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輪回

字體:16+-

在人的經驗裏,這世界是由大大小小的循環所組成,日往月來,春夏秋冬、生老病死,來而複始,去而複來,所以生老病死後,再來另一個的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想法。

況且生命實在太不公平了,人一出生便有富貴貧賤之別,可是假若輪回確實存在,一切都扯平了,大家輪流來玩,甚至不用擔心殺生折福,因為每個人也有機會經曆不同形式的生命,為蟲為蟻、作豬作狗,今日你殺我,明天我食你,沒有什麽可怨的。正如今生被人拋棄出賣,說不定前生自己乃是拋棄出賣別人的一員。

佛家正是以輪回為基礎,成立了前世今生的一種因果關係,種善因得善果,可是若要追溯回本源處,究竟是何種惡因,造成我們陷身這無邊苦海的惡果,則任何人也說不清楚。

有位心水清的徒弟曾向他問及有關第一因的問題,答道:“假設你中了箭,危在旦夕,往見醫生,醫生首要之務,就是醫治你的傷勢,而不是問你為何中箭?誰射的箭?問不清楚便絕不動手救治。”

在佛論裏輪回有不同的形式,而最尊貴的形式是人,隻有通過人的生命,才能有望脫離輪回的苦海,所以人身彌足珍貴,是橫渡孽海的寶筏,生命的最後形式。這是否人類的賣花讚花香,便又是謎樣人生的另一個謎。

輪回的例子數不勝數,大多是記起了前生某一片段,於是小孩認回比他母親還大的妻子;又或某人在催眠下,述說前生的種種,言之鑿鑿,更添輪回的真實性。尤其在篤信輪回的國家如印度,輪回的實例比任何地方為多,使人懷疑輪回事件和信念也有種因果的關係。

輪回或者是對付不公平的靈丹妙藥。

人一出生便不平等,富貴貧賤、聰明愚蠢。

可是假設人類能不停輪回,經曆各種不同的生命形式,消受可愛或可恨的不同生命,那隻是生命輪流轉,再沒有公平或不公平的分別。

隻有那樣,才能真正全麵地去體會生命。

人類再不用恐懼其存在到墳墓而止。

每一個生命,隻是永恒裏的一小段插曲,智慧或愚笨、英雄或懦夫,亦不外不同的經驗,從不同角度去體會生命,本質上沒有任何分別。

每一個人生,隻是一個站頭,人的出生像泊碼頭埋站,做客完畢,開船起錨,繼續另一段旅程。

可是生命實在太實在了,我們被困在生與死間的囚籠裏,生死之外的猜想沒有一件能被百分百證實,隻能相信,相信有或無。

也隻有這樣,眼前的一切才能成為頭等關注的大事,使我們忘情地投入,忘記了過客的身份,成為生命遊戲裏忘記了那隻是一個遊戲的參與者。

假設真有輪回的話。