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天子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召集糧商

字體:16+-

陰麗華問道:“陛下會把樂浪和玄莬二郡給他們嗎?”

劉秀聳聳肩,斬釘截鐵地說道:“這不可能!漢家的土地,我一寸也不會讓出去。”

陰麗華鬆了口氣,接著又有些擔憂地說道:“可是也不能任憑高句麗人在邊境鬧下去。”

劉秀歎息了一聲,高句麗的問題還真就挺難辦的。不是說高句麗人有多善戰,在劉秀眼中,高句麗兵可以歸屬於蝦兵蟹將那一堆裏,主要是路途太過遙遠。

朝廷若出兵攻打,估計光是從洛陽走到邊境,就得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消耗太大,朝廷目前沒有那麽厚的家底去做消耗。

可如果不打,高句麗又蹬鼻子上臉,在邊境一直不消停,鬧得厲害。

最好的辦法,就是邊境問題,由邊境郡縣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如果有一能幹又信得過的太守,可以在邊境郡縣厲兵秣馬,解決高句麗的騷擾,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這個想法浮現在劉秀的腦海中後,越琢磨越覺得有道理。可問題是,要派誰去邊境做這個太守呢?劉秀一時間也想不出來太好的人選。

天至中午,劉秀在西宮用膳。因為有天子在,今日西宮的膳食也非常豐盛,劉秀吃了一口紅燜肘子,感覺做的不錯,肉質鮮嫩,入口即化。

他夾起一塊,放到陰麗華的碗中,笑道:“今日這紅燜肘子做的著實不錯,麗華也嚐嚐。”

陰麗華對劉秀一笑,剛把肉放入口中,她便吐了出來,而後捂住嘴巴,嗚嗚的幹嘔起來。

劉秀嚇了一跳,連忙起身,側頭喊喝道:“速請太醫!”

很快,太醫聞訊趕來,為陰麗華診完脈,太醫笑了,向劉秀拱手說道:“恭喜陛下,恭喜貴人,貴人有喜了!”

聽聞這話,劉秀眼睛頓是一亮,臉上的表情也是又驚又喜,讓張昆賞賜了禦醫,而後走到陰麗華近前,握住她的手,說道:“麗華又要給我添加子嗣了!”

陰麗華也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又懷上了,畢竟陛下回洛陽也才兩三個月的時間。

她輕輕撫摸著小腹,白了劉秀一眼,反問道:“陛下怎知臣妾懷的是皇子,而不是公主?”

劉秀哈哈大笑,說道:“隻要是麗華所生,無論皇子還是公主,我都喜歡!”

陰麗華聞言,心裏暖洋洋的,將頭靠近劉秀的懷中。

下午,劉秀沒有辦公,而是留在西宮陪著陰麗華。二人正甜蜜著,張昆走到殿門前,說道:“陛下!”

“進來吧!”

張昆低著頭,走進大殿內,說道:“陛下,大司空求見。”

如果是別的大臣求見,劉秀或許會換個地方接見,但李通是自己家人,劉秀不用講那麽多的禮數。他笑道:“請次元來西宮見我。”

“是!陛下!”張昆答應一聲,躬著身子,退出大殿。

知道李通要來西宮,陰麗華想從劉秀懷中起來,不過被他摁住了,後者樂嗬嗬地說道:“次元不是外人,無妨。”

陰麗華臉色一紅,最終還是繼續依偎在劉秀的懷中沒有動。

過了一會,李通從外麵走進來,看到劉秀慵懶地側坐在塌上,還把陰麗華摟抱在懷中,他身子一僵,考慮自己要不要先退出去。

劉秀笑道:“次元來了,這邊坐!”

李通低垂著頭,走到一旁的鋪墊前,跪坐下來。劉秀問道:“次元有何事?”

“微臣有兩件事。”李通低垂著頭,說道:“其一,最近洛陽的糧價有上漲的趨勢。”

劉秀眨了眨眼睛,說道:“我記得,今年全國各地並未受災,糧食也沒有欠收。”

李通正色說道:“陛下,微臣有派人去打探糧價上浮的緣由。一是糧商聯手屯糧,哄抬糧價,二是有糧商暗中散布謠言,說朝廷為了支持西征,已拿出全部的應急糧,今年京城的糧食會嚴重不足。”

劉秀臉色頓是一沉,說道:“這些糧商,好大的膽子!”說話之間,他拍了拍懷中的陰麗華,而後坐直身形,問道:“次元打算怎麽辦?”

李通說道:“微臣打算,在府內設宴,邀請城內的大糧商都來參加,屆時,微臣會向他們講明利害關係,如果識趣,自然會選擇收手,如果不識趣,還要繼續惡意屯糧,高抬糧價,那麽,需請陛下定奪。”

劉秀眼中閃現一抹幽光,說道:“對於諸如此類之奸商,需嚴懲不貸!無論次元怎麽處置他們,我都會支持!”

李通欠身說道:“有陛下的這句話,微臣就放心了。”稍頓,他又道:“第二件事,是微臣打算視察河水的沿岸,查看各地的防汛,有無疏漏之處。”

劉秀想了想,說道:“河水沿岸的提防,一直都是困擾朝廷的難題,而且很多地方,地勢險峻,極為危險,次元要親自去考察,我……並不讚同。”

李通正色說道:“陛下,這次微臣動用了應急糧,朝廷的應急儲備,隻有十萬石,河水沿岸,絕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出任何的意外,不親自走一遍,微臣實在是不放心啊!”

劉秀皺著眉頭問道:“派下麵人去視察不行嗎?”

李通說道:“隻要臣親自前往,才會安心。”

劉秀沉吟半晌,說道:“那,次元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通笑道:“陛下放心,微臣會注意的!”

陰麗華問道:“次元最近的身體如何?”陰麗華和李通的關係很好,以前,她還在李通家的莊子裏躲過好一陣子。

李通向陰麗華欠了欠身,含笑說道:“多謝貴人掛念,微臣的身體比以前強多了。”

陰麗華正色說道:“次元現在做了大司空,事務繁雜,也不能太過操勞,別累壞了身子。”

李通嗯了一聲,連連點頭。

劉秀說道:“糧商的事情,次元就不用管了,我來處理。”

“這……”李通麵露難色,這本來是自己的活兒,現在要推給陛下,十分不妥。

劉秀看出李通心中所想,說道:“次元要視察河水沿岸,所需的時間不短,早去早回。”

現在離汛情還有段時日,這個時候去視察,危險係數還不算高,若是拖到汛情的時候去視察,那就真的太危險了,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李通應道:“微臣知道了,多謝陛下!”

等李通走後,劉秀也離開西宮,去了清涼殿,同時讓張昆傳旨,召見洛陽令董宣和縣尉張賁。

過了有半個多時間,董宣和張賁一同來到皇宮。

兩人走進大殿裏,舉目一瞧,劉秀居中而坐。

董宣和張賁一同拱手施禮,說道:“微臣拜見陛下!”

劉秀擺擺手,示意二人平身,他問道:“最近,洛陽糧商囤積糧食,哄抬糧價,你二人可知曉?”

董宣和張賁對視一眼,前者說道:“最近洛陽糧價是有上漲,但具體的原因,微臣還不清楚。”

劉秀說道:“因為西征的關係,大司空調出一部分的應急糧,一些糧商便借題發揮,一邊散布謠言,一邊哄抬糧價,借此大發橫財。對於此事,你二人以為,當如何處理?”

張賁正色說道:“微臣認為,對待這些貪得無厭的不法商販,當施鐵腕,嚴懲不貸!”

“張縣尉說的嚴懲不貸是?”

“斬首示眾,以儆效尤。”張賁沉聲說道。

劉秀沒有立刻說話。董宣看了張賁一眼,說道:“陛下,對付糧商,也不能太過於強硬,不然,洛陽糧市勢必大亂,糧價將會更高,弄不好,會引發大亂子。”

“嗯!”對於董宣所言,劉秀認為有理,他問道:“那麽,董縣令的意思呢?”

“微臣以為,隻需震懾、警告糧商即可,讓糧商們都明白,他們的行徑,已經惹怒了朝廷,倘若繼續胡作非為下去,隻有死路一條,如此一來,微臣相信,大部分的糧商都會收手的。”

劉秀連連點頭,董宣的說法,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他說道:“董縣令所言,甚合我意,此事,就由董縣令全權處理。對於明事理,肯收手之糧商,縣府可以給予適當之嘉獎,對於一些執迷不悟的糧商,縣府亦可采取強硬之手段!”

“是!陛下!”董宣和張賁雙雙躬身應了一聲。

離開皇宮,在回縣府的路上,張賁說道:“大人,我看這次,我們倆得一個做白臉,一個做紅臉。”

董宣想了想,說道:“行!”

張賁一喜,忙道:“大人你做……”

“我做白臉,你做紅臉。”董宣說道:“如果談不攏,現場殺一兩人,也未嚐不可。”

“哎!”張賁點頭應了一聲,搖頭而笑,他就知道,這得罪人、幹髒活的事,最後還得落到自己的頭上。

董宣瞥了他一眼,反問道:“怎麽?難道縣尉想讓我去拔劍殺人?”

“不不不,下官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張賁滿臉賠笑地連連擺手。

“張賁,等會你去趟百香樓,把整座酒舍都包下來,今晚要用。”董宣說道。

張賁先是點頭應了一聲,而後小聲問道:“那包下百香樓的錢?”

董宣說道:“放心吧,這錢不用你出,從縣府出。”

張賁笑道:“下官這就去趟百香樓!”

百香樓是位於洛陽郭區的一座酒舍,規模不小,上下兩層,光是跑趟的夥計就有十好幾個。

平日裏酒舍的生意不錯,在洛陽,也算是有一號的酒家。當然,和城區內的大酒樓相比,還是要差一個檔次。

當晚,洛陽令董宣把洛陽上得了台麵的糧商全都請到百香樓。

董宣的麵子,還真沒有哪個人敢不給。其一,董宣是洛陽令,洛陽的父母官,對於商人而言,得罪了董宣,那無疑是自找苦吃。

其二,董宣這個人可是出了名的橫,當年連劉黃都敢得罪,在陛下麵前,都敢硬著脖子,不肯磕頭的主兒,即便後台再硬的糧商,在董宣麵前,也是畏懼三分。

但凡是接到董宣請帖的糧商,就沒有一人是找借口不來的。

等人都到齊了,二樓的大廳裏,幾乎是坐滿了,大大小小的糧商,總共來了二十多號。這些糧商,不僅控製著洛陽的糧市,同時也控製著河南郡大半城鎮的糧市。

環視一眼在場的眾人,董宣清了清喉嚨,說道:“諸位都到齊了,多餘的廢話,我不多說,我想知道,最近洛陽糧價上漲是怎麽回事?”

眾糧商麵麵相覷,其中有一人說道:“董縣令,現在買糧的人太多,糧食不夠賣,這糧價嘛,自然也就上漲了。”

其它糧商紛紛點頭,表示沒錯。

董宣哼笑出聲,問道:“那麽,為什麽現在買糧的人會有那麽多?”

不等糧商們說話,董宣收斂笑容,冷冰冰地說道:“我可聽說了,是有人在暗中散布謠言,說什麽近期京城會嚴重缺糧,引發百姓的恐慌,百姓們這才瘋買糧食,不知,這散布謠言的人都是誰?在座的諸位,是不是也有人在暗中操控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