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智慧的宇宙

字體:16+-

在一九六九年,柯士打博士在倫敦一個國際科研會上提出了一個了解宇宙的有趣方法,他說整個宇宙就像一個信息的計算機處理係統。

舉例而言,鬆子可被視為鬆樹的一個“程序”。

我們都知道,世上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不同的原子組合和結構,衍生出宇宙裏不同的物質。

柯士打博士指出,每個原子就像一張計算機的“程序硬件”,這“原子件”由三項因素控製它的形式和作用,首先是原子核擁有的質子數目,其次是繞著原子核轉動的電子數目,其三是電子所帶的能量。

這些原子就是宇宙的A、B、C,化學物質如鉛、鐵、石是這些“字母”組合成的“字”,而化生出生命的遺傳因子就像一本“書”,去詳述一些例如“大笨象”、“獅子”或“人”的東西。

遺傳因子決定了不同的生命形式,我們眼睛頭發的顏色,身體的高矮肥瘦都由遺傳因子而來,它是生命的種子,也是生命之母。

遺傳因子之所以如此靈通,全因為其中的“脫氧核糖核酸”螺旋形的組合結構,就若一張計算機件,不同的組合,說出一個不同的故事。

整個宇宙也可以用這方式去了解。

究竟是因為我們發明了處理信息的計算機係統,我們才可以用這個角度去了解宇宙的本質;還是因為宇宙的本質正是這樣,所以我們才自然而然下意識地去模仿,於是產生出整個計算機文明。這就像先有母雞還是先有雞蛋那樣令人難以解決。

當我們看到一個計算機,很自然地想這是誰造的。好了,現在我們看到整個宇宙可能是個超卓千萬倍但仍是一個計算機時,是否應想到,這或是一個有智慧宇宙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