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治關中
張既首薦三吉,頗中劉征之意,畢竟不是毫無根據之人,想來應當不差,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張既的舉薦無疑對了劉征胃口。
由此也可知這張既並不是胡言亂語,端的是用心忠公,這令張既在劉征心目中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分。
“池陽三吉,公與先生為我記下三人名姓。”劉征交代沮授道,沮授做的就是情報工作,找人實在是難不倒他。
張既看劉征這意思是要用這三人,看來求才是真,於是便繼續說道:“除此三人之外,馮翊尚有李義、嚴幹、徐英三人為草民所熟知,漢王可召而試之,若實有其才,當可用之!”
李義,字孝懿,馮翊東縣人,中平末便為張既所知,器性厚重。
嚴幹,字公仲,性情淳厚,好擊劍,與李義是至交好友,後來三輔動亂,於是便入山中采樵自活,以避亂世。
徐英,字伯濟,馮翊大荔人,曾當過縣小吏,執法嚴謹,後來馬騰、韓遂進入長安,便棄官在家,不問政事。
這三人名氣或許不是很響,但如李義,其子李豐後世記載中曾官至太仆、中書令,可見也是個人才。
至少有一點值得肯定,馬騰、韓遂占據關中這麽多年,三人寧願棄官或當樵夫,也不與西涼亂兵為伍,足見還是有節操之人。
張既一一向劉征介紹了這三人,劉征甚是高興,想不到得到一個張既,就好像打開了一扇大門,這令劉征對張既更加刮目相看。
張既以寒門身份,能夠結識這麽多人,可見其在馮翊乃至三輔人脈卻是寬廣,隻要好好挖掘,說不定以後還能從張既這裏得到有用的人才。
或許不會是什麽大才,但劉征現在所急缺的也隻是治理縣鄉的官員而已,想來這些人還是足以勝任的。
現在的關中,經曆了連番的動亂,終於歸於平靜,一切百廢待興,基本上都得重頭來過,沃野千裏的關中平原,大半土地都已經荒蕪,有的地方甚是數十裏杳無人煙。
眼下劉征麵對的關中,稍微誇張一點,可謂是兵比民多!
倒不是關中真的沒有人了,而是大部分的關中百姓都是當初董卓從洛陽驅趕而來,後來又接連承受了兵禍,因此當馬騰、韓遂攻入長安,便有許許多多的關中百姓逃進了山中。到後來韓遂與馬騰反目,兩相對峙,這些百姓們更是死走逃亡,關中民不餘二三。
當初劉征初入長安時,關中民口以百萬計,現在一路看來,劉征估算可能還不足一二十萬。
亂世中戶籍最是難以統計,很多後世讀史之人一見“十室九空”這樣的詞便以為是十個人死去了九個,其實不然。蓋因一遭兵亂,萬千黎庶們便會逃進山中,遁如穀地,求得生存。
關中百萬之眾,一部分逃進了廣收流民的漢中,這也是劉征得以壯大的原因之一。一部分則逃進了關中四周的山穀之中,如南山、隴山、藍田穀、塚領山、吳嶽山等。
譬如劉雄鳴,便是在藍田穀聚眾數千,諸如此類的數不勝數,人以為賊寇,其實都是逃難的百姓。
劉征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百姓們都從山裏麵“請”出來!
這第一步,便是要恢複清明的吏治,張既的人才舉薦,也算解了劉征的燃眉之急。當然,這還不夠,劉征還需要將在巴、蜀、漢中已經成型的人才選用製度搬到關中,同時還要立即下招賢令。
第二步,則是要整頓治安,重新劃分民田。
第三步,則是安撫民眾,令百姓們口口相傳,將自己重新入主關中消息傳播開去,憑借當年積累下的聲望,加上良好的安撫政策,然後再逐步的將百姓們吸引出來。
亂世之所以亂,首在流民太多!無田無地流離失所的百姓一旦結成群,就像是一堆幹柴聚集,隻要稍有火星,瞬間可成燎原之勢。
黃巾之亂之所以發生,其主要原因便在於朝廷沒有重視流民問題,沒有將百姓捆綁在土地上。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安居樂業則是這個根本之上的進一步善政。
這些對於劉征來說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現在的劉征對處理這些事情,早已經算是經驗豐富了。
現在劉征麵臨的最大問題是,要想重新將關中治理好,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將要耗費極大數目的錢糧!
一麵要支應超十萬軍隊的軍需,一麵還要安置流民百姓,這些都是十分令人頭疼的問題。
本來以劉征大勝之勢,有聚兵十餘萬在關中,完全可以趁勢東出,但如此以來,後勤跟不上,最終必然是徒勞無功。
所以現在潼關東西兩邊,曹操是沒有那麽大的兵力去對付劉征,而實際上劉征也沒有辦法再驅動十數萬兵馬展開對曹操的討伐。
於是兩個各擁十餘萬兵馬,陳兵關東、關右,卻都無法打出第一拳。
好在劉征早就預料到了這一步,自成都出兵北上,劉征的計劃便隻是拿下涼州以及關中。現在目的達成了,與其接著跟曹操硬拚,不如修好內功。
掃清天下的路還長著呢!
劉征治理關中之時,河西傳來捷報,在新署置的西域都護蘇則的籌畫調度下,合河西四郡兵力,徹底剿滅了張掖張進、和鸞,酒泉黃華、蘇衡的叛亂,並且在敦煌昆侖塞大敗車師兵!
金城陽逵因獻城沒有得到劉征的厚賞,於是便暗中勾結隴西宋建殘餘,被金城太守郭憲查明,聯合隴西趙昂、馬玉,一舉清剿了隱患。
如此以來,自潼關以西直至河西敦煌玉門關,可謂是完全平定!
較計功勞,劉征授蘇則為威遠將軍兼任西域都護,總督河西四郡,繼續鎮守西陲!蘇則本因劉征取了金城郡,不欲為其效力,但現在建功西陲,也算是為國盡忠,因此沒有再拒絕劉征的封賞。
金城太守郭憲平亂有功,有因其有鎮西羌之職,因此也被授予了護羌校尉。
其餘人等,一應有所犒賞。隻是長安軍中諸將,劉征還沒有議定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