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十八章 效應初現

字體:16+-

走了一半天街,前方一隊人馬從承天門的門道走出來。

龍鷹和楊清仁交換個眼色,均有狹路相逢之感,宗楚客赫然乃其中之一。雖仍相隔頗遠,龍鷹認出緊跟著宗楚客的正是九野望,此人等閑不會露麵,既現身皇城之內可知情況的緊張,有著來踩地盤的味兒。

其他十三個親衛裝扮的高手,人人在馬背上標槍般挺直,氣勢逼人,各具異相,莫不是一等一的高手。

龍鷹等防宗楚客,宗楚客亦防忽然陰溝裏翻船,於下毒手害死李顯前被幹掉。

龍鷹乘機問道:“是否用哪些人做親兵,概由主子決定?在人數上有沒有規限?”

楊清仁籲出一口氣,道:“範兄看出端倪了,宗楚客的親兵團武功高強不在話下,其中大部分一看便知非中土人士,令人心生疑惑,如在武三思時期,壓根兒不可能發生。”

龍鷹道:“終於發生了!”

楊清仁道:“對親兵團不但有規範,還相當嚴格,因可隨主子出入宮禁,當然,在大明宮外門須繳出武器。論人數,從五人到六十人不等,先上報兵部,由兵部審查批準,記錄在《親兵錄》上。以宗楚客的身份、地位,親兵人數可達六十的上限,次一級為皇族有分量的人,例如相王或長公主,可選五十人做親衛。宗楚客隻手遮天,愛哪個做親衛便哪個,誰敢吭一口氣。”

又狠狠道:“如本王般,遞了上兵部,到今天仍未批下來,徒歎奈何!”

龍鷹心忖現時的兵部尚書仍是韋溫,除非裁撤他,否則情況一時不會改變過來。

楊清仁道:“這家夥該是剛到珠鏡殿見娘娘。”

龍鷹點頭同意。

李顯對韋後的態度,直接決定宗楚客下手的時間。

雙方逐漸接近,避無可避。

宗楚客先發出指令,與親兵們全體勒馬停定。

楊清仁別無選擇,著車馬隊停下。

互相致敬。

宗楚客拍馬而來,此人城府陰沉,於迭遭巨變後,仍神色如常,掛著笑容,先與楊清仁招呼問好,說幾句門麵話,然後目光落在龍鷹處,從容道:“若河間王沒意見,楚客想和範當家借一步說幾句話。”

楊清仁可以有何意見,不過龍鷹非他手下,往龍鷹瞧來,征詢他的意願。

龍鷹道:“河間王請繼續行程,輕舟稍後趕上來。”

宗楚客和龍鷹甩鐙下馬,避往道旁。

待楊清仁的車馬隊去遠後,宗楚客單刀直入地問道:“馬車內是何人?神秘兮兮的。”

龍鷹不相信宗楚客猜不到馬車內接載的是誰,故意問自己,意在試探。

龍鷹壓低聲音道:“聽河間王說是個叫姚崇的人,河間王正送他到掖庭宮去。”

宗楚客可能沒想過他答得這麽爽脆,現出訝色,深深打量他幾眼。

宗楚客道:“輕舟和河間王熟嗎?為何與他一道走?”

他看似隨口一問,內裏卻大不簡單。

上次偷聽老宗和韋後說話,韋後憑女性的直覺認定是龍鷹的“範輕舟”在搞鬼,兩次甫回京,均令李顯大發君威,先捧楊清仁坐上右羽林軍大統領之位,今趟更遠為嚴重,幾逆轉朝廷的形勢。

龍鷹剛才答老宗車內接載的是姚崇,實非常莽撞,因如是一般關係,楊清仁沒理由讓他曉得這個機密。

換言之,老宗從此事清楚他和楊清仁的關係並不尋常。

龍鷹道:“此事說來好笑,河間王之所以坐上大統領之位,一直認為小弟有份為他出力,還屢次向小弟表示感激,卻之不恭,隻好消受。適才在我入宮的當兒,遇上河間王,被邀與之同行,想不到在這裏巧遇大相。”

這番話連消帶打,間接答了為何楊清仁告訴車內載者何人的敏感問題。老宗愛繼續懷疑便懷疑好了,龍鷹的答詞本身沒有破綻。

宗楚客話題一轉,問道:“輕舟準備在京師逗留多久?”

龍鷹道:“安樂公主和小弟關係良好,延秀又是我朋友,如不參加他們的大婚,怎都說不過去。”

宗楚客似有鬆一口氣的感覺,點頭道:“理該如此。”

龍鷹心忖為何他聽自己這麽說後,輕鬆起來,旋即生出明悟。

首先他是怕自己到關外去,與黃河幫聯手掃**北幫在關外的勢力。其次是他決定了殺自己,問題隻在毒殺李顯前或其後。他龍鷹有這麽大段時間留在京師,宗楚客可以從容部署。

兩人說話時,遠處的九野望一直對他用神注視,不放過他任何舉動。

龍鷹給他看得很不自在。

宗楚客道:“輕舟這兩天有空請到大相府來,我還有話和你說。”

龍鷹答應後,宗楚客放人。

宮城大致分為三部分。

中為太極宮,占去八成的麵積,左為掖庭宮,右為東宮。東宮為著名凶宮,住進去的太子沒一個有好結果的,最近的例子是李重俊,掖庭宮或東宮各自有獨立入口,與太極宮以高牆分隔開。

龍鷹在進入承天門前左轉,抵達掖庭宮的正大門時,發覺門禁森嚴,遂報上名字,好半晌後由幹舜來迎他入內。

進入掖庭宮的車馬廣場,二十多輛馬車和等待的馬伕、隨從映入眼簾,與上趟龍鷹到掖庭宮來是兩個情景,非常熱鬧。

依稀記起當年在洛陽,自己扮的醜神醫第一次去見重被迎回東宮的李顯,文武百官來朝,塞得水泄不通的情景。比對起群臣對唐室的支持和熱情,李顯卻愛理不理的,徑自和武三思等一眾寵臣、佞臣,加上醜神醫大談禦女壯陽之事,回想起來,確令人啼笑皆非。

幹舜興奮地說道:“臨淄王所說的‘雁行效應’,初現奇效。”

龍鷹問道:“來的是什麽人?”

幹舜道:“都是有分量的重臣,與相王和長公主關係良好,對唐室的忠心毋庸置疑,對娘娘和宗楚客的倒行逆施一向看不過眼,隻是敢怒卻不敢言。今早皇上大發天威,振起所有有心人的意誌,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龍鷹和他下馬,並肩朝掖庭宮主殿的殿門舉步。

龍鷹問道:“裏麵情況如何?”

幹舜道:“姚崇剛加入了相王、長公主與眾官員的私聚。”

龍鷹止步道:“那相王該沒時間見我。”

幹舜道:“須待聚會結束才成。”

龍鷹道:“改天再來見相王好了。”

幹舜道:“臨淄王吩咐下來,若範爺到,他會抽身來見你。”

龍鷹心忖離日落還有個多時辰,即使去會獨孤美人,仍不用那麽急,點頭同意。

幹舜領他從主殿旁的回廊穿過一座環境優雅的園林,到一座別致的木構建築的小廳坐下,宮娥送上熱茶。

幹舜待要離開去通知李隆基龍鷹來了,龍鷹扯著他道:“先說幾句!”

幹舜坐下來。

龍鷹問道:“臨淄王現時情況如何?”

幹舜反問道:“指的是哪方麵?”

龍鷹道:“各方各麵,愈詳盡愈好。”

時移世易,現在對李隆基來說,定位的問題至為關鍵,能否建立威望聲譽,爭取到支持者,直接影響到將來的皇位爭奪戰。

軍方對李隆基的支持,有郭元振、宇文破、宇文朔和幹舜,是足夠有餘,但在與朝中大臣的關係仍是一片空白。

複雜之處,是不可惹起太平、楊清仁等對他的警覺。

幹舜道:“風聲逐漸傳出,較接近相王者,已曉得監國之議源自臨淄王,得皇上首肯,由長公主推動,遂一洗長期以來外間對臨淄王的差劣印象。兼之皇上最近舉行皇族會議,均指定臨淄王參與,顯然對臨淄王非常看重,大大提升了臨淄王在朝內、朝外的地位。”

龍鷹心忖李顯是愛屋及烏,清楚自己與李隆基關係密切後,故意提拔,此為李顯式的用人方法,凡武三思推薦的,一律重用。比起來,宗楚客在這方麵遠及不上武三思。

幹舜續道:“故此朝中大臣來拜會相王均要求臨淄王列席,望能弄清楚他是怎麽樣的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才具。”

龍鷹心裏暗歎,難怪太平要將姚崇擺到李旦身邊,為的是削弱李隆基對乃父的影響力。李旦其他四子資質平庸,一旦予李隆基表現的機會,脫穎而出乃必然的事。

幹舜道:“聽說相王已正式要求臨淄王遷入掖庭宮,好助他處理繁瑣的政事。”

又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臨淄王早前告訴我,午後時分相王已收到兩份分別來自盧懷慎和張嘉貞的意見奏章,兩人為朝中宰輔級的大臣,不容輕視。”

龍鷹喜道:“難怪你說‘雁行效應’初現奇效。”

幹舜道:“相王看也不看的便遞給臨淄王,由他研究玩味,看可否容納在新政內。”

龍鷹心忖李隆基想不露鋒芒,難矣哉!不過現在多出個姚崇,形勢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姚崇已成舉足輕重的人物,其德望足以服眾,更可以左右相王的決定。

有可能將他爭取到李隆基的陣營來嗎?又如何可以辦到?

《天地明環》卷二十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