將曹豹,下邳人心不穩,中郎將許耽派司馬章誑招引呂布進攻。

呂布立刻帶兵前往下邳城,許耽所部開城迎呂布軍入城。

張飛倉促應戰,大敗而逃。呂布占領下邳,盡獲劉備妻子兒女,自稱徐州刺史。

外出禦敵的劉備被袁術所敗,回來後又發現家被偷了,隻能忍受欺辱,向呂布乞降。

呂布見袁術所承諾的糧食遲遲不至,知曉袁術是不打算給他糧食了,心中對袁術不滿,就沒有擊殺劉備,接受了劉備的投降,封劉備為豫州刺史,還把劉備的家屬還給了劉備。

呂布讓劉備帶著殘軍去守小沛,對抗袁術,但呂布沒有料到劉備雖然大敗,但在軍中非常有號召力,那些潰兵聽說劉備在小沛後,都往小沛趕去,使得劉備不久之後又有大約近萬的兵士。

呂布見劉備的兵士越來越多,擔心劉備日後奪回徐州,於是又帶兵攻打劉備。

在霍東派韓當拿下蜀郡的時候,呂布攻陷了小沛,劉備帶領一些殘兵逃了,呂布暫時控製住了徐州。

劉備隻是被呂布奪走了徐州,其實已經算是命硬了,之前統領呂布的丁原、董卓、王允墳頭上的草都換了不知道多少茬了。

無地可去的劉備,便打算帶著殘軍投靠了朝廷,也就是投靠曹操。

孫策從丹楊起兵後,攻打了丹楊郡與吳郡,那邊的袁術在孫策每攻下一郡之後,就派遣了一郡的主官,孫策因為需要袁術提供糧草就暫且忍了。

但孫策不甘心總為袁術打拚地盤,於是在霍東攻打巴郡的時候,孫策開始進攻會稽郡,會稽郡距離袁術的大本營九江郡較遠,可以會稽郡為根基。

會稽太守王朗(在演義中王朗被諸葛亮陣前罵死)派兵扼守的固陵城。

孫策數攻不克,其叔父孫靜建議派兵從固陵以南數十裏的查瀆奇襲可收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效。

孫策采納,命軍士多點火把以為疑兵,然後分軍經過查瀆,偷襲了高遷。

王朗大驚,派故丹陽太守周昕率兵迎戰,周昕倉惶應戰,被孫策軍殺死。王朗的軍隊大敗。

虞翻等人保護王朗從海路逃至東冶。孫策追擊,再破王朗,王朗投降。

孫策自封為會稽大守,這次派自己的人為縣吏,不給袁術插手的機會。

接著孫策又攻破聚眾起事於江東的嚴白虎等人,徹底占據了會稽郡,孫策算是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根基。

有人擴張地盤,就會有人縮減地盤,現在公孫瓚眾叛親離,退守到了易京。

公孫瓚為防意外,在易京周圍修築十道塹圍,塹內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設了望樓。

居中土台高達十丈,公孫瓚自居其上,又以鐵為門,不許男人入內,公事文疏皆以強索係之上下。公孫瓚遠絕賓客,無所親信,又於台內貯糧穀三百萬斛,自以為萬無一失。

袁紹看見公孫瓚的舉動後,並未冒著巨大的傷亡攻打上去,而是忙著消化吞並的幽州與青州的郡縣。

袁紹知道隻要他把青州與大半個幽州消化後,他的實力將會更加強大,而隨著時間推移,公孫瓚與他的部眾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大,他剿滅公孫瓚將會越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