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撤往秭歸
蒯良聽劉表找他,他就知道一定是有大事發生了,蒯良不敢耽擱,趕緊來到劉表這裏。
劉表見到蒯良來了,便把蔡瑁寫的信件遞給蒯良。
劉表等到蒯良差不多看完信件後說道:“子柔認為是否應該同意蔡瑁帶著大軍撤到秭歸縣?”
蒯良先把信件重新放到劉表身前的案上,然後回答道:“如今水師覆滅,蔡將軍那裏無法獲得補給,讓一些將士留下來守城,剩餘兵士後撤是最安全的。”
“當初子柔曾經提醒過我不要隻靠水師運送糧食,卻被我忽視了。但我實在想不通我的水師為什麽會失敗?我的水師人數與戰船數量是敵人的三倍,就算戰勝不了敵軍水師,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吧?”劉表越說越生氣。
“霍東此人擅長以少勝多,推行精兵。霍東治下有一個民兵政策,那些民兵經過訓練已經不可小覷,兵士是從那些民兵挑選出來的,不可以因人數少而輕視霍東的兵馬。”蒯良說道。
蒯良研究過霍東的政策,之前從未見過,這些政策有許多的優勢,但其他諸侯卻難以效仿,因為霍東是剝奪了士族、豪右的特權,把士族、豪右的耕地給了那些百姓。
“我擔心蔡瑁無法安全撤離巫縣,要是撤退變成了潰敗,那荊州就危險了。”劉表知道撤退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一定要在巫縣留下足夠多的兵士,一定要拖住霍東的兵馬。”蒯良說道。
劉表陷入了為難之中,被留下的兵馬等於是被放棄了,要是留下的太多,這讓劉表有些心疼,要是留下的太少,又讓劉表擔心無法拖住霍東的兵馬。
蒯良見劉表陷入了猶豫之中,便開口說道:“使君,要早做決斷,現在巫縣的存糧有限,要是耽擱太久,容易生出兵變,那時候就將全軍覆滅了。”
劉表最終決定說道:“讓蔡德珪留下一萬的兵士守巫城,然後帶著剩下的四萬兵士往秭歸縣城撤退。”
劉表說完就寫封信件,然後派人給蔡瑁送去。
劉表看著兵士拿著信從屋子裏走出去,他還是有些擔心,對著蒯良說道:“子柔,我擔心四萬兵士守不住秭歸城,現在南陽郡留有一萬三千多的兵士,我想從中調撥一萬兵士去秭歸縣。”
蒯良趕緊勸說道:“使君,萬萬不可呀!有這一萬多兵士才能確保南陽不失。要是調兵也應該從其它郡縣調,南陽的兵士不能動,否則霍東派一支兵馬進攻南陽,那我們再往南陽增兵就來不及了。南陽要是有失,南郡也將不保,那時候荊州危矣!”
劉表聽到了蒯良的勸說後,暫時打消了調動南陽郡兵士的心思。
“讓各郡抓緊訓練兵馬,我就算是用人命拖,也要把霍東拖垮。”劉表開口說道。
諸侯之間的戰爭不是一兩場勝敗就能結束的,一直到一方的血流幹了,才會結束。
巫縣的兵士聽聞水師敗了,再加上蔡瑁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一日兩餐,荊州兵都在擔心糧食不夠,一時間巫縣人心惶惶。
蔡瑁為了穩住軍心,隻能又改回一日三餐,這才稍稍穩定了軍心。
上午陽光明媚,蔡瑁穿著明亮的甲胄來到城牆上散散心,他轉頭對著身邊的伊籍問道:“機伯,現在我們的糧食還夠吃幾天了?”
“我讓一些兵士捕撈魚蝦,但吃糧的人太多了,最多隻能堅持十三、四天。”伊籍回答道。
“從今日起,巫縣的一萬多民夫每日隻吃一頓。”蔡瑁張口說道。
劉表征集的近十萬民夫不全布置在巫縣,而是分散在各個郡縣,然後把糧食從各郡縣運到巫縣。
伊籍點頭說道:“這樣的確可以多堅持一段時間,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今日應該就可以收到使君的信了。”蔡瑁說道。
蔡瑁在城牆上溜達了一會後就下了城。
到了中午的時候,蔡瑁收到了劉表的信。
蔡瑁看完信後立即讓人把伊籍叫來,然後說道:“劉使君已經同意我們的計策,讓我們留下一萬兵士守城,其他人向秭歸縣撤退。”
“一萬兵士恐怕拖不了多長的時間,要是敵人用炸船的那種東西炸城池,恐怕巫城會立刻失守。我們大軍就危險了。”伊籍有些擔心的說道。
“那就留下一萬五千兵士,那些民夫也都留下來,剩下的兵士向秭歸縣撤。”蔡瑁說道。
“把哪位將軍留下來?”伊籍問道。
蔡瑁思考了一會說道:“我這裏有一個人選,此人名叫文聘,之前此人曾經被我派去攻打漢中,後來失敗而歸,暫時沒有兵權。此人能力是有的,應該能拖住霍東的大軍。”
蔡瑁說完話便派人去把文聘叫來。
文聘攻打漢中失敗後,帶著殘部逃回到了荊州,然後一直就受冷落,沒有獲得實權,在巫縣也隻是監管民夫搬運糧食。
文聘聽到蔡瑁找他,邊走邊整理一下儀容,文聘知道蔡瑁喜歡幹淨整潔。
蔡瑁看著文聘說道:“仲業,如今局勢危急,需要一員大將守住巫縣,讓部分大軍撤到秭歸縣,這樣可以減少這裏的糧食需求。我左思右想,你最合適留下來。我知曉你的才華,上次進攻漢中失敗,不是你之過,實乃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你可願意留下來守城?”
文聘稍作思考,便點頭答應下來。
“我給你留下一萬五千兵士與一萬多民夫,至少要給我堅持五天,五天之後我會派一支兵馬押送糧草過來。”蔡瑁沒有說實話,他想讓文聘盡可能的殺傷敵軍的兵士。
蔡瑁讓文聘回去準備後,便安排兵士收拾東西準備撤兵。
翌日,蔡瑁給文聘留下夠幾日吃的糧食後,便帶著三萬多的兵士出了城。
霍東幾日派甘寧的水軍巡視著大寧河的入江口,防止敵軍獲得糧食補給。霍東還派探馬巡視巫縣周圍,查看敵軍是否有異動。
荊州兵撤退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探馬看見如此情況後,趕緊把消息告知給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