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生存記

第九百一十一章 安置流民

字體:16+-

曹操估算了一下手中的兵馬,曹休那裏有將近一萬五千的兵馬,許褚那裏有三千的步兵與將近兩千的騎兵,許昌這裏有五千的兵馬,但還需要留下兩千守著許昌。

先盡快征一萬的兵士,伏擊完後在把這一萬人調往南麵。

這樣就有三萬三千的兵馬,就算霍東的兵馬善戰,也非常可能把弘農的一萬多敵軍給打敗。

趙雲的兵馬已經修建完了主營寨,現在正在江都城的東側、南側、西側修建小型的營寨。

趙雲的部下將會在小型的營寨裏挖掘坑道與建造投石機。

甘寧帶著五千的水師上了岸,給趙雲助陣。

“根據消息,這曹操的長子曹昂正在這江都城裏,如果我們把曹昂殺了或者俘虜了,那對曹軍的士氣將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在徐州將會沒有人敢阻止我們。”甘寧對著趙雲說道。

“要是曹昂打算死守城池,我們殺他或者俘虜了他的可能性還比較大。但如果這曹昂想要逃跑,他可以夜間跑出去,這可就不太好抓了,這江都城實在是太大了,我們的兵馬不能在夜間時刻封鎖城池的周圍。”趙雲看著高大的江都城說道。

接著趙雲轉頭對著自己派到江都的細作問道:“可探查到敵人在城裏有多少的糧食?”

“城裏麵有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應該夠那些守軍吃上一到兩個月。”細作回答道。

“不是說曹軍缺少糧食嗎?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糧食?”趙雲再次問道。

細作回答道:“之前曹操曾從大族那裏獲得了不少的糧食,想用這些糧食進行民屯,後來我們的大軍北上,曹操便下令停止進行民屯,把那些糧食調撥給軍隊。”

“我說這段時間這流民怎麽多了起來,想必那些本來進行民屯的百姓又再次成為了流民。”趙雲說道。

“根據我們的得到的消息,如今徐州北麵正在驅趕流民南下,想要用流民拖住我們大軍的進攻的速度,消耗我們的糧食。”細作說道。

“如果有大量的流民過來,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甘將軍,到時候需要你的戰船做好準備,然後把這些流民送往揚州,並且控製好這些流民,敵人很可能在流民中安插人,然後煽動流民起事。”趙雲轉頭對著身邊的甘寧說道。

“好的,我會讓部下們做好準備。”甘寧點頭說道。

“我會讓揚州的官吏把民兵組織起來,隻要把這些流民分到各縣,那麽這些流民就掀不起多大的風浪。”趙雲說道。

李連現在非常的餓,他想抓一把土,然後塞進自己的嘴裏。

終於他們來到一個關隘,之前李連北上的時候,清楚的記得這裏並沒有關隘。

這關隘的周圍有大量的兵士正在警備著,流民們非常的安靜,不敢發出聲響,或者說是餓的不敢發出聲響。

李連看見來了一些騎兵,然後這些兵丁立即讓開了道路。

夏侯淵看著這些餓的已經瘦骨嶙峋的流民,本來他還想留下一些流民修建關隘,可是這些流民太瘦了,氣力肯定不如那些百姓。

夏侯淵讓夏侯惇帶著支援過來的兵士去東側的防線了,那裏麵對著孫柳、徐榮的兵馬,孫柳、徐榮的大軍正在攻打最後一個關隘,要是這個關隘失守,徐榮、孫柳的大軍就會攻入汝南郡。

夏侯淵聽高順帶著大軍再次攻破一個關隘,已經來到第五個關隘前麵了,便來到西側這裏查看一下情況,湊巧看見有大量的流民在最後的關隘。

夏侯淵騎在馬上問道:“這裏有多少的流民?”

負責看守流民的部將趕緊回答道:“如今大約有四千的流民,後麵還有大量的流民正在往這裏趕。”

“第五個關隘那裏的情況如何了?”夏侯淵再次問道。

“敵人剛到關隘前麵不久,還未攻城,正在忙著修建營寨,製作攻城器械。”部將回答道。

夏侯淵聽高順還未攻城,這樣就算打開了城門,也不會有太大的風險,便趕緊下令說道:“立即把這些流民送往第五個關隘那裏,然後看高順會如何處理這些流民。”

關隘門打開了,兵士驅趕著流民走,要是有暈倒的,會有兵士把暈倒的人抬走,然後扔到已經挖好的坑裏,當坑裏躺著的人差不多夠數的時候,就會進行掩埋。

李連仔細的觀察著關隘裏的景象,查看關隘的缺點,到時候好告知給攻城的將軍。

顧勝推著破舊的車過了城門。顧勝讓阿母去車上坐著,但老婦人不想兒子太勞累,堅持自己走。

李連仔細看著關隘的結構,在兵丁的催促下出了關隘,然後見到了顧勝母子,接著一起走。

天開始黑了,李連再次見到一個關隘,這裏的關隘上有許多的篝火,氣氛比之前的關隘要緊張許多。

顧勝又累又餓,他甚至想要放棄這個破舊的車,但車要是沒了,如果他的老母倒下,就無法帶著阿母南下了。

高順正在不斷的在圖紙不斷的畫著,他沒有用毛筆,毛筆不方便,用製作過的羽毛筆畫著麵前關隘的大致結構,然後腦袋裏想著該如何攻打關隘。

衛士來到大帳裏,然後帶對著高順說道:“將軍,敵人打開了關隘的門,然後一些流民從關隘裏麵走了出來。”

高順聽到後立即走出了大帳,然後來到了營寨的北側,能看見關隘前麵的流民越來越多。

“將軍,我們是否要趁機攻打過去?”有部將提議道。

“敵人既然敢打開門,那必然會有所準備,而且有這麽多的流民在關隘的前麵,大軍根本就無法全力進攻。讓兵士多煮一些粥,一會好發給這些流民。”高順命令道。

高順猜測敵人放這些流民過來,是想拖延大軍的攻城速度。

高順讓兵士警戒起來,然後回到大帳裏,寫信給江夏郡的郡守,讓郡守征召更多的民兵,用來維持秩序,如今是農閑的時候,可以征召大量的民兵。

高順還讓荊州江夏郡的郡守準備好糧食,好安置這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