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器官克隆技術
“公開測試結果?不著急,而且也沒必要,先申請我們的品牌和技術專利吧。
一切等今年召開開發者大會的時候再說。”
在視頻會議裏,李欣提出想公開星空科技量子計算機的測試結果,但林浩覺得還是不要這麽著急的好,有時候暫時性的低調也沒什麽。
至於那個“量子霸權”的頭銜,拿到又有什麽意義,一切等塵埃落定的時候,才有成就感。
“那好吧,不公開就不公開吧,不過關於魔都申辦2032奧運會的研討會在2月27號的時候在魔都召開,也就是下個星期。
我們公司需要派一名代表去,這個看來隻有羅總你走一趟了,具體行程我來安排。”
李欣看了看自己手裏的件,抬頭在視頻畫麵裏說道。
“沒問題,我下個星期去一次,畢竟夏季奧運會已經有17年沒在國內開了,等2032年的時候,都有24年。
這樣的大事我們公司一定得支持,隨便還能談談魔都交通係統更換瑤光全息投影儀的訂單,那可是一筆大單子。”
經過一個春節的發酵,全息投影的紅綠燈在金陵迅速走紅,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程度的一個標準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都市,魔都當然不能錯過。
同時已經安裝瑤光全息投影儀的星空科技線下體驗店已經成為每個城市的網紅打卡點之一,畢竟裸眼3D投影畫麵所帶來的真實感是LED屏幕無法替代的。
同時很多的大廈也開始更換自己的廣告牌,將原來的LED大屏都換成了瑤光全息投影儀,隻不過由於星空科技集團自己的產能限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安裝交貨使用。
至於賣給企鵝電競公司的那一套瑤光全息投影儀設備,已經被他們使用在了所有自家遊戲電競比賽上。
除了LOL之外,王者榮耀全球總決賽的比賽等等都有非常好的表現,最明顯的是,春節之後,a型瑤光全息投影儀的銷量直接比去年提升了50以上。
市場預期可以說非常好,這點從企業業務部CEO李錚的臉上就能看出來,剛剛在視頻會議上報告瑤光全息投影儀的銷量之後,嘴角就一直忍不住上揚著。
“林董,我們的星際飛船第一次垂直點火測試您要來現場觀看嗎,具體日期定在了2月28日,在長安市的試飛基地已經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
星空航天CEO馮衡哲在視頻那邊報告著星際飛船最新的實驗情況,同時看林浩會不會參加第一次的試飛工作。
作為由以林浩為飛船總設計師為團隊設計的星際飛船,外形和火箭一樣樹立,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垂直狀態下進行了第一次點火測試。
測試發動機與甲烷、液氧供給係統的整合情況,所以隻會離地幾米,不會飛起來。
“算了,隻是垂直測試罷了,我就不去現場了,看直播就好,不過我得提醒你們,道阻且長,要做好它隨時爆炸的準備工作。
畢竟航天領域的實驗,一次就能成功隻能是運氣好的結果,我在這先打個預防針。”
“林董,我們明白的,實驗有成功就必然會有失敗,但我們會盡量避免失誤的發生。”
林浩心裏默默的歎了一口氣,馮衡哲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他還不知道接下來星空航天星際飛船的測試環節會發生多少次的爆炸。
雖然林浩可以憑借奧斯特明的技術,在團隊的幫助下設計出一款全新的星際飛船出來,但生產過程決定著它從下線的那一刻起,到真正能夠開始執行任務,會產生多少失誤。
尤其是這次垂直點火實驗的隻是飛船的原始機,連毛坯房都算不上,隻能說祝它好運了。
結束會議之後,林浩看著林助理整理好的新聞媒體報道,現在討論度最高的還是嫦娥六號在月球發現水的消息。
水作為生命之源,對人類來說當然無比重要,重視它也理所應當,不過這次嫦娥六號再次成為國際航天界的核心話題之一。
甚至有人開始反思,去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艦飛船前往月球探測的實際意義在哪裏。
不過林浩很明白,從來馬斯克的目標就不是月球,而是火星,為此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是為了前往火星。
之前提出“火星自治原則”這樣頗具爭議的件,足以說明他自己的堅持,當然在衛星發射價格上直接和星空航天采取競爭姿態,也有可能是因為星空航天沒有同意“火星自治原則”的原因。
當你不是同類時,就注定會成為敵人,直麵競爭的敵人,誰也無法改變,事情的發展從來不以個人的意誌轉移而發生轉移,說到底都是利益之爭。
不過好在林浩成功讓量子計算機麵世,在硬件上解決了一些最主要的問題,畢竟星空航天沒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那麽多的合作夥伴支持。
無論是飛船芯片還是硬件生產,都可以毫不猶豫的使用現有性能最優越的硬件,而星空航天必須得等星空科技生產出來之後才能應用的到。
現在的星空科技集團已經漸漸成為一家獨立性特別高的科技公司,雖然還不能向國家航天科技集團一樣,實現技術、設備百分百自給。
從辦公室離開之後,林浩就馬不停蹄的往自己實驗室走去,量子計算機的原型機剛剛生產出來,林浩當然是第一批測試用戶。
所以就有了第二台的原型機二號擺在他實驗室裏供他使用,至於一號機還在進行著相關的測試工作。
做為人工智能AI的載體,林浩當然想盡早體會到AI的效用,為了不幹擾小瑩的正常工作,林浩選擇為這台原型機二號安裝了螢火蟲人工智能AI的模塊。
雖然智能交互不如小瑩,可在量子計算機的硬件加持下,已經突破了原有係統的限製。
至於其他的一些軟件應用模塊,都在林浩腦子離裝著,唯一需要的就是花時間把這些模塊編寫出來。
當然這方麵工程量巨大,整個量子計算機係統開發實驗室需要協助林浩來完成這一任務,例如在城市管理方麵的模塊、航天領域的模塊、醫療領域的模塊都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
在林浩將基礎鋪開之後,就需要他們去進一步完善裏麵的專業內容。
雖然林浩沒有對外公布實驗數據,不過他心裏明白,真正的量子霸權已經被星空科技集團緊緊握在手中。
很多後續的研究計劃也能進一步得到突破,這些都是超級計算機所無法做到的事情。
不過另林浩非常好奇的一點就是,量子計算機的原型機被生產出來之後,自己腦海裏的科技樹又解鎖了什麽內容。
輸入營養液之後,林浩閉上眼睛躺在椅子上,意識漸漸沉浸到科技樹中。
果不其然,科技樹中解鎖了一大批技術,其中以生物領域的技術為主,讓林浩有些失望,畢竟自己也好,星空科技也好,最弱的就是這方麵的技術,算是最短的短板了。
雖然成立了醫療研究中心,不過時間太短,除了一些醫療設備方麵,其他領域也沒做出什麽成功。
因此,林浩看到科技樹裏生物領域解鎖之後的技術,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不過很快,一個名詞崩入林浩的意識基因克隆。
最為生物領域解鎖最高級別的技術,林浩有些好奇的試著去接觸了裏麵的一些內容,才發現如果自己沒有管它的話,將來一定會後悔不已。
基因克隆技術,顧名思義,可以將各種基因生物進行克隆,包括人在內,所以器官都可以進行克隆。
但前提是得先掌握這個生物的所有基因圖譜才行,畢竟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基因密碼。
稍微了解裏麵的一些內容之後,林浩才明白為什麽要等量子計算機被生產出來之後,才會解鎖相關的技術。
畢竟最重要的一點,基因測序工作所需要的計算能力,除了量子計算機之外,可能沒有什麽設備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如果對某一個讓完成基因測序的話,理論上不考慮倫理方麵的問題,是可以克隆培養一個一模一樣的他出來的。
但這種使用方式在奧斯特明也是被禁止的,畢竟倫理一樣充斥在他們明之內。
所以基因克隆技術隻能允許使用在器官克隆應用方麵,如果一個人需要進行肝髒、心髒等移植工作時,所匹配的器官最好不過的當然是自己的器官。
這樣就沒有細胞間的排他性,同時也能解決一大群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當初靠著這一技術,奧特斯星的平均壽命增長了20歲。
除非是免疫係統疾病或者病毒,否則單是器官疾病的話,都可以隨時移植一個嶄新的器官。
哪怕沒有任何疾病,都可以進行移植,畢竟誰不想在60歲的時候,擁有20歲時的心髒內。
了解到這裏,林浩當然明白自己不知不覺間解鎖了什麽內容,基因克隆所附帶的內容裏有記錄當時奧斯特明成功開發這一技術之後,整個明的反應。
畢竟整個器官克隆過程中,反而移植那一塊成本是最低的,從基因測序,到器官培養,整個過程所需要的成本極高。
不說別的,基因測序時,所使用的量子計算機方麵的成本就十分的高昂,這也就代表著器官克隆移植對擁有資源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一生都無法承受的負擔,也就意味著一場悲劇的到來。
即使是奧斯特明,在最早期也是喂有需要的生物進行器官克隆,但即使如此,仍然免不了有資源的生物哪怕不需要,也要給自己移植。
畢竟還是那句話,誰不想要一個20歲的心髒內,誰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