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少帝

第三章公孫度的反應

字體:16+-

幽州,遼東。襄平。

公孫度府內。

“李兄。我還以為是什麽事情呢?不就是殺了公孫昭那個土豪嗎?”公孫度雙眸裏的精芒凝聚在一起,盯著麵前的李敏。

“哼!”身旁公孫康不屑的輕哼一聲。這個李敏,枉此人還曾是一鎮太守,河內也算的上一個大郡吧!讓黑山軍欺負了不說,就是河內太守張揚前去募兵之時,把此人攆至遼東,這等喪家之犬,他還真以為他是個人物!也不知道父親為何要盛情款待此人。

一旁陽儀、柳毅仰麵不語。麵色之上看不出他們的喜怒哀樂。

“唉!”李敏哀歎一聲,出於姻親關係,不得不多說幾句,寄人籬下。他當然知道自己少說話為妙。“主公,你殺了公孫昭也就罷了,可是田韶乃是襄平北地大戶,主公這麽一殺,恐怕徒惹是非啊!”

“李兄勿憂。度此舉也是被逼無奈啊!這些人遼東土豪實在是欺人太甚。不聽號令,朝廷的意旨根本就下達不了啊!”公孫度搖了搖頭,示意自己此舉是被逼的。

李敏扭頭嘲笑一聲,拿什麽朝廷當擋箭牌,如果要真是那樣,恐怕你也不會自立為候了。“隻恐,這些人除之不掉,反成其害啊!”

“哼。”公孫度一聲冷笑。接著道:“李兄放心,這些人我都已經斬盡殺絕。”

此言一出,堂內幾人,紛紛哄笑。

誰都知道田韶同李敏有著宗族聯姻,沒人挑明,不代表這些人不知道李敏的心思。不過這笑聲。分明是種無形的吵鬧。

李敏尷尬的嘎了嘎嘴,抬眼看了看一旁的幾人,對著公孫度輕施一禮,掩麵拂袖而去。

“父親,李敏此人太過頑固,何不除之?”公孫康上前問道。

“嗯。”公孫度搖了搖頭,接著道:“你知道什麽,我們新定遼東不久,此時當時招幕賢良之際。此人除不得。”

公孫康不明的看了看同樣點頭的陽儀、柳毅二人。

“公子,主公這是拿李敏作為主公招攬人才的典範。此人乃是中原名士。投奔主公而來,同公孫昭、田韶等人不同。殺之有損主公名聲。”陽儀扶須說道。

“此人非但不能除,而且還要擺的高高的。”柳毅補充道。

“哦!”公孫康看著背景漸逝的李敏道:“不過此人定會成為父親的絆腳石。”

“嗯,吾兒此言到是金石之言,待我平定遼東後,在作打算。”公孫度眼中閃過一絲陰毒,緩緩道。

“父親,遼西烏丸已經平定。”聽公孫度談及平定遼東之策,公孫康心情大好的說道。

“公子真是馬到成功。深有乃父之風啊!”陽儀、柳毅不失時機的拍著馬屁。

“好!”公孫度聽聞長子公孫康之言,心情大悅的一拍桌子道:“吾兒神勇,接下來我們就要向東。”

“向東?”公孫康聽聞此言,躍躍欲試的看著一旁高懸的遼東四郡地圖。

“嗯。”公孫度把手放在高句麗的版圖上。

此時情形,公孫度儼然一方霸主之姿。

“報!”

幾人紛紛把頭轉向來人。

隻見從廳堂之外急匆匆的走進一人。疾步走到公孫度近前,在公孫度的耳邊一陣耳語,又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遞到公孫度的麵前。

公孫度點了點頭,此人便急離去。

“父親?”公孫康想知道那封信上的內容,卻被身後的陽儀製止,公孫康回頭看了看,陽儀正搖頭示意不可。便作罷。

但見公孫度看完信上字跡,仰麵沉吟半晌,緩緩道:“沒想到啊!沒想到。”

“什麽沒想到?”公孫康掙脫陽儀的衣袖,上前拿過公孫度手中的信箋。打開便看。

公孫度回過身子,對著身後兩人,緩緩道:“看來我們東征高句麗的行動要暫緩了。”

陽儀同柳毅相視一眼,紛紛凝思公孫度此言是何意?難道說有什麽敵人來襲了嗎?中原的那些諸侯已經騰出遼東了嗎?

自立為遼東後,平州牧看起來是一步敗棋啊!

“有什麽。不就是一個,劉虞嗎?宵小之輩,何足掛齒。”公孫康不忿的把手中的信箋撇到一旁的陽儀、柳毅手中。

二人迫不急待的展信觀瞧。

良久,紛紛深吸一口氣。

“我本以為,董公把持朝政,四方諸侯群起而攻之,咱們就有機會圖謀遼東,做大自己。卻不想,這個劉虞竟然從背後殺出。當真是瞧了眾諸侯小瞧了漢室。”公孫度沉吟道。

“劉虞是個什麽東西,父親孩兒願意領精兵五千,前去誅討劉虞此賊。也好一塊坐實了幽州。遼東一地能裝的下你我父子。”公孫康不忿道。

“混賬!”公孫度少有的動怒道。

這一聲宛若驚雷,公孫康乖乖的閉上了嘴。

“主公,劉虞乃是漢室宗親,又是當朝大司馬、幽州刺史,乃是主公名義上的上司,我們要是恐怕會於道義上不合。”陽儀擔憂的說道。

柳毅一旁點著頭。

“唉!”公孫度一時無決斷。點點頭道:“劉虞在北地素來有名望,而董公又多重此人。三郡烏丸、北地鮮卑都以此人為,影響力不可不畏雖然其人性情淳厚,不善軍事。可是,一旦討伐我遼東,也不是一件可易之事。”

陽儀、柳毅紛紛附和的點了點頭,這也是正是兩人所擔憂之處。劉虞要是討伐遼東,雖然其人不善用兵。但卻在道義上、人和上都占有絕對的優勢。

“更加擔憂的是。聽聞半年前,劉虞收留河北黑山、青州黃巾、豫州和翼州的流民,實力已然不是當初的幽州。”陽儀隻要想一想,幽州治下現在軍民達到數百萬,就心有餘悸。

“可惜。他們不知我早已同公孫瓚聯盟,他們要討伐我,公孫瓚都不會答應。”公孫度轉瞬一笑道。此時手裏的這封信。正是公孫瓚派人秘密傳送過來的。

“主公,這麽看來,公孫瓚同劉虞達成協議了嗎?”柳毅擔心的是自己的盟友怎麽會突然間,就緩和了同劉虞的關係。前些日子公孫瓚不是還派人來說要討伐劉虞嗎?

公孫度搖了搖頭,世事變化無常,誰也不知道公孫瓚怎麽就轉性了。不過,信封裏卻明明白白的寫著另一件事情,袁紹同韓馥曾有私心要自立劉虞稱帝。公孫瓚能送來這麽一封道義上的借口,怎麽看,公孫瓚都是同劉虞有矛盾的。

“父親,公孫瓚這是再拿我父子當馬前卒,坐收漁人之利。”公孫康隱隱擔憂道。

“嗯。”公孫度點了點頭。

“如果劉虞要是東出盧龍塞,隻有經過公孫瓚腹地,不論咱們誰勝誰敗。公孫瓚都有機會把兩方消滅在無形之中。”柳毅道。

“嗯。公孫瓚打的好算盤,他不是不動手,他是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這樣既解決了後顧之憂,又不費一絲一毫之力。這麽簡單的事情,怎麽劉虞就看不透呢?千裏迢迢來討伐我們呢?”

“那父親我們怎麽辦?”公孫康聽公孫度談及公孫瓚要坐收漁人之利。便收起狂傲之心,不在談及同劉虞拚命一說。

陽儀、柳毅雖然能洞悉公孫瓚、劉虞的心意,卻無法做出決定。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公孫度的手中,紛紛把頭看向一旁的公孫度。

“好!既然他們要勞師遠征。我們就堅壁清野,往東退。”公孫,度邪邪一笑。道出自己的目的。

“退?”

陽儀、柳毅、公孫康同時恍然大悟道:“妙計!隻要我們把劉虞大軍拖死在遼東的戰場上,公孫瓚就會趁機偷襲薊縣,這樣一來他們不打自潰,而我們卻實力盡存,毫未傷,公孫瓚自然不敢輕而易舉的東顧。”

“嗬嗬。”公孫度一笑。回身對著三人道:“都下去準備去吧!”

幽州,右北平郡。易京。

公孫瓚府內。

“士起,還是你的主意好啊!”公孫不善飲茶,倒是經常喝酒。說著便把手中的酒盞遞向一旁的關靖讚道。

“我也敬關長史一杯。”公孫越本是一臉不悅,對關靖此人屢屢拒絕攻打劉虞心中不快,可是今日卻無論如何也記恨不起來。

“嗬嗬。”公孫範沒有話,倒是隨著兩位兄弟的酒盞微微揚起。其意同二人無般。

關靖小人得誌的笑道。還學著中原的名士們,彬彬一禮道:“主公請。二將軍請,三將軍請。”

“唉!這麽多廢話。凹嗦不羅嗦啊!大家一起共飲就是。”公孫越抬言道。

“嗬嗬。還是三將軍爽快!”關靖笑著打趣道:“不過,我可是不能飲酒,隻能以茶水相待了。嗬嗬。”

“哈哈,”

四人相繼飲罷!紛紛落座。

“這個,劉虞真是老糊塗,竟然派這麽一個使者。”公孫越嘲諷的說道。

“你別說,那個,管寧一陣之乎者也倒是把我弄懵了。”公孫瓚談及管寧厭煩的搖了搖頭,這個酸腐的文人當真是榆木腦袋,真不知道,劉虞怎麽受得了他的嘮叨。

“嗬嗬。大義這種事情也就隻有管寧這種大賢能說得這麽呆板。”關靖是一個沒落的士族,所以才會投靠同樣對士族仇視的公孫,瓚。所以談及關靖,滿臉的不屑。

“不過,他們的實力確實明顯的大增了。

竟然會有北海管寧、炳原、王烈這種當世大賢投靠。”公孫範淡定的說道。

“嗯。”提及劉虞收服四地流民,就是一臉擔憂。

“所以他們必須除掉。”公孫越把手中的酒盞重重的砸在桌子上,大聲道:“本以為我們會親自討伐他們。卻不想劉虞自尋死路,竟然要借道討伐遼東公孫度,也不知道是腦子鏽了還是怎麽地,路途如此遙遠,又偏僻不通。他們竟要遠征。”談及此事,公孫越就是一臉的不屑。

眾人點頭。公孫越此言不假。

“範弟,你怎麽看此事?”公孫瓚雖然並不把劉虞放在心間卻不得不多長一個心眼,幽州強鄰四立,自己辦事處處要多加小心。

“摸不透,不過就算劉虞有心要假途伐貌,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吞下我們的實力。”公孫範雖然辦事處處小心,可並不代表此人沒有傲氣。相反他的傲氣卻是兄弟三人中最強的。

“以劉虞的為人,這次伐遼東公孫恐怕是真的。”關靖讚同的點了點頭。說道。

“嗯。不過這次公孫度做的確實有些過分。”公孫瓚眉目之間。不經意間的一動。

卻被善於察言觀色的關靖看得真切,雖然名義上遼東公孫度與自己主公公孫瓚聯盟,可是這是公孫瓚為鞏固後方不得已使用的計策罷了!恐怕隻要河北統一,公孫瓚也不會留公孫度此人獨霸遼東。附言道:“主公依我看來,公孫度此人野心不必然不會久居將軍之下。將軍要早做打算。”

“嗬嗬。士起,你不是說了嗎?劉虞勞師遠征,要是途經我處,我們放過他們,嗬嗬,之後我要把這兩人一同消滅在遼東。”話罷,公孫瓚我這酒盞的手臂,徒然顯現幾根青筋。

“這就是坐收漁人之利。”公孫越點了點頭。

“對了,劉備那裏安排的怎麽樣了?”公孫瓚徒然想起,昨日劉備命人傳來聲報,所什麽北海相孔融被圍,想要借自己手下親衛趙雲一用,共同討賊。

一聲問候,無人應答。

“嗯?”公孫瓚不悅的看向一旁眾人,劉備乃是自己至交,又是同師學藝,不好拒絕的。

關靖硬著頭皮,上前道:“主公,此事萬萬不能應允。”

“為何?”“主公眼下正要同劉虞一戰,西側袁紹卻是一個猛獸,我們不得不防啊!”關靖道。雖然他不讚成用劉備。可是事情已經定下,又送至平原五千精騎,怎麽就能輕而易舉的放走他呢?

“嗯。”公孫瓚點了點頭。不在爭執此事,轉回頭對著公孫範道:“範弟,嚴綱、田楷、單經、王門、郜丹都把兵收攏而回了嗎?”

公孫範點了點頭。示意此事已經辦妥。

公孫瓚見此,身子一直,從椅子上站起,用力的拍了拍身旁的桌椅,歎道:“好!我們就等劉虞討伐遼東公孫度。”,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腆州。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