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摧山(下)
山風吹來,衣衫拂拂作響,帶著初冬的寒意。
蘇辰一聲令下,戰車徐徐而動,兩軍不斷靠近。
突地,號鳴聲不絕,突厥兵十萬騎,已經加快速度,人人催馬,直如洪流一樣撲了上來。
十萬戰馬齊齊奔騰,地麵彈動,越來越快,一片黑潮奔湧而來,人人為之變色。
蘇辰聽到遠方戰馬雷鳴般疾奔的聲音,仰首望天,那黑蛟正抬首怒吟,煞氣衝宵,不由說著:“好兵法,卻是取死之路!”
說兵法好,就是因為這一著,非常簡單,在以前,卻無法可破。
十萬鐵騎衝鋒,在此平原之地,避無可避,就算有著長槍陣,也無法抵抗,三十萬軍一鼓而破,實屬正常。
這一手,就叫大巧如拙,非上等兵法之人,無法決斷,頡利也算梟雄了。
可是遇到三千弩車陣,就是取死了,眼望敵騎浮在地平線上直衝而來,蘇辰浮現出冷笑。
兵法之道,勝負一線,棋高一著,其距就大於天地!
……
騎兵衝鋒,這是草原民族最強最厲害的戰術之一。
規模達到上萬的鐵騎,發起集團衝鋒時,基本上沒有任何敵陣能阻擋,連長槍陣也不行。
原因很簡單,長槍陣的威力是在第一重槍林,但是集團鐵騎衝鋒時,前麵的騎兵根本無法終止。
哪怕前麵是懸崖火海也隻得衝上去。
戰馬,行軍速度最高可達一日夜200到250公裏……
但是如果短時間衝刺,甚至可以達到15米/秒的高速。
這等高速,哪怕衝上去,被長槍刺穿,其衝力也可壓死一片長槍兵。
立刻將其破陣。
這時,騎兵在地平線上出現,車隊就連忙相互勾連……
十輛車子首尾相連,形成一組,這早有準備了。
敵方騎兵速度是緩緩加快的。
先有節奏的保持一定速度,等到了二裏之外,就猛的發力。
戰馬立刻加速,其勢如潮水一樣直撲了過來。
二裏極速,隻要一分鍾就可衝到。
頓時,早已經有準備的前線,立刻揚起旗號。
登時隻聽見“蓬”的一聲,車陣上的弩弓手都已經準備好了。
稍等幾十秒,就聽見一聲令下。
“嗡!”
天色一暗,數萬支箭如雨點一樣遮掩住了天空,然後直灑而下。
而又有重弩,對準了疾奔而來鐵騎進行直射。
……
蘇辰在後麵高台上,眼如寒冰,心靈沉靜。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此戰已算計到骨子裏,突厥人按照以前的戰法,怎能不吃虧?
在蘇辰心裏,從衝鋒開始,結局早就注定,他抬眼望向渭水南岸,那裏氣柱升騰,金黃蛟龍躍躍欲試。
“李二也準備行動,要撿便宜了嗎?”
勝負之道,就在第一次衝鋒的結果。
雖然有著首尾相連的車營,但是如果騎兵保持著這種高速,那就算沉重的巨車,也可憑著血肉撞開。
但是隻要第一次重挫,那無論是馬匹還是人,都不可能再產生這種不畏生死的集團衝鋒了。
這次交鋒,瞬間有了結果。
“噗,噗!”先是箭雨如蝗蟲般直從天空落下。
頓時,範圍內的一片騎兵變成了刺蝟,紛紛從馬上落下。
而直射的重弩,更是直接貫穿疾奔而來的馬匹。
“噗、噗!”
這種重弩,實是小型床弩。
這種弩戰國就出現過,而在此時,車營上的床弩,嚴格上說,與重關上的相比甚小。
唯一不足的,還是要絞軸上弦。
經過魯妙子改進之後,卻是加裝了快速上弦裝箭的設施,隻要手速夠快,也能連發。
發射的弩箭有1米長,足以射穿重甲,甚至射穿人和馬。
雖說如此,這種重弩發射所耗費的時間還是比較長,因此在真正的戰鬥中,也隻提升了一次使用機會,達到兩次。
雖然隻是多了一次使用的機會,但這是攻城弩啊。
三千車齊發,就算射得不準,敵騎也會倒下二千匹馬,巨大的衝擊力簡直讓對麵倒下堆起一片馬屍山坡。
戰馬中箭,就直穿而入,再也無法保持衝刺。
沉重的跌下,在地上滑行十數米,那轟然之聲,就算聽不見,也可以感覺到。
前騎跌在地上,後騎就受影響,速度自然緩解。
隻聽轟的一聲,箭雨之後,減速的,還是有數騎撞到了車營之上。
使車營搖擺不定,幸首尾相連,還沒有衝翻或者衝垮。
在高台上,也可以感覺到那沉重千斤之力直壓上來的力量。
因此在戰場上,就算是猛將,也無法憑著個人勇力來扭轉戰局,能自保就難得了。
一切都看事先,準備的各種條件是否充足?
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軍心凝聚的程度,而成了勝敗關鍵所在。
三千輛車營,十輛一首尾,結成一營,三百個營,實際上圍成了龐大的移動城池。
十萬騎衝鋒而來,少數直撞到車上,大部分還是從車營縫隙而過。
畢竟中間有著大量的空間,頓時被分割成十數塊。
就在此時,鼓聲驟急。
三百營的所有弩弓手,再也不顧自己的安全,就著車營的木板簡單遮擋,開始拚命將連弩箭矢射了出去。
這時就可交叉射擊,連弩瞄準,射完換弩。
進入的騎兵,幾乎沒有死角,同一方向,受到五六個角度的齊射。
下麵的輔兵,也不再推車,而是撿起長槍,從縫隙中用槍刺人,或者拒馬,以護住車營整齊不亂。
交錯攻擊,箭如雨下,突厥騎兵如稻草一樣紛紛倒下。
大批騎兵,如雪一樣融化。
就如前麵有著一隻吞天噬地的巨獸,幾萬騎兵衝了向前,連個水花都沒濺起,就全軍覆沒。
頡利大叫一聲,吐出一口血來。
這是金狼騎啊,是他鎮壓草原各族的精銳騎兵,是他坐上可汗之位的有力保障,一個衝鋒之間,十萬金狼騎就損失小半,讓他如何能夠不心如刀絞。
可是,這時卻還沒完。
前方倒下,後方騎兵根本就看不到前方敗勢,仍然驅馬疾衝。
就算是看到了,也來不及掉轉馬匹,衝起來容易,想停下來就難了。
有的狂拉韁繩,有的大聲驚呼,可一切都沒有用處,直直的衝向車營,或者摔倒。
所有突前騎兵,一入陣中,再無絲毫反抗餘地。
最可怕的是,各營之間,是交錯的,就算騎兵不顧一切衝鋒,也難以有直線的路可走,必須不時轉彎,要不就要直撞上去。
除了第一次蓄勢衝鋒的力量,連車營都要顧忌。
而已經減速,遲疑,慌亂的騎兵,在營中,再也沒有辦法能提到這個速度了。
速度是要直道來緩緩加速的,沒有這個直道,就再也加不起來。
箭如亂雨,時刻不停。
人命如草芥。
噗噗之聲,甚至可以掩蓋著普通人的聲音。
騎兵產生慌亂,不知是後退還是前進,就這一猶豫,每秒都奪去數百人的性命。
但是終有豪傑,一騎高喊:“衝過去!”
聲震全場,清晰入耳,就算是震耳的蹄聲和發射聲,也無法掩蓋。
說著,這人拚命上前,持旗衝鋒,後麵的騎兵頓時有了主心骨,也跟著緩慢衝鋒,聚攏亂兵。
此時箭雨慢慢疏了,敵騎也隻剩下四萬餘人,傷兵眾多。
而後麵,十萬部落聯軍,也開始策馬上前,層層推進,直逼而上。
打到此時,就算沒有騎兵優勢,也不能退,更不能逃。
隻能硬著頭皮進攻,寄希望於萬一。
……
蘇辰靜靜看著,敵方已滅六萬餘精銳,己方車營除了車陣被衝散一些,隻是死傷一萬有餘士卒,多數是戰馬摔倒壓死的,真正被騎兵殺死的反而少之又少。
戰場血流漂櫓……
不過,到了此時,弩兵營也成了強弩之末,但蘇辰卻還有後手。
“寇仲……陌刀出動。”
一聲厲喝響起。
寇仲轟然站起,列陣弩車後方始終不動不搖的八千高大漢子同時動了,結成兩列橫陣,緩步前衝。
這些軍士全都身著鐵甲,倒持二米有餘的陌刀,刀光閃爍,氣勢凶悍。
八千人宛如一人。
這一戰,蘇辰想要一網打盡,打得突厥再也不敢南侵,直殺到草原上去,怎麽可能不準備殺手鐧。
如果說車營是第一道殺招,那這八千精銳陌刀手就是第二手絕招。
八千人全都習練蘇辰親授的簡化版神易練體功,實際上就是國術練體,這樣可以速成。
每日裏都得進食海量的肉食,不計本錢的收集藥草洗浴……
可以說,就單憑這八千陌刀手,耗費的資源就比得上二十萬大軍。
成果當然也是喜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