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婦養成史

第197章 選秀

字體:16+-

第197章 選秀

ps:先別訂閱這章,或者訂閱後看明天修改的

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裏長江畫卷,高錦希的琴音中寄寓出一種離別相思之苦。

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韻調優美,千古絕唱,當之不愧是京城四大才女之譽。

在坐的聽聞後麵色均有些惆悵。

一曲落畢,餘音繚繞,久久在人耳中回蕩不散。

“啪啪啪——”

皇太後帶頭鼓掌,臉上的笑意怎麽都掩飾不下去:“果真是宛轉繞芳甸,聽得哀家不由地想念起了家鄉——”

她目光中露出一絲琢磨不定的神色,看向遠處,似乎在追憶往事。

其餘的人紛紛讚美附和:“得了皇太後的幸,我們今日可是一飽耳福了。”

“是啊是啊。”

“臣妾還是第一次聽高小姐如此美妙的琴音。”

“比之宮中的琴師也不逞多讓。”

“琴師算什麽——”

“嘻嘻嘻——小心被琴師知道了。”

亭子外麵的嬪妃嬉鬧不已。

淩向月漠不關己的坐著,不多說一句話。

偶爾接受到來自其他人異樣的眼光她也裝著沒瞧見。

她看了,這裏幾乎都是後|宮的那些嬪妃,亭子裏的是幾位夫人,另兩位年紀輕輕的約莫就是皇太後想招攬的人了。

可是這些關自己什麽事,她非要將自己叫到宮中來一趟她著實有些摸不清。

“不知淩夫人意見如何?”

正神思恍惚間,太後安氏問了她一句。

見眾人望向自己,淩向月麵不改色的說道:“確乃絕唱,令妾身心慕不已。”

高錦希友好的看了她一眼,剛剛她雖然是在彈琴。可眼神卻也能觀之別人。

有些不通音律,不懂欣賞之人麵帶了些不耐煩,而有些帶著敷衍。心浮氣躁,並無認真品味鑒賞的心情。

這位淩夫人話很少。可是對人相當的尊重。

剛剛在皇後那件事上,顯得迷糊了些,可她勇敢的站出來並認了錯,這讓她好感頓加不少。

她彈琴時亦注意到她專注的傾聽,這讓一向獨自彈奏自覺遇不到知音的高錦希好似找到了知音。

淩向月察覺到她投遞過來的友善目光,亦是微彎了彎唇角,算是回應。

她兒時聽汲墨的琴音聽得多了,所以養成了習慣。

太後安氏對淩向月的回答似乎還覺滿意。點了點頭,又問道:“不知淩夫人可是精通音律?”

眾人早等著這句話了,她們有些聽說過蕭家的這位媳婦,似乎出身卑微。

這精通音律一事,隻有富貴人家,世家大族的人才會,普通的老百姓,且有那個機會和眼界能培養子女精通音律。

又不是砍柴,三天兩頭就能學會的。

沒有學個十年八年,都不好意思說出來。所以,她們覺得淩向月應該是不會的。

剛剛聽高家小姐彈奏時還裝得一副很懂的樣子聽著,眾人想想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淩向月想了想。平靜的說道:“會一點。”

她的確是會一點,琴技在汲墨的熏陶下斷斷續續練了有八年,從五歲便開始接觸,一直到十三歲她終於忍耐不下去了——

如今想想真後悔,那時候她應該刻苦學習的——

不對,汲墨他們本身是帶著目的的培養她和舒玄,還跟著他學什麽啊——

腦中亂七八糟想著,皇太後那邊聽她說會一點,不由地哦了一聲。頗有興趣的又繼續開口:“宮娥,將琴抬到淩夫人那裏去。”

眾嬪妃和夫人聽見她說會一點時噗嗤一笑。會一點,她們也會一點啊。

再一見皇太後直接命人將古琴放置在了淩向月麵前。似乎有趕鴨子上架的樣子。

淩向月仲怔的看著麵前的紅木古琴,琴弦緊繃,紋路清晰,看得出來是一把好琴。

如果不是硬逼著擺在她麵前,她一定會讚美一句的。

“淩夫人,無論高低,給大家來一首吧。”皇太後發話了,淩向月似乎找不到借口反駁她一句。

“是呀,淩夫人,今日就祝個興,沒其他意思,待會大家各顯其能啊——”

“嘻嘻——”

眾鶯燕笑開了,興致竟然比聽剛剛四大才女高錦希的琴技還高,似乎眾人誌不在欣賞美曲,而是在看熱鬧上。

高錦希看向淩向月,心裏也拿不準她到底是會還是不會,會一點?

安惜妍無甚興趣的冷眼看著,她壓根對淩向月彈琴什麽的一點興趣也無,也不喜這麽多人圍著她轉。

見她們都興味十足的望著自己,甚至比自己這個當事人還要興奮,亭子外圍的一些嬪妃有搖著小蒲扇看熱鬧,有倚靠欄杆漠不關己的。

好在記憶中的書法和琴譜還在腦海裏,淩向月憑著記憶調了調音——

兩年沒碰了,有些生疏。

自從那日和妹妹淩菲心吵了一架後,她便再也沒碰琴了。

眾人一見她那調音的手法,均愣了愣,原本嬉笑熱鬧的臉色正了正,認真了起來。

莫不是還真是琴技高超?

淩向月起了個開頭,眾人均對音律有一定的基礎,所以一定這起部的音便知是表現冬去春來,大地複蘇,萬物欣欣向榮的名曲——陽春白雪。

這首曲子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每個人演繹的琴技不一樣,出來的效果便也不一樣。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曲子,大概懂點音樂的人都知道。

不知道淩夫人演奏出來會是什麽效果。

眾人側耳傾聽,皇太後安氏閑閑的執起茶盞呷了一口,其實淩向月會與不會,高超與否都沒多大的關係。

淩向月在開始彈奏之前看了安氏一眼。

手指輕轉,心裏很沒底的憑著記憶夾彈。運用半輪,推拉,使花簇的旋律充滿活力。

高錦希精通音律。自然知道她的這些手法。

憑心而論,淩向月的手法相當的熟練和老道。教她的師父一定是一名出色的技師。

遺憾的是她似乎真的在天賦上麵要欠缺一點,對一般人而已可能還聽不出來。

稍微精通音律的人便能知曉她的琴音缺乏靈魂,也就是沒有融會貫通,隻是生搬硬套上去的而已。

可惜了——

旋律兩次上揚,在高音區上活動,表現情緒較為熱烈。

琴音時而輕盈流暢,時而鏗鏘有力,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晶瑩四射,充滿生命活力。

最後再采取突慢後漸快的的掃弦技巧,一曲彈畢。

以一種熱烈的氣氛結束。

眾人撇了撇嘴,似乎就還行嘛,沒什麽特別的地方,隻是手法嫻熟而已。

比起高錦希情感豐富的琴技而言,略顯空白了些。

淩向月鬆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出醜便好。落落笑道:“妾身幸不辱命,沒讓皇太後掃了興便好。”

其實她心裏對皇太後安氏沒甚好印象,皇後。安惜妍就更別說了。

隻是現場這麽多人在,而且就她一個麵對眾人,所以,她既不讓自己特別的突出,也不讓自己丟了蕭家的臉。

恰當好處。

皇後小安氏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淩夫人還真是老實,說會一點就是會一點。”

她自己不是特別的精通音律,不過看眾人的臉色也知道淩向月表現得差強人意。

還想再數落她幾句,卻聽母後不鹹不淡的說道:“淩夫人可是讓哀家開了眼界。”

高錦希不由地打量向她,她那些手法是從哪裏學來的?她真的很好奇呢。

眼珠子轉了轉。待會走的時候一定要找機會問問。

在錦月國,可還沒有讓她不知道的有名頭的琴師。可是她硬是沒見過她的那種琴技。

接下來,又有嬪妃獻了技。或奏樂,或舞蹈,或吟詩——

宮中的這些嬪妃就是多才多藝,淩向月興致勃勃的欣賞了一會。

安氏便起身說賞花了。

禦花園是以一座宮殿為中心,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的花園。

此時她們所在的地方是在禦花園南邊的千秋亭。

對麵還有一座萬春亭,兩座亭子遙遙相對,造型秀麗,為整個禦花園增色不少。

安氏在前帶隊,領著眾人閑庭散步一般的在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的園內甬路傷行走。

沿路有牡丹,芍藥,,木香,杜鵑歸,荼穈香夢,錦葵等各色豔麗風姿的百花。

其中以牡丹開得最盛。

眾人對著皇太後安氏又是一陣跪拜歌功頌德的祝福。

淩向月漸漸縮在最後,避免自己給皇太後跪拜,即便喊的時候她也就是微彎了彎腿,隨大流,大家喊什麽她便喊什麽。

真是一群拍馬屁的。

園內各處還放置著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

如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尤顯珍貴,沿路觀賞,倒也妙趣無窮。

“瞧這牡丹花開得多豔啊!”

眾人圍著一簇牡丹花,讚美之色言溢其表,對著皇太後和皇後又是一般稱頌。

她們的方向逐漸由南朝北,北邊是一式方亭,跨於水池之上,隻在朝南的一麵伸出抱廈。

淩向月沿路走來,花也看夠了,讚美詞拍馬屁什麽的也夠了,就想找個理由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