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之樹

第五百三十章 智能化煤礦開采

字體:16+-

如果說2026年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從元旦開始首先要改變的就是國內開始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關於個人醫療產品都將電子化生產,這方麵星空生物科技實驗室也有項目,由於星空科技超導材料技術的先進性,所生產的電子體溫計和電子血壓表比市麵上大部分產品精度高了不是一丁半點。

而且使用了超導材料,體積直接縮小三分之一以上,便攜性和續航能力直接上了一個台階。

這些還是林浩讓林助理給自己家人拿一套電子血壓表時才知道的,沒想到他們自己開發生產的醫療設備大部分已經進入市場使用,而且還是為空間站航天員專門提供生產的。

但隨著年關在即,林浩的工作卻一點都沒輕鬆下來,貨運飛船從天宮空間站返回地麵之後,還帶來了一批非常特殊的東西,那就是在空間站培育出來的水稻種子。

等這批種子從昌送達金陵的星空生物科技實驗室的時候,裏麵已經發出了新芽,最重要的是這批水稻種子是在空間站中通過營養液以及紫外線培育出來的,如果在地麵生長成熟檢測無誤的話,就可以說明在太空培育的水稻種子和幼苗可以達到食用的標準,用來滿足國人想在月球種菜的願望。

畢竟月球土壤不能種植有機植物時,就已經讓人非常的失望,但現在有可能將來在月球吃上種植的水稻,對於廣大吃貨玩家來說是最好的消息。

等林浩收到水稻種子和幼苗運抵星空生物實驗室時,便第一時間從家裏趕往實驗室,想要親眼目睹這一場景,將來無論是太空外還是地球,對於糧食資源的需求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一定會迎來爆炸式的增長。

尤其是國內,很多95後和00後受迫於生存成本的壓力,選擇不婚或者晚婚,哪怕結婚後最多也隻有一個孩子,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經過測算每年新增人口數量一直創新低。

要知道在過去一年全國出生人口更是直接降到了1200萬左右,而死亡人數也在1000萬上下,這就直接導致新增人口數量來到了最低點。

副作用同樣明顯,基礎勞動力開始出現大規模短缺,60歲以上老人的數量達到了2231,未來這一數字隻會不斷增加而不會減少,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撲麵而來。

為了滿足這麽多老年人的需要,社會支出規模成本同樣也會大幅高漲,因此糧食和勞動力的問題將成為工業化發展中遇到的首要問題。

勞動力價格上去之後,必定會造成大規模產業轉移,尤其是基礎製造業這種涉及人類基礎需求的產業向南轉移,而國際上能夠承接兔子這麽大規模產業轉移的國家也就隻有阿三了。

當然兔子也不會坐等和那些發達國家一樣的產業空心化現象的發生,現在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首要看的就是在全方位製造業方麵的實力,低中高製造業兔子全都要。

也就是說從生產襪子到生產芯片的製造業,都必須留在國內才行,而在林浩看來想要實現這一目的的辦法就是科技。

全世界能夠承接兔子東南沿海製造業的地方,除了國外,還有兔子國內的西部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可還沒有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呢。

加上西部廣大的土地資源以及農村大量潛在勞動力,都是未來承接產業轉移所必須的條件,唯一受限的就是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了,因此兔子才會在長安市建設可控核聚變核電站來為西部地區提供廉價的電力資源。

由於瓊州島主要發展旅遊業,因此大量金屬冶煉、化工、機械等產業開始進行轉移,為的就是那裏的廉價電力成本。

而另一個能夠填補勞動力短缺所造成影響的東西就是星空科技一直在做的工業智能化、機械化,當初林浩將星空科技公司的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時,還有很多的反對意見。

但今天那種反對的聲音已經淡然無存,國內製造業除了像富士康那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願意花錢投資智能生產線的公司之外,有能力的公司都在進行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機器人和機械臂開始大規模取代人力。

像富士康可以搬到勞動力更廉價的阿三去,但很多公司,包括外資是沒辦法離開的,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像兔子這樣基礎設施完善,人才豐富的國家了。

看著眼前玻璃箱裏發了芽的水稻幼苗,林浩就知道自己又走神了。

“我就知道你在這,從元旦以後你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親手給你送請柬都是一件大難事,還好今天一聽說太空種子送到的事情,問小螢才知道你過來。”

看著麵前站著不動的林浩,曹原大大的呼了一口氣,生怕林浩又離開,找不到他人。

“請柬?結婚請柬嗎?什麽時間,我還以為你們倆還早呢。”

“過完春節辦,不早了,總不能什麽事都落後你,我將來的孩子可不能比你家的小太多。”

“還好我在這多待了一會,要不然再見我就得一個星期之後了,明天我得出差去考察,去的地方挺多的,你這個首席科學家得把實驗室守好。”

“放心,有事我會第一時間找你的,安心去吧。”

林浩出差的事情,半個月之前就已經敲定,而且是以星空科技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去很多城市,好在這幾天陸離父母來到了金陵,這樣林浩也能放心去外麵工作。

林浩這趟出來,除了星空科技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之外,還有CEO李錚一起,第一站就來到了徐工集團,星空科技公司和對方合作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成功下線,林浩這次來就是想親眼看看這些工程界的猛獸。

和星空科技公司的合作下,徐工集團所生產的這一型號工程機械設備包括起重機、裝載機、挖掘機等工程設備都采用無人駕駛的模式,而且都是電動驅動,具備智能控製的能力,可以完全擺脫人類的控製。

隻要能源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實現24小時工作製,這對工程界來說效率提升的不是一定半點,尤其是看到巨型龍門吊和無人起重機之後,林浩不禁為大型工業設備感到震撼。

小時候林浩總是十分好奇這麽高的起重機上麵是怎麽上去人的,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半點意義,一切都可以交給起重機自身處理,頂部的控製台也變成計算機在觸控。

其實林浩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和徐工集團達成太空工程設備合作研發項目的合同,包括未來在地外小行星、月球、火星等星球執行任務的工程設備。

等未來抵達月球之後,對於月壤的開采、氦3元素的開采、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建設都離不開大型工程設備,可以說這次合作對雙方都非常重要,在月球上使用徐工集團製造的工程設備時,品牌效應絕對全球獨一份。

等對徐工集團的考察結束之後,本來按照他們的安排晚上還有一個酒局,被林浩以不喝酒拒絕掉,他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飯桌上,臨近年關,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早點結束工作。

於是連夜乘坐高鐵前往冀省,星空航天科技公司生產的星際飛船SN9才剛剛結束測試飛行,林浩要去親自看一看才放心。

等親眼看到剛剛結束測試的星際飛船的時候,林浩不由得想象它艦體上噴塗顏料的形象,絕對比現在的金屬色好看。

在春節前,SN9將留在這裏,SN10將被送往昌,下次飛行的目標就是大氣層外了,看著組裝車間裏豎立著的SN10 ,林浩就非常的有信心,它還沒有塗裝,等一切就緒之後,星空航天科技公司新的時代將從這裏開啟。

這一次出差考察,林浩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地,那就是西山省的煤礦,沒錯,當林浩下車之後,看到眼前的煤礦公司,充滿了新奇,這絕對是他長這麽大第一次來的地方。

他到煤礦公司來不是閑來無事,這家煤礦開采公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千萬噸級煤礦,像這樣的煤礦國內一共53家,要知道南方降溫耗電量激增的時候,就是貨運火車從這裏將一車車的煤炭送忘南方火力發電站發電。

林浩之所以會到這裏來,就是因為星空科技公司與他們的合作,要知道這是一家井礦,而非露天煤礦,以前開采煤礦的時候,需要礦業工人下到礦井中操作設備進行開采。

但如今這家公司已經實現礦井內沒有一人存在,也就是說他們實現了智能化礦物開采,所有開采設備都由一套控製係統進行調控,不需要人來操作。

技術人員呆在地麵就可以看到礦洞內的實時情況,更重要的是機械犬在這方麵充當了地下巡視的工作,連礦脈探測都完全交給了星空科技公司生產的科技體。

這樣一來,整套開采係統實現了全智能化的流程,從開采到運輸、洗煤、運輸,不再需要如何一個人參與體力工作,未來親眼看看煤礦開采全流程,林浩還親自下了一趟礦井。

除了隻能看到井燈外,裏麵黑乎乎一片,而且越下越深,但溫度卻越來越高,直到看到開采現場之後,才能發現開采設備有多大,當開采設備將煤礦從礦脈上開采下來之後直接通過傳送帶將煤礦送往地麵。

而實現這一切的功勞除了星空科技所提供的技術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成熟的礦務工人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招聘,雇傭成本也逐年升高。

要知道在地底100多米工作的風險極高,很容易發生透水或者礦井坍塌、沼氣爆炸的災難,而這些事情每一次發生之前,工人都得冒著生命危險來工作。

這樣高的風險,而且薪水還不一定比送外賣高,自然沒有勞動力去做這樣的工作,因此才有了這次的合作,要知道這片區域的煤礦基本都屬於礦井煤礦,使用機械體的成本遠遠比成熟工人的低。

憑借智能化改造,這家煤礦2025年的產量比2024年提升了33多,這個數字可一點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