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狂瀾

472.收服暗元素(1)

字體:16+-

“好,太好了!”聽了出塵的部署,元塵和鳳淩一起鼓掌叫好,但元塵卻還有點不滿意地說:“你們三個倒是分工明確,各司所職,但我跟鳳淩幹什麽呢?”

“你們倆就給我們掠陣好了,萬一另外來了強敵增援,那就全都交給你們阻擊了!”出塵哈哈大笑著說,但大家都知道,他們這次並非與敵人生死搏鬥,隻不過是要通過大廳;所以隻要把暗元素擊潰,就再也不會有別的敵人來援了。不過,這隻是第一道關口,第一道禁製,下麵還有兩道呢,也不知道是什麽;但從這第一道的難度來看,以後的兩道也決不會輕鬆。

看看離鴻鈞道人的神識說的“一時三刻”隻有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了,出塵他們這邊五員戰將,個個精神抖擻。出塵跨騎在現了本相的金毛狻猊身上,濯蓮緊靠在出塵左手,元塵在出塵右手,鳳淩飄小說整理發布於.ㄧ| | | | .m在空中壓陣,大家一起出了乾坤聚靈塔,緊接著就看到漫天飛舞的暗元素像有靈**似的朝著他們蜂擁而來。

出塵一聲冷笑,心裏想:今非昔比了,看你們還能猖狂到幾時?接著他靈識閃動,頓時已經發動了荷葉百尚功。

隻見出塵體內七彩虹霞飛舞,一條絢麗的能量帶在他體內循環了兩周之後衝出了身體,接著便**入出塵座下的金毛狻猊耳朵裏麵。但這條能量帶並沒有停止在金毛狻猊的體內。在他體內又經過了兩個循環之後,它便又從金毛狻猊的身體裏麵飛了出來,接著鑽進了濯蓮的身體,又在她的體內循環了兩周,最後才又回到了出塵的體內。

剛才從出塵體內飛出的能量帶隻不過是一個開始,是第一條而已。在那之後,一條又一條的能量帶連綿不絕地從出塵體內飛出,經過金毛狻猊和濯蓮的身體之後又回到出塵的體內。元塵和鳳淩看得分明:就是通過這些能量帶,現在出塵、金毛狻猊和濯蓮三個人的功力已經完成了融合。這可完全不是簡單的算術加和,這是能量在心靈與**上的全麵結合,成了他們原來的全部功力加和之後的八倍。換句話說,他們的功力現在已經相當於八個出塵、八個金毛狻猊和八個濯蓮的總和。

包圍著他們的暗元素似乎也有了靈智,一眼便看出了對麵三人功力強大,似乎也知道它們無法抗衡,於是便紛紛從出塵等三人身邊退縮,但出塵等三人又豈肯輕易放過它們?濯蓮立即發揮了她的吞噬功能,隻見無邊無涯的暗元素立即向出塵等三人飄了過來,接著便進入了濯蓮體內。但這些暗元素也跟出塵的能量帶類似,並沒有停留在濯蓮體內,而是在濯蓮體內循環兩周,接著進入金毛狻猊體內;但金毛狻猊體內也不是它們的最終停留地,它們在那裏也經過了兩周循環,然後出了他的身體,進入了出塵的身體。出塵讓它們在自己體內循環兩周之後就把這些暗元素從體內取出,壓縮成一個肉眼幾乎看不到的微粒,接著心神一閃,將它存進了自己體內的芥子空間。

元塵和鳳淩是何等眼力?他們看得清清楚楚,原來的暗元素擁有三大能力,氣勢洶洶、不可一世;但這次,它們的吞噬功能在濯蓮體內就已經被過濾了個一幹二淨。隨著它們從金毛狻猊的體內循環出來,它們的冰凍功能便已經煙消雲散了。最後,當它們在出塵體內經過了兩個循環之後,它們的腐蝕功能也不翼而飛了。最後被出塵存進芥子空間的那些微粒隻剩下了單純的能量,而且已經乖乖的連口大氣都不敢出了。

鴻鈞道人副手的神識一直躲在大廳裏麵悄悄觀察戰況,見到這裏不覺連連點頭,心裏暗暗說道:“孫猴子還算有眼力,他找來的這個傳人也真的算是不錯了,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麵進入老主人的乾坤聚靈塔第五層,哈哈,這些暗元素給了他,也值!”——哦,敢情乾坤聚靈塔並不是孫悟空自己煉製的啊,原來也出自鴻鈞道人的手筆?如果出塵等五人中的任何一個聽到了這道神識這樣說話都會作此想法。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那孫悟空是個整日價靜不下心來的急猴子,他的修為和功力大部分都是在爭鬥和與人切磋的過程中磨礪而來的。要他去煉器煉丹,整天**,那豈不比殺了他還讓他為難?所以,出塵從他師尊那裏得到的最重要的法寶乾坤聚靈塔,以及塔裏的大部分物資,說到底其實並不是孫悟空的財產,而是屬於鴻鈞道人的。從這種意義上說,說出塵是鴻鈞道人的門徒其實還更妥貼一些。不過金靈神泉裏麵的那些能量泉水卻真的都是孫悟空的,而且那株七瑞芳華也是孫悟空發現的,所以出塵拜他為師也不虧。當然,這些都是後話,這裏暫且不表。

大廳裏的暗元素自然也不是簡單的能量,否則也不會被用來作為阻擋出塵的第一道禁製。它們審時度勢,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出塵他們的對手了,但當然又不願意束手成擒,於是就竭力逃竄。它們在寬闊的大廳裏麵上下穿飛,盡量躲避,誰也不想進入出塵的芥子空間。在它們的想象中,出塵的芥子空間就好比一間牢房,它們本來是自由自在的暗元素,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隻是偶爾鴻鈞道人有事,找它們出來幹點小活;但一旦被關進了芥子空間,它們就會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成為別人的奴仆,對此它們怎麽會甘心願意?

但出塵他們身手矯健,那些暗元素絕非他們的對手,於是就有越來越多的暗元素遭了災,進了出塵的芥子空間。隨著大廳裏麵暗元素的減少,出塵他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廳的門戶,知道第一道關口已經行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