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七章 求諸於野

字體:16+-

龍鷹、符太策馬入宮。

兩人不徐不疾的走著,趁機說話,時間無多,龍鷹現在是要去見李顯,告訴他給安樂拉伕做籌款者的事,取得李顯首肯,看他的反應和態度。

事實上李顯的龍心一直掛著他。

符太謙虛地問計道:“對柔夫人,老哥還有別的指引嗎?”

看罷急報,立即動身,沒說話的時間。

龍鷹在馬背上沉吟,思索著道:“太少少有如此虛心求教,大違桀驁不馴的一貫性情。你急報裏形容的柔夫人,亦與我印象中的柔夫人有很大分別,仿似描述的是另一個人,剩從這方麵,知你們正在熱戀裏,惟愛情有此魔力,能將深藏的另一麵顯現出來,真情流露。天下間,怕隻有太少能使柔夫人開懷大笑。”

符太同意道:“我確從未見過,也想象不到她可變得開心迷人,你說的不無道理。”

兩人轉入朱雀門,進入皇城。

龍鷹道:“我可以提點太少的,有兩項,一是謹記‘情網不漏’,俾可揮灑自如,隨心之所欲。二是謹記必須苦守,定要捱至她‘玉女心動’,投懷送抱,方可越界。”

符太點頭道:“雖然說易行難,卻簡單明白,切實可行。唉!不過想起今夜,老子的心熱烘烘的,真怕一時衝動下,做蠢事。”

又道:“你尚未讀完我的《實錄》吧!”

龍鷹道:“定須在這兩天內完成,因已是急不容緩。不過,就讀過的,宗楚客政治手段的高明,達駭人聽聞的地步。”

符太道:“論陰謀布局,我們拍馬追不上他。宗楚客外加上個田上淵,我們更非對手。唉!目前我們陷於被動,可以做的,絕對不多。事事聽天由命,總不是好辦法。”

龍鷹盯他一眼,哈哈笑道:“技術就在這裏。”

符太大樂道:“最愛聽你這一句,今回有何法寶?”

龍鷹從容道:“‘禮失而求諸野’,我們鬥不過老宗,便找個鬥得過他的人來主持大局。”

符太沉聲道:“台勒虛雲?”

龍鷹歎道:“舍他其誰?”

高力士入書齋通報李顯,龍鷹在外麵等候之際,遇上大才女上官婉兒。

美人兒隔遠看見他,俏臉竟升起兩朵紅暈,如此情狀出現在成熟美女身上,格外引人遐思,龍鷹雖沒那個心情,仍不由給她勾起洛陽時大才女婉轉承歡的媚態,心癢起來。

旋又壓下情緒,還後悔上次主動惹她,令她見到自己,不自禁地記起他對她做過的事。

來到他旁,上官婉兒恢複常態,低聲道:“皇上近兩天心情很壞,剛才長寧求見,卻被皇上拒諸門外。”

龍鷹訝道:“長寧何事求見?”

上官婉兒道:“還不是為了錢。”

接著解釋道:“以前長寧想賣官,可央娘娘為她去辦,皇上有求必應。現在連娘娘也不容易和皇上說話,休說隨便敕批,長寧揮霍慣了,不得不親來一試,豈知吃了閉門羹。”

龍鷹心忖即使沒燕欽融的上書,李顯經叛變一事後,再不像以前般任妻女搓圓壓扁,而是有自己的主張。

乘機問道:“皇上如何處理燕欽融的事?”

上官婉兒道:“皇上沒和我說,正是人家最擔心的地方,皇上少有這般瞞著我的,或許皇上會和你說。”

高力士出來了。

龍鷹訝道:“為何這麽久?”

高力士神色平靜地說道:“皇上在哭泣。”

兩人同時失聲道:“什麽?”

高力士似說著與己無關的事般,道:“小人不敢問,伺候皇上喝了盅熱茶後,皇上平靜了點,並肯賜見,不過最好多待一陣子。”

龍鷹心內填滿淒惻,啞然無語。

上官婉兒暗扯他衣袖。

高力士裝作看不見。

龍鷹不用避忌高力士,偕上官婉兒到一旁說密話。

大才女道:“那件事有眉目嗎?”

她問的是燕欽融密奏被偷讀一事。

龍鷹立告頭痛,怎可以告訴她呢?上官婉兒立場不同,如被她曉得按摩娘乃田上淵派來的奸細,渾身秘技,肯定立即稟上李顯,殺之無赦。

道:“在追查中。”

大才女目光投往立在書齋正門外的高力士,又朝龍鷹瞧來。

龍鷹點頭應是。

上官婉兒聰明絕頂,清楚若有這麽一個身手高明的內奸,窺伺李顯之旁,李顯的龍命危如累卵。秀眉緊蹙的怪龍鷹道:“你半點不著緊。”

龍鷹苦笑道:“是急不來。宮內的事,大家比小弟清楚,若大家亦茫無頭緒,我更無能為力。”

上官婉兒有個局限,是視武三思推介引薦者為她一方的人馬,李顯亦然,宗楚客和韋後高明處,是用盡他們此不自覺的傾向。

現時上官婉兒最關心的,是命運所係的李顯。龍鷹擔心的,乃上官婉兒是否韋宗集團清除的目標之一。

在這方麵,韋後和宗楚客肯定有分歧。後者當然希望踢走上官婉兒,換上他屬意的人;前者則曉得不論垂簾聽政,又或登上帝位,在在須借助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微嗔道:“你不是說過,盡一切力量保著皇上,保著唐室的江山。”

龍鷹道:“‘明槍易擋,暗箭難防’,若要害皇上的,是他的妻女,根本防不勝防,除非可說服皇上休了他的皇後,將女兒們貶為庶人,大家有信心辦到嗎?”

上官婉兒咬著唇皮,默然不語。

人的性情沒法改,不論李顯有何醒悟,說到底,仍是那麽顢頇無能、優柔寡斷、缺乏堅持的意誌和魄力。

上官婉兒輕輕道:“昨夜娘娘找我去說話。”

龍鷹瞧著她。

上官婉兒俏臉忽晴忽黯,芳心裏似有互相矛盾的念頭鬥爭碰撞,低聲道:“娘娘表麵上是關心皇上近況,想知道批準安樂改嫁一事後皇上的反應,婉兒卻清楚她在試我。”

龍鷹為她感為難。

說是背叛李顯,不說則開罪韋後,等同選擇了李顯的一邊。假設上官婉兒沒發覺密奏被偷讀過,肯定緘口不言。

上官婉兒續道:“我以暗示的方式,透露一半。”

龍鷹愕然道:“怎可能語焉不詳,她竟不窮根究柢,輕易放過?”

上官婉兒無精打采地說道:“人家利用了娘娘不可以泄出清楚燕欽融上書一事的弱點,令她不敢逼問。婉兒離開時,娘娘雖然不是完全滿意,卻沒因而惱人家。”

龍鷹心忖,這類手段,他是學不來的。唯上官婉兒般在宮內打滾多年,方懂拿捏輕重,準確掌握主子心意。

上官婉兒道:“怎麽辦好呢?皇上的脆弱,令人擔憂,真怕弄出事來。”

她需要的,是個可倚賴的強人,以前曾選擇龍鷹,接著重投武三思懷抱。武三思去,龍鷹再一次成為她的首選,但絕不是李顯。

宮廷女子,最不可以常理測度。

像韋後和安樂,竟可合謀對付李顯,不但有乖倫常,更為天理所不容。

上官婉兒和韋後母女不謀而合之處,就是保持權勢。當發覺權勢受到威脅,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如非上官婉兒從龍鷹看到李顯的一線生機,那她昨夜謁見韋後時,大可能將燕欽融的事和盤托出。

胖公公一直苦口婆心地勸自己,萬勿以己度人,戒掉認為自己不會這麽做,別人也不那麽做,自欺欺人的錯覺。

此想法的延伸,是假設上官婉兒對他龍鷹再沒任何期望時,為保權,亦為保命,會不會徹底投向韋宗集團的一方?

這個想象,令他整條脊骨寒慘慘的,心中顫栗。

眼前大才女似是順口問兩句,背後的驅動力大不簡單,難怪她說出昨夜見韋後一事前,神色這般古怪。

我的娘!這就是宮廷鬥爭。高小子顯然比他勝任多了,對李顯的暗自悲泣,視若無睹。

龍鷹冷然道:“大家放心,我可以做出保證,在安樂大婚之前,皇上不會出事,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把內奸揪出來。”

接著續道:“何況我們還有厲害殺著,就是由郭元振借李重俊的事發聲,以忠心支持皇上,來個指桑罵槐,鎮住任何想改朝換代者的野心。”

上官婉兒一雙美目亮起來,待要說話時,那邊的高力士打出請龍鷹入書齋見李顯的手勢。

李顯聽畢,好半晌方有點明白。

他眼皮仍紅腫,幸好借哭泣泄掉積聚心內的抑鬱和哀傷,平複過來。

書齋內得他們兩人,感覺異樣,頗有重演以前龍鷹和女帝親密關係的滋味。

以往見李顯,總有宇文朔貼身保護,現在這般單獨見龍鷹,顯示李顯視他為心腹。

“籌款?”

龍鷹道:“皇上明察,安樂公主委托小民為她籌募婚典的經費。”

李顯仰望屋梁,歎道:“裹兒這個女兒,教朕沒法狠下心腸。唉!延秀又是孤苦無依。大相走得太早了!有他在,可為朕拿主意。”

目光落往坐在右下首的龍鷹處,問道:“朕批錯了嗎?”

人的性情,一旦鑄成,神仙都變不了。

龍鷹一句“皇上沒錯”,可敷衍過去,然而此時的李顯,六神無主,他需要的,是怒海裏的浮木,黑夜中的明燈,龍鷹怎都要有些與別人不同的表現,方可爭取得皇帝的配合。

為官之難,也在這些地方。

想當年的狄仁傑何等瀟灑,英明神武的女帝,倚之為安邦定國的梁柱。若狄仁傑其時尚在,怎可能有“神龍政變”?

龍鷹道:“皇上現今需要的,正是時間,以整頓內外,重振皇綱,找出大相府被襲的真相。”

李顯聽得精神一振,打手勢著他續說下去,龍顏現出生氣。

心病還須心藥醫。

昨天李顯兩度召相王、太平來商議,又見“範輕舟”,正因深感帝座受脅。雖然無從曉得三兄妹談的內容,但誰都可猜到,相王和太平對韋後、宗楚客有何好說話。三人又是同病相憐,曾受女帝打壓迫害,一旦李顯醒悟重蹈高宗當年覆轍,不用任何想象力,也猜得到他心內的憂慮。

龍鷹明白他的痛苦。

道:“水靜無紋,哪怕輕輕一觸,將泛起波紋漣漪,不利皇上行事。”

李顯龍目放光,壓低聲音道:“朕可以幹什麽?”

龍鷹道:“當然是扶植相王和太平長公主,令他們成為穩定朝廷的力量,使傾頹的朝政重返正軌,有異心者,重新安分守己,一切如舊。”

此番話,投李顯所好,逢迎他怯懦畏縮性格。

“一切如舊”,關鍵在處。

龍鷹剛向符太說“禮失而求諸野”。

現時的李顯問計“範輕舟”,是另一種的“禮失而求諸野”,沒有更貼切的形容了。

李顯果然聽得盡洗失意頹唐之氣,整個人神氣起來,歎道:“輕舟這席話,令朕有重溫當年在洛陽,得聞輕舟‘真言咒’的滋味。”

龍鷹暗歎一口氣。

李顯道:“朕怎走出第一步?”

龍鷹道:“欲速不達。須先攪濁這池清水,利用八公主大婚,弄得全城鬧哄哄的。至於行事的細節,皇上找相王和長公主商量,他們比小民熟悉朝政,明白小民不明白的東西。”

李顯不住點頭,道:“對!對!要找他們來說話。”

他的龍膽比正常人小很多,“神龍政變”時,須人抱上馬載他到玄武門。今趟兵變,駭破了他已比其他人小的膽,到現在仍猶有餘悸,故若可一切如舊,乃他最大心願。

李顯最怕“範輕舟”等逼他去對付韋後和宗楚客,那是他負荷不來的事。現在聽到“範輕舟”輕鬆多了的提議,龍心大悅,必然也。

龍鷹補充一句,道:“此乃混水摸魚的道理。皇上明鑒。”

心想混水摸魚的確是真的,然而摸魚的既非李顯,也非李旦、太平,而是李隆基。此正是他今天不得不來見李顯的原因。

又提醒道:“保密關係重大,絕不可外泄,請皇上提醒相王和長公主。”

李顯點頭道:“朕有分寸。”

接著問道:“在這個時期內,輕舟會為朕找出大相遇害的真相。對嗎?”

聞弦歌,悉雅意。

龍鷹肅容道:“皇上令下,小民立即著手調查,據初步的看法,事件該與娘娘無關,至於確切情況,須做進一步的了解。”

李顯籲一口氣,給龍鷹解開心內的死結,說到底,他仍沒法對妻子狠下心腸。

龍鷹趁機告退,李顯舍不得讓他走,然亦清楚他百務纏身,隻好賜準。

龍鷹踏出書齋的刹那,有重見天日的感覺,更希望永不須再進去和李顯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