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之樹

第一百九十章 助推器回收

字體:16+-

位於瓊州的昌衛星發射任務基地,再次迎來了一次鴻雁星座通訊衛星的發射任務。

隨著每一個月到2個月一次的火箭密集發射任務,現在的昌早已從當初的那個小鎮變成了國際知名的度假聖地。

而用來吸引遊客的旅遊項目就是能夠在海灘上近距離觀看火箭發射過程。

導致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尤其是很多東南亞的遊客,畢竟在他們國家這樣壯觀的景色是體驗不到的。

再加上整個瓊州自貿區全島封關、執行零關稅的政策,在瓊州消費的話,可以享受每個人10萬元的免稅額度。

對國內遊客來說,現在去瓊州旅遊的吸引力已經超越了HK以及澳門。

尤其是昌,由於有著自己獨特的旅遊項目,所以現在的遊客數量已經基本和三亞不想上下。

由於有了數量眾多的旅遊需求,在昌當地,各種五星級酒店、商城、遊樂設施也一起跟著興建了起來。

高鐵站、機場、直升機機場都依次修建了起來,滿足了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麵的需求。

整個昌已經成為一個由科技帶動旅遊業的典範城市,也算星空科技在扶貧道路上做的一點點小貢獻吧。

這次發射任務雖然選在了星期一,不過林浩還是選擇了親自到場觀看。

這次發射任務跟以往不同的是,多了一項技術驗證的環節。

這次發射任務是由星空航天科技公司在國家航天科技集團原有的長征八號火箭的基礎上研發的長征八號C型火箭來執行。

長征八號C型火箭這次將進行第二級真空火箭助推器的回收驗證工作。

在此之前,長征八號b型的火箭推進器回收隻能實現第一級火箭回收,第二級的真空火箭助推器就當做太空垃圾漂浮在大氣層外。

不過在當時能夠實現第一級火箭助推器的回收就已經能夠節約大量成本了。

今天的火箭助推器回收技術驗證環節,就將決定星空航天科技公司下一步要展開的太空旅行項目。

這也是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準備了2年多的項目,所以這次發射任務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林浩也特意來到昌衛星發射基地,給一線的工作人員打氣,同時還將查看在昌的超算中心的使用情況。

為了完善對航天發射任務的數據測算工作,星空科技特意在昌衛星發射基地建設了一座超算中心。

讓螢火蟲人工智能AI係統以及天權超級計算機發揮它們的效用,免去了大量的人力檢測環節。

而這次鴻雁星座通訊衛星發射任務,就是螢火蟲人工AI智能係統在衛星發射上的第一次實踐體驗。

在衛星發射的過程中,位於昌的所有觀測設備、遙測雷達、紅外觀測雷達、實時天望遠鏡都將由人工智能負責使用。

火箭實時軌道監測,火箭自身狀態檢查、發射塔架狀態檢查等等也將由螢火蟲人工智能AI係統來負責。

免去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也將昌衛星發射中心打造成為了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的衛星發射場。

在5G技術的加持下,所有的場外控製係統都將實現實時控製,免去了發射塔架上工作人員的一定安全風險。

下午三點,林浩乘車從酒店出發以後,就朝著發射基地駛去。

在基地外就看到了自家公司生產的安保型機械犬正在按照固定路線巡邏。

在發射基地內,更是看到了更多的機械犬在執行任務,包括安保、驅鳥等,林浩還真的沒有想到機械犬原來還能做這樣的工作。

得,回去以後,還得讓機械犬研發部門增加驅鳥型機械犬。

國內外那麽多的機場設施都可以使用,既能自動執行驅鳥任務,又能夠執行安保及移動監測的任務。

而機場又是一個擁有大量資金的大土豪,現在的機械犬價格對他們來說九牛一毛。

得,又讓林浩找到一條銷售的路子。

來到衛星發射基地的監測大廳旁,林浩下了車走進監測大廳,跟裏麵的技術人員一一打過招呼。

畢竟這次火箭發射任務的監測環節就得靠他們來負責了,雖然有了人工智能在控製。

不過在一項新的領域裏,人工智能小瑩還是要通過學習這方麵的能力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

在下午5時13分的時候,衛星發射窗口期準時來到,各方麵條件也吻合發射情況,火箭各係統參數也保持正常。

大廳裏響起了小瑩清脆的聲音,報告著現在火箭發電機以及搭載衛星的實時狀態。

最終在指令員的確認下,火箭達到了發射狀態,可以發射。

在經過倒計時準備以後,直播畫麵裏就看到火箭尾部的水蒸氣煙霧噴湧而出。

在各大平台直播的直播畫麵也開始抖動起來,火箭發動機尾部映襯著藍色光芒向著上方飛去,在天空留下了一道痕跡。

至於在海灘旁和酒店頂層觀賞區的遊客們則是一邊呼呼,一邊拿出手機來進行拍攝,發朋友圈。

這種實地感受在火箭發射時,地麵傳來的震動感的感覺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在場的所有人內心中不由自主的感受到一種在太空探索麵前,人類自身的渺小性。

在觀看直播畫麵的林浩也很激動,如果這次第二級助推器火箭回收任務成功的話,將一掃前段時間螢火蟲係統漏洞所帶來的陰霾。

但最重要的是,如果回收成功的話將大大減低發射成本,其中單枚第二級火箭助推器建造成本為5000萬RMB左右。

跟第一級助推器一樣,每使用10次要進行一次大修。

這樣長征八號每一次的發射成本將由8000多萬RMB降到4000多萬。

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商業發射費用也將由4億3000萬降至3億9000萬RMB。

在國際衛星發射市場上來說,已經是很低的價格了,不過為了跟眾多的國際航天公司競爭,經過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的進一步研判。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