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獲得兵權
袁紹自從得知袁應奪回柏人縣後,病情有了一點好轉,能稍微吃一些幹食了。
袁紹開始讓袁尚處理更多的事情,雖然沒有明確袁尚是接班人,但完全是按照接班人培養的。
逢紀收到了從樂安國送來的絕密信件,這必然是袁譚送來的,逢紀很想打開查看裏麵的內容。
但按照規矩,這種絕密信件隻能由袁紹打開,如果被袁紹發現被密封的信件被他逢紀查看過,到時候袁紹很可能會嚴懲他逢紀。
逢紀忍住**,沒有打開信件,而是原封不動的給袁紹送去。
袁紹看著密封的盒子皺起了眉頭,他內心之中居然有些害怕信裏的內容是壞消息。
袁紹自嘲了一下,他征戰半生,居然會害怕一封信件,隨後他就拆開了盒子,把密封的信件取了出來。
逢紀在一旁仔細的觀察著袁紹的表情,他發現袁紹由眉頭緊鎖變成了嘴角含笑,逢紀不由的開始好奇信中到底寫了什麽。
“好,好!”袁紹在那裏喝彩道,接著便把信件收了起來,沒有給逢紀看的意思。
逢紀張口小心的問道:“主公,是何事讓你如此高興?”
“顯思(袁譚)告知我曹仁正帶著大軍攻打大耳賊的營地,這是我們奪回青州的好機會。”袁紹高興的說道。
袁紹並未把是袁譚派兵偷襲了曹仁的糧隊,進而引起曹、劉相攻的消息告知逢紀,知道的人越少,瞞的時間就越久。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先是袁應將軍收回了柏人縣,接著青州的曹仁又與劉備打了起來,如今的局麵正在逐漸的好轉。”逢紀跟著高興的說道。
袁紹沉思了一下說道:“如今清河國那裏有多少我們的兵馬?”
“有約一萬七千的兵士。”逢紀回答道。
“我覺得可以把這一萬七千的兵士交給顯思指揮,這樣可以統一指揮,收回青州將會更加的容易。元圖認為如何?”袁紹看著逢紀說道。
逢紀聽到後大驚,之前袁譚是與袁尚競爭繼位的唯一對手,後來劉備攻打青州,使得青州隻剩下樂安國了,袁譚實力大損,無法再與袁尚相爭了,眼看著袁尚可以順理成章的繼位,這時候袁紹突然要給袁譚兵馬,這不是再次讓袁譚有了與袁尚相爭的實力了嗎!
逢紀思考一下,然後說道:“主公,長公子沒有太多的統兵經驗,如果這一萬七千兵士有失,那我們實在無法承受,也難以再征集這麽多的兵士了。”
逢紀試圖勸說袁紹不要把這一萬七千的兵士交給袁譚統領。
“之前袁應也沒有獨自統兵打仗,結果他不也打敗了鞠義的部下,奪回了柏人縣嗎。顯思向來行事穩健,我相信他可以統領好這一萬多的兵馬。如果當初把那一萬兵士交給顯思統領,而不是大耳賊,這青州勢必還會在我們的手裏。”袁紹說道。
這次袁譚用計讓曹、劉相攻,這讓袁譚在袁紹那裏的形象好不少。
袁紹看著逢紀還要試圖勸說他改變主意,便閉上眼睛說道:“我有些累了,就這麽定下了。”
逢紀隻好對著袁紹行了一禮,然後退了出去。
逢紀出了屋子後便向著袁尚那裏走去,想要與袁尚、審配一起商量對策。
最終袁尚、審配、逢紀還是沒有讓袁紹改變主意,袁譚獲得了在清河國的一萬七千兵士的指揮權。
袁譚看著手裏的兵符樂的合不攏嘴,不斷的用手撫摸著手裏的兵符,前凸後翹,滑潤細膩,摸起來非常的舒服。
袁譚見到郭圖進來了,便把兵符收好,然後起身相迎。
此次正是靠著郭圖的謀劃,袁譚才能獲取兵權,再次有實力與袁尚相爭了。
“先生,如今我們已經獲得了兵權,接下來該怎麽做?”袁譚恭敬的問道。
“如今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公子現在隻需要牢牢的控製住手中的兵馬。”郭圖回答道。
“如果我奪回青州,到時候阿父必然會選擇讓我繼位,現在曹、劉相爭,這不正是奪回青州的好機會嗎?”袁譚不甘心的說道。
郭圖在心中歎了一口氣,這袁譚太急躁了,他說道:“清河國的兵馬都是剛入伍的,他們都沒有打過仗,守城還行,要是讓他們進攻,非常容易發生潰敗。萬一公子要是敗了,那三公子與逢紀他們會趁機攻擊公子,到時候主公很可能會把兵權收回去。”
“那我就看著劉備、曹仁在屬於我的地盤上打仗?”袁譚問道。
“如今公子的首要目標並不是奪回青州,而是保留兵力,好與三公子爭奪繼位權。主公身邊基本都是三公子的人,就算主公讓長公子繼位,三公子、審配、逢紀等人可以更改使君的遺命,讓長公子無法繼位,那時候長公子有兵權在手,逢紀等人便不敢對長公子動手。”郭圖說道。
如果袁譚倒下,以郭圖與逢紀、審配等人的恩怨,他郭圖也不會有好的下場,所以郭圖竭力輔佐袁譚。
郭圖不是沒有想過走,可是他的家人如今都在鄴城,自從劉備的家人偷跑出鄴城之後,袁紹便加強了把控,郭圖的家人根本就無法出鄴城。
將來就算袁尚繼位,袁譚隻要有兵權,逢紀、審配便不會對他郭圖的家人動手。
袁譚聽到郭圖的話後便打消了動兵的念頭,有些消沉的回到了座位之上。
袁譚歎了一口氣說道:“如果先生還在鄴城,那我的情況就會好很多了。”
“公子不必太過懊惱。如今的時局,誰有了足夠多的兵馬,誰便有話語權。公子有了兵權,便可以占據更多的郡縣。公子要囤積大量的糧草,如果將來袁尚繼位了,很可能會掐斷糧草的供應,公子要早做準備。”郭圖叮囑道。
袁譚現在打消了奪回青州的想法,他點頭說道:“我會多向阿父要糧草。”
“另外公子應該與袁應多通書信,拉進關係,就算不能把他拉攏過來,也盡可能讓他保持中立。”郭圖說道。
“之前你說的時候我就開始做了,現在我與袁應關係還不錯。”袁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