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二章 三軍未動

字體:16+-

胖公公將包裹放到桌上,沒有立即解開,悠然道:“國庫內的東西,千奇百怪,應有盡有,像杜伏威的袖裏乾坤,便是從國庫取出來。昨天為你找好東西時,看到了一冊由花間女的師父畫的春畫,不論筆法構思,均妙絕古今,真想取出來讓你給端木菱那仙子丫頭過目,看她是否抵受得住,不過想到她大概會請你吃耳光,故打消此意。”

龍鷹立即雙目放光,道:“吃耳光是小事一樁,但若我給花間女看,她很難怪我,因是她師父的墨寶。”

胖公公道:“真不是好東西,對旁門左道的東西特別有興趣,幸好我亦是這種人,否則怎會被稱為魔?而你則是邪帝。”

龍鷹興致勃勃地盯著包裹,道:“你可隨便到國庫拿東西嗎?”

胖公公動手解開包裹,故作神秘的隻解開少許,然後探手進包裹裏摸索,傲然道:“你曉得國庫是由誰管的嗎?”

龍鷹道:“難道是由你管的?”

胖公公道:“正是本公公。”從包裹中取出個直徑不過三寸、厚一寸的圓盒子,附有爪鉤,鋼質特異、烏黑閃亮,極工精巧。

龍鷹道:“這不是以機栝發動的索鉤嗎?”

胖公公道:“此爪大有來頭,是仿魯妙子的‘飛天神遁’精製,原物已被魯妙子扔到深淵去,因怕妨礙徐子陵和寇仲兩人在身法上的進步,後在魯妙子的繼承人陳老謀要求下,由徐子陵口述出來。最珍貴是連係的冰蠶韌絲,長達十丈,少點功夫也難控製自如。全賴你說及采花盜的法寶,我方記起這寶貝。”

龍鷹取到手上把玩,讚歎不已。

胖公公道:“由今晚開始,你要晚晚練習,當練至出神入化,便是到淨念禪院偷東西的時候。想想《無上智經》等於對付仙子的獨門**,你絕不會懶惰。”

龍鷹道:“那我豈非每晚都要溜到皇宮外去?”

胖公公兩眼上翻,道:“到宮外去幹啥?放著皇宮這天下最佳的練遁場不用,卻到宮外去,你的腦袋是用什麽做的?”

龍鷹倒抽一口涼氣道:“公公是否在開玩笑?”

胖公公道:“我哪有閑情和你開玩笑?今晚你先在上陽宮初試啼聲,但千萬不要進入仙居院。然後是皇城和皇宮,到你能去偷聽武承嗣或張氏兄弟的密話,才算功行圓滿。”

龍鷹愈來愈明白胖公公為何能助武曌得天下。他比自己更大膽,且識見過人。深吸一口氣道:“好!就這麽辦。”

胖公公從包裹裏取出一個小革囊,道:“裏麵是夜盜不可缺的諸式開鎖工具,還有……”賣個關子,取出張薄如蟬翼的精致麵具,道:“此物最少可值一萬兩黃金,出自魯妙子天下無雙的巧手,昔年寇仲藉之扮成醜神醫,後送予獨孤閥的美人兒獨孤鳳,她再轉贈給李世民。隻要你戴上它,立成天下第一醜男。哈!”

龍鷹接過後愛不釋手,又試戴來看,果然搖身變醜,與真臉配合得天衣無縫。

胖公公再從囊中取出杜伏威的袖裏乾坤,道:“這是最適合你的隨身妙器,留在國庫發黴實在可惜,等於暴殄天物。”

龍鷹對這雙東西一直非常懷念,慌忙接過。

胖公公笑道:“當日你和端木菱交手,若不是用桌腳而是用這雙家夥,說不定已可把仙子收拾。哈!就是這麽多。千萬別讓任何人曉得你有這麽多好東西,財不可露白也。時間差不多了,快去看武曌有什麽話和你說,再來稟上本公公。真想不到人生可以變得這麽好玩的。”

禦書房內,龍鷹提筆疾書,寫了大半篇,武曌施施然而來,立在他桌子前,沉聲道:“莫問常和那批強徒是否與法明有關係?”

龍鷹仍寫個不停,迎上武曌的眼神,把昨日不便透露有關這方麵的事一股腦兒說出來,最後道:“現在《無上智經》已落入法明之手,隻要他從中找到破我魔種之法,會立即出手對付我。”

武曌冷笑道:“魔種豈是那麽易破?不過以你現時的魔功,逃跑是綽有餘裕,殺他仍是力有未逮。”

龍鷹笑而不語。

武曌訝道:“你難道有對付他的方法?”

龍鷹道:“這就要走著瞧。”

武曌不悅道: 、“你心裏有什麽想法?”

龍鷹再次感到與武曌的關係大不如前,以前她總會不自覺地展露情懷,兩人間有種說不出的親切,現在卻是硬邦邦冷冰冰的,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以前如果他可偕人雅三女遠走高飛,他毫不遲疑。現今因曉得中原大禍迫在眉睫,感到責無旁貸,更清楚隻有自己才能對付大江聯,至乎聯吐蕃滅突厥,為中土帶來一段好日子。他的想法已徹底改變過來。

龍鷹歎道:“聖上有什麽不滿小民的地方呢?”

可能是首次有人這樣直接問她,又以這種語調語氣說話,英明神武的女帝聽得怔怔呆了好半晌,柔聲道:“朕對你的愛寵,遠超過任何人,為何你既效忠於朕,但又偏與朕武家的人作對,且心存複辟李唐之念,教朕如何信任你呢?”

龍鷹心中喚娘,武曌這方麵的消息該是從武承嗣處得來,亦即是從被大江聯滲透的刺客組織得來,一下子破壞了他和武曌的關係。如此看,武曌確有立武承嗣為皇儲之心,自己以前全猜錯了。昂然道:“我的想法,和國老的想法如出一轍,聖上既對國老的信任從未改變過,為何竟不信任小民呢?我為的是大周的天下大局,武姓天下還是李姓天下,對我沒有分別。我龍鷹隻效忠聖上一人,其他的事我管他的娘。”

武曌出奇地沒有動怒,沉吟片刻,唇角逸出一絲笑意,柔聲道:“對!為何朕對國老擁戴顯兒的事毫不在意,偏是對龍先生同樣的態度大感憤慨?因為朕感到先生等同朕的影子,合該形影相隨。好吧!朕再不怪你,但你可否看在朕的份上,好好的與朕的武氏子弟修好合作?”

龍鷹苦笑道:“從橫空牧野樓船遇襲一事,可知皇宮已被敵人滲透,而最可能隱藏內奸的政治集團,正是魏王的集團。若被我揭發,聖上縱使千萬個不情願,但至少要罷了魏王的相位,否則何以服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和魏王有修好的可能嗎?”

武曌恢複從容,淡淡道:“不知者不罪,朕要你小心處理,盡量不牽連魏王。”

龍鷹無奈答應,知很難利用這件事扳倒武承嗣,隻好當作順水人情答應了。

武曌道:“暫時來說,對大江聯要采取以靜製動之策,一切待清楚默啜的意向再決定方針。”

又溫和地道:“朕明白龍先生勇武蓋世,不懼任何人,與橫空牧野更成肝膽相照的兄弟朋友,可是正因吐蕃和突厥兩個最強大的外族互相牽製,邊界方能保住安寧。這方麵朕自有主張,不用先生勞心。朕尚有事要到武成殿去,恐怕明天才見到先生。”

龍鷹漫不經意地問道:“敢問聖上,小民若帶人雅等到宮外遊玩,會否是一個問題呢?”

武曌想也不想的答道:“她們是你的人,愛帶她們到哪處去便到哪處去,朕絕不幹涉。”

午後完成第七篇後,龍鷹匆匆離宮,過天津橋,朝城南去,肯定沒有被人跟蹤後,折往城的東南,專揀人稀的裏巷走,若仍有人跟蹤他,絕瞞不過他的魔種。

到了位於長夏門和伊水之東的嘉寧坊,找到他在大江聯臥底宋言誌所說的千手觀音寺,遂在廟旁百步許處的數十株百年老槐樹用心檢查,果然於其中一株老槐樹根腳處發現尺許見方的異樣樹皮,揭開後,現出他和宋言誌約定的暗記,抹掉後,恢複原來模樣,然後依指示在附近土裏起出個木盒子,內藏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紙卷,看後運功搓成碎粉,心裏有數的到狄仁傑的國老府找萬仞雨。

門衛見到龍鷹,二話不說的領他直往府堂,狄仁傑正和張柬之下棋,萬仞雨觀戰,見他到來,狄仁傑非常歡喜,笑道:“聽仞雨說,老弟是棋藝高手,連夢蝶那能氣得所有棋手吐血的丫頭,也不敢對你掉以輕心。你來給老夫看看,這局棋老夫和柬之誰勝誰負呢?”

龍鷹見他精神奕奕,神態輕鬆,心中佩服,曉得他的托病不入朝,隻是向武曌施壓力的製勝策略。朝棋盤瞧去,一呆道:“真想不到,張大人竟是全攻型的棋略,而國老反采守勢。如此棋局,未過一半,神仙也難判斷誰占上風。”

張柬之嗬嗬笑道:“高明!確是高明!”

狄仁傑欣然道:“龍小兄總是令人驚異。聖上剛才說過什麽話?”

龍鷹揀最重要的說出來,道:“對與突厥人的修好,聖上怕是一意孤行。”

張柬之冷哼道:“現在的局麵,根本是聖上一手造成,不但不知反省,還因想捧武承嗣,要這蠢貨來收拾她弄出來的爛攤子,重蹈覆轍。”

狄仁傑見龍鷹摸不著頭腦的樣子,道:“柬之你先解釋清楚,小兄方可明白你在發什麽牢騷。”

張柬之往後挨在椅背,道:“自太宗擒殺突厥大汗頡利後,突厥國勢轉弱,四十多年前我們更**平突厥的阿史那車鼻部,突厥事實上已亡國,變成大草原上分治的眾小部落,酋頭們皆臣服於我大唐。到十二年前的調露元年,突厥酋頭阿史德溫傅與奉職造反,大敗我軍,但此時突厥兵力仍未足,聖上當時任命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聚兵三十萬,大敗突厥人,擒奉職,大振我大唐之威。其後裴行儉又擒獲突厥新冒起的大酋頭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溫傅,裴行儉曾許諾兩酋頭若肯投降可免一死,豈知聖上不但斬殺兩酋,還不記裴行儉之功。導致裴行儉稱病不仕,不久憂憤病死。”

萬仞雨亦是初次曉得這方麵的事,不解道:“如此國家棟梁,以武曌的精明,理應愛之惜之,怎會自毀長城,如此不智?”

狄仁傑扼腕歎道:“因為聖上當時眼內隻有一事,就是如何登上皇帝寶座。裴行儉隻會對李唐效忠,不會效忠於她。她遂借此打擊裴行儉,任他離開軍隊。此事令我們與突厥人仇恨加深,天朝既可推翻承諾,他們當然可以這麽做。所以不論現在突厥人許下什麽承諾,我們亦不可當真。哼!虧武承嗣那蠢人還以為可藉此立大功,無疑癡人說夢!”

張柬之道:“自此突厥人乘機立國,不住寇邊,殺我朝張行師、王德茂、李思儉等重臣大將多人,成為我北邊大患。幸得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於道安撫大使,屢破突厥軍,力保邊界不失。當時為帝者是現在的太子李旦,內史裴炎力主聖上歸政李旦,被聖上殺之,程務挺為裴炎申辯,亦被聖上賜死。大樹既倒,突厥人再無顧忌,新領袖骨咄祿乘勢擴展勢力,以武力重建突厥汗國。後骨咄祿病死,弟默啜篡其位,自立為可汗,更是勢大難製。現時突厥人顧忌的我朝大將,隻有一個人,就是百濟人右武衛大將軍黑齒常之,沒有了他,恐怕突厥人早打到洛陽來,哪還會假意和我們修好?”

不知如何,龍鷹心中湧起非常不舒服的感覺,似隱隱感到某一非常可怕的事,隻恨沒法具體說出來。

狄仁傑分析道:“默啜如今終究登位不久,需要鞏固和積蓄力量,故此所謂修好,純屬緩兵之計。柬之說聖上是重蹈覆轍,指的是以前聖上為登帝座,不顧大局。現在則因想維持她的武家皇朝,想以武承嗣代李旦,故亦心存僥幸,希望突厥人確有重新臣服之心。這叫有所求必有所失,弄不清楚真正的情況。”

張柬之接下去道:“現在默啜擁有的兵力不下於我朝開國時的大汗頡利,轄地寬廣萬裏,北方諸族全聽命於他。以弟咄悉匐為左廂察,骨咄祿子默矩為右廂察,各領兵二萬餘人。其子匐俱則為小可汗,擁兵四萬多人。以如此的國力兵力,怎肯臣服?”

萬仞雨沉吟道:“大江聯的小可汗,會否就是潛了進來的匐俱呢?”

狄仁傑道:“這個真的很難說,照道理匐俱不該脫離突厥的權力中心,因為一旦有變,他肯定汗位不保。”

萬仞雨點頭道:“對!極可能是敵人故布疑陣。”

向龍鷹瞧去,大訝道:“龍兄的臉色為何變得如此難看?”

龍鷹深吸一口氣,道:“我想到了敵人的一個主要目標。”

狄仁傑一震道:“你是否指黑齒常之?”

龍鷹倒抽一口涼氣道:“國老也有這個想法。”

狄仁傑道:“敵人如此處心積慮對巴蜀用事,寬玉又到了附近去,絕不簡單,定有重大圖謀。不過幸好給你幹掉那采花盜,此人正是最厲害的刺客。”

張柬之道:“說不定寬玉會著你的範輕舟去行刺大將。”

狄仁傑道:“要行刺大將豈是易事?我們不用擔心。待我修書一封,透過飛鴿傳書送往成都去,提醒大將。”

不知為何,龍鷹心裏仍感到很不舒服,未能釋懷。忽然想起那姓萬俟的美女,問道:“從萬俟這個特別的姓氏,查出了什麽來?”

狄仁傑道:“正在努力中,需要一點時間,才可問遍對塞外諸族有認識的人。”

轉向龍鷹道:“返神都後,你尚未見過藕仙。對嗎?”

龍鷹搖頭道:“仍未有因失約向她道歉的機會。”

萬仞雨乘機問道:“聽說符君侯正竭力追求藕仙小姐,是否確有其事?”

狄仁傑冷哼道:“他用哪隻手碰藕仙,你們給我斬掉他那隻手,一切有我承擔,明白嗎?”

張柬之笑道:“藕仙看上的是龍小兄,此事路人皆見,所以直至今天,她仍是和神山之星形影不離。”

龍鷹老臉一紅道:“或許隻是一場誤會,她看上的,隻是那把劍。”

狄仁傑啞然失笑道:“知女莫若父,你離神都後,她不時來老夫處旁敲側擊打探你的消息,且特別關注那晚國宴你和金發美女共坐一桌的情況。你來告訴老夫她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張柬之笑道:“國老是在推波助瀾嗎?”

龍鷹尚未有回應的機會,小魔女狄藕仙仍帶童稚的嬌甜聲音,從遠而近傳入來道:“爹!藕仙回來哩!大混蛋龍鷹是不是返神都哩!”

龍鷹又喜又慌,如果小魔女像平時般與他說話,豈非會被她老爹推想到自己對她的不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